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哈伯慶祝34週年,拍攝了小啞鈴星雲紀念照
Apr. 28 2024

哈伯慶祝34週年,拍攝了小啞鈴星雲紀念照

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eope)最近拍攝了一張編號M76俗稱小啞鈴星雲的行星狀星雲「紀念照」。慶祝哈伯自1990年4月24日升空以來運行了34週年。近年來哈伯每週年都會選一個目標拍一張紀念照。 小啞鈴星雲位於英仙座,距離我們約3400光年。行星狀星雲是由一顆恆星死亡時的紅巨星噴發出的發光氣體殼層逐漸擴展而成。該恆星的中心最終會坍縮成一顆超高密度和高溫的白矮星。行星狀星雲與行星無關,只是因為18世紀時使用小望遠鏡觀察到這類天體的天文學家認為它們類似行星。M76由環狀結構組成,從側邊觀察,中央有條狀結構,以及環的兩側各有兩個葉狀結構。這是因為在恆星燃燒殆盡之前...

NASA恢復與航海家一號的通訊
Apr. 24 2024

NASA恢復與航海家一號的通訊

自2023年11月以來,航海家一號終於在4月20日首次傳回有關其機載工程系統健康狀況和狀態的資料,而下一步是讓其能夠再次傳回科學數據。航海家一號於2023年11月14日開始向地球發送一串亂碼,儘管得知其仍可接收命令並在其他方面正常運行,但今年3月工程團隊證實,該問題與太空船的三台機載電腦之一(FDS)有關,FDS負責將科學和工程數據發送到地球前將其打包,團隊發現負責儲存FDS部分記憶體的單一晶片無法運作,導致科學和工程數據無法使用。由於無法修復晶片,團隊決定將受影響的程式碼放置在FDS記憶體的其他位置,但沒有一個位置大到足以容納完整的程式碼。

如果你死了,你的狗會吃你嗎?
Apr. 22 2024

如果你死了,你的狗會吃你嗎?

讀完這篇之後,你看待自家毛小孩的眼光可能就再也不會一樣了。

發現銀河系內最大的恆星級質量黑洞
Apr. 18 2024

發現銀河系內最大的恆星級質量黑洞

歐洲太空總署Gaia任務團隊宣布在銀河系內發現了一顆新迄今最大的恆星級質量黑洞,其質量高達太陽的33倍。這項發現對大質量恆星演化末期的理論及研究有重要的意義。 當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盡頭時,由於自身重力坍縮,引發一場超新星爆炸。在爆炸之後,剩下的是恆星的超高密度核心殘骸。根據恆星的質量,這高密度核心殘骸可能是一顆中子星,密度高到一茶匙的大小重約一兆公斤;或者是一個黑洞,一個重力場大到連光都無法逃離的物體。目前銀河系內所發現由上述恆星演化到盡頭後生成的「恆星級質量黑洞」(註: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 A*」為四百萬倍太陽質量,其不屬於恆星級黑洞的範疇。)平均質量為10倍太陽質量。在...

趴睡或仰睡,哪種姿勢比較好?本文告訴你一些已經破解的睡眠迷思
Apr. 15 2024

趴睡或仰睡,哪種姿勢比較好?本文告訴你一些已經破解的睡眠迷思

你可能聽過仰睡或趴睡的風險,但對大多數人而言,嘗試改變睡姿可能弊大於利。

發現銀河系中週期最長的古典造父變星
Apr. 14 2024

發現銀河系中週期最長的古典造父變星

波蘭華沙大學和其他地方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的古典造父變星。這顆新發現的恆星被命名為OGLE-GD-CEP-1884,在銀河系內已知的此類變星中,它的脈動週期最長,這項發現已發表在論文預印本網站arXiv。 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是明亮的巨星,由於規律的恆星脈動造成光度會隨時間變化。由於變化週期與光度密切相關,天文學家利用它們來測量星際和星系間的距離。古典造父變星,也稱為第一族造父變星,會經歷幾天到幾個月非常規律的週期脈動。 由華沙大學伊戈爾.索斯岑斯基(Igor Soszyński)領導的團隊報告發現了一顆新的此類變星。這顆新恆星是由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

古明政速攀百岳遇石頭崩落「像放鞭炮」 登山遇強震該怎麼辦?
Apr. 14 2024

古明政速攀百岳遇石頭崩落「像放鞭炮」 登山遇強震該怎麼辦?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袁慧妍報導 0403花蓮地震至今已超過一星期,截至14日,共有17人死亡,逾1146人受傷,當中超過一半死者魂斷山區步道上。在強震當日,中央山脈越野跑紀錄片《赤心巔峰》主角之一古明政正進行速攀百岳活動,見證石頭崩落的聲音「像放鞭炮」;在「無明斷崖」上,石頭都錯開、移位了。 消防署救災救護組接受《環境資訊中心》訪問則提醒,登山客可配戴岩盔保護頭部,遇震時應尋求空曠地區待援,事前亦應落實留守人機制,定時定點向外界通訊報備。

OCT. 2025

黑虎警報

印度老虎復育的希望與難題

黑虎警報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