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谷.布拉厄(Tycho Brahe, 1546-1601)與約翰尼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是同一時期的天文學家,他們出身不同,際遇也不一樣,他們各有強項,而且互補,做出革命性的天文發現。 地心說VS.日心說 當時大部分的人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和行星都以圓形軌道繞著地球轉,這是地心說。哥白尼提出太陽才是中心的日心說,也就是地球和行星以圓形軌道繞著太陽公轉,但是哥白尼的理論有缺陷,它無法正確預測行星運行的位置,甚至預測的結果比地心說還要差。 布拉厄出生富裕的家庭,繼承不少遺產,從小接受良好教育。布拉厄的強項是觀測,是望遠鏡發明前...
研究宇宙大小與演化的課題時,以長景深拍攝的觀測影像總令人體驗自然界的偉大而心生謙卑。近期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布了震撼人心的深空影像,展現出令人讚嘆的宇宙面貌。此最新影像是將韋伯與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的影像疊合,這兩架望遠鏡同步對準距離地球120億光年,視野僅約滿月直徑五分之一的天空區域進行拍攝,發現布滿這片微小天區的璀璨光點,竟然大多不是恆星,而是距離遙遠的星系。 這些光點看起來與我們仰望晴朗夜空時所見的星星十分類似,但真正令人驚嘆的是,影像中幾乎所有光源都是完整的星系,它們出現的時間甚至可以追溯至宇宙形成初期。而前景恆星在韋伯望遠鏡影像中,由於會出現由望遠鏡支架產生繞射尖角的星芒,因此很容易...
魯肉飯、茶葉蛋、再來杯珍奶!臺灣常見的豬肉、雞蛋、牛奶等食材,大都來自養殖的動物,源源不絕滿足人類的需求。當人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時,動物福祉卻時常被大家忽略。像是炎熱的夏日時光,能否也讓動物過得舒適?但是,畜牧動物過得更好,對人類也有益處嗎? 飼養動物獲取資源,也要注意動物的福祉 林怡君助理教授是動物福祉的專家,她任職於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她解釋,「動物科學」衍生自過往的畜產領域,包括飼養動物的育種、篩選、飼料、健康,以及肉乳蛋等相關產品加工,都是動物科學涵蓋的範圍。 「獸醫」是針對動物的醫學,和動物科學密切相關。獸醫專注於疾病診斷、治療、藥物使用等,林怡君老師解釋,假...
科學家揭開了530萬年前這場洪水的新細節。這場洪水引發了地震、掀起力道如同熱帶風暴的狂風,並造就了比尼加拉瀑布高30倍的瀑布。 600萬年以前,地中海一點都不像今天這樣風光明媚。甚至連海都算不上。地殼活動在直布羅陀海峽中抬起了一道山脈,隔開了地中海和大西洋。沒有穩定的水流注入,這片海便在烈日下蒸發殆盡,僅剩少數四散的鹹水湖,湖邊環繞的是延伸到遠處的鹽和石膏。如今,科學家把這次事件稱為墨西拿鹽度危機(Messinian Salinity Crisis):在中新世即將結束之際,大部分的地中海幾乎走向死亡。 可是如果,在約530萬年前的那一天,你若是剛好沿著山脈走走,就有可能注意到一件有...
出國旅遊時,在海灘特別需要注意海鷗,他們往往一個俯衝,就叼走人類手上的零食,薯條、餅乾、冰淇淋都不放過。英國沙爾福大學( University of Salford)生態學家萊斯利(Alice Risely)的研究計畫顯示,海鷗會吃的東西五花八門,從三明治、泡芙、魚類、海星,再到各種鳥類、小型哺乳類,甚至連鼴鼠和兔子都「慘遭不測」。 萊斯利發起的研究計畫名為「鷗北呷」(Gulls Eating Stuff,直譯為海鷗進食),計畫內容相當簡單,即是請求全球民眾提供他們所拍到海鷗吃東西的畫面,而且禁止蓄意餵食的照片。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片巨大分子雲。這片雲雖然在宇宙尺度上並非特別龐大,但因為距離地球僅約 300 光年,極為接近,使它在天空中的視角範圍異常寬廣,投影面積橫跨約 40 個滿月的寬度,成為目前已知天空中佔據視野最廣的單一結構之一。它同時也是目前發現距離太陽與地球最近的分子雲之一,位於我們太陽系所身處的「本地泡泡」(Local Bubble)邊緣,總質量約為太陽的 3400 倍。這團氣體雲被命名為「Eos」,取自希臘神話中的黎明女神之名。然而,研究團隊預測,這團雲氣將在約 600 萬年內逐漸逸散。 這片由氫分子組成的巨大分子雲,之所以能在太陽系附近長期隱身未被發現,是因為以往觀測方法難以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