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科學家首度證實澳洲原生種昆蟲——波岡蛾(Bogong Moth, Agrotis infusa)能利用夜空的銀河和星座,沿著精準的航線飛行,完成長達1000公里的季節性大遷徙。這是科學史上首次證實昆蟲也具備「星空導航」的能力。
你看過月食嗎?月全食發生時,滿月轉變成暗紅色,有人形容是血月。顏色詭異的月全食,不明就裡的人,以為有不好的事發生。 月食吞沒雅典大軍 公元前415年,雅典派遣軍隊攻打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雙方交戰各有勝負。雅典久攻不下敘拉古,敘拉古的友邦斯巴達前來支援,雅典面對敘拉古和斯巴達聯軍沒有勝算,所以打算在斯巴達大軍來之前撤退。
2022年1月23日,當YOUTUBER「方塊酥」周文博在恆春頭溝撿起那塊粗如人臂、一側明顯可見緻密洞洞的石頭時,應該沒有想到自己拾起的這一小塊化石,竟然會帶領大家找到臺灣有史以來所發現最大、也最完整的鯨魚化石。
在臺灣東岸約30公里處,一股源自菲律賓東方、跨越西北太平洋的強大暖流,宛如海中高速公路,因其水色深沉如墨,得名黑潮(Kuroshio)。 黑潮沿著臺灣東部急遽下沉的海底地形北上,不僅流速驚人(可達每秒1~1.5公尺以上),方向也極為穩定,而且全年無休、日夜流動,儼然是一座未被開發的海洋發電寶庫。如果能有效攫取這股能量,黑潮有望成為臺灣穩定且持續的「基載電力」來源,為未來能源轉型揭開新篇章。 不過,和這條洋流一起生活的,還有悠游在黑潮中的鯨豚。鯨豚作為海洋裡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哺乳動物,不僅擁有高度保育價值,更被視為洋流區域生態健全與否的重要指標。難道這又將是一場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育的取捨...
近期的最新研究發現,就算沒有母星相伴,一些質量與木星差不多的漂流行星,也可能孕育出屬於自己的微型行星系統。研究團隊運用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進行觀測,鎖定8顆年輕的「漂流行星」—它們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5到10倍,和一般大型氣態行星相似,但不同的是,它們並不是繞著恆星運行,而是孤獨地在宇宙中漂流。 這些漂流行星非常黯淡,發出的光線大部分都落在紅外線波段,非常不容易觀測。不過它們對天文學家來說卻非常重要,因為研究這些漂流行星,可能找出恆星與行星形成的關鍵線索。研究顯示,這些天體可能跟恆星一樣,是從巨大氣體分子雲塌縮形成的;也有可能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