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使徒降臨?地球上最超現實的神秘閃電現象
Jul. 07 2025

使徒降臨?地球上最超現實的神秘閃電現象

科學家正致力於解開「紅色精靈」(red sprites)、「綠色幽靈」( green ghosts)與「藍色噴流」(blue jets)等出現在雷雨雲層上空的奇特現象之謎。

人是什麼做的?
Jul. 06 2025

人是什麼做的?

醫生會告訴你,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組成。 進一步分析人體的組成元素,主要的元素是氧、碳、氫、氮、鈣、磷等,除了這些常見元素,還有一些生命不可缺的微量元素。 追根究底還可以繼續問,組成人體的這些元素是從哪裡來的呢? 元素的起源跟宇宙息息相關。宇宙在誕生後的幾分鐘,製造了最輕的幾種元素:氫、氦和微量的鋰,氫和氦在宇宙中質量各占75%和25%。之後宇宙裡元素維持這樣的比例不變,直到數億年後第一批恆星誕生,恆星的出現不只照亮宇宙,也製造了其他較重的元素。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Jul. 05 2025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炎炎夏日,當我們準備迎接陽光、走向戶外時,就會直覺拿起防曬乳仔細塗抹。這不僅是為了防止曬黑或老化,更是為了抵禦紫外線帶來曬傷、甚至是皮膚癌的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有數萬人因過度暴露於紫外線而失去生命。 而對抗紫外線有兩種基本方法:物理性防曬與化學性防曬。 ● 物理性防曬就像為皮膚穿上一層反光背心,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鈦與氧化鋅,它能直接將紫外線反射、散射出去,保護皮膚不受侵害。 ● 而化學性防曬,則像是佈滿在皮膚上的無數個「能量轉換海綿」。它們會先將紫外線「吸收」進來,再巧妙地轉化為無害的熱能釋放掉,從而達成防護效果。 由於...

「子彈」星系團的精確暗物質測量
Jul. 02 2025

「子彈」星系團的精確暗物質測量

美國航太總署(NASA) 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觀測了「子彈星系團」(Bullet Cluster,編號 1E 0657-56),拍攝出迄今最精細的紅外影像。天文學家藉此重建這個劇烈碰撞系統的質量分布,首次精確描繪暗物質與星系間恆星的對應關係,並進一步驗證暗物質不會與其他物質產生明顯的交互作用。 子彈星系團是一個極具代表性的天文系統,距離地球約 38 億光年,由兩個極為龐大的星系團在宇宙早期高速碰撞後形成。其名稱來自於觀測上清晰可見的「子彈」形狀結構:星系與暗物質因幾乎不與其他物質作用而持續前進,而高溫氣體則因碰撞受到阻力,滯留於...

地球新一代巨型望遠鏡,首度公開宇宙絕美影像
Jun. 30 2025

地球新一代巨型望遠鏡,首度公開宇宙絕美影像

薇拉.魯賓天文臺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內發現多達200億個全新星系。

覺得壓力山大嗎?教你幾個五分鐘減壓小撇步!
Jun. 29 2025

覺得壓力山大嗎?教你幾個五分鐘減壓小撇步!

這些有科學根據的習慣,其實是運用了神經系統、姿勢、呼吸和感官的運作。

韋伯發現TWA 7周圍有輕行星的證據
Jun. 27 2025

韋伯發現TWA 7周圍有輕行星的證據

天文學家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一顆質量與土星相似的行星,圍繞著其年輕的母恆星TWA 7運行。如果得到證實,這將是韋伯首次直接發現行星的影像,也是迄今為止使用該技術發現最輕的行星。 研究隊利用韋伯的中紅外成像光譜儀(MIRI)及其日冕儀,在TWA 7周圍的殘屑盤中探測到了一個微弱的紅外線源。該光源位於天空中距離恆星約1.5角秒的位置,以TWA7的距離而言,大約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50倍,這與行星的預期位置相符,可以解釋殘屑盤中所見的主要特徵。2024年6月21日,團隊使用MIRI上的日冕儀,小心地抑制了主恆星的強光,以顯露出附近微弱的天體。這項名為高對比度成像的技術,讓天文學家能夠直接探測...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