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表示此次伽瑪射線暴(GRB)與過去50年觀測到的任何案例都截然不同。伽瑪射線暴是宇宙中能量最強大的爆炸現象。通常源自於災難性事件,例如大質量恆星死亡時的劇烈爆發,或被黑洞撕裂等。它們通常僅持續幾毫秒到幾分鐘,但此次的伽瑪射線暴GRB 250702B,卻持續了大約一天。研究人員表示這比大多數的伽瑪射線暴持續時間長100到1000倍,更關鍵的是,伽瑪射線暴不會重複發生,因為引發它們的事件具有毀滅性。費米伽瑪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於7月2日率先探測到,並且在數小時內從該源頭偵測到不僅一次,而是三次爆發。回溯分析發現,該源頭早在近一天前...
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今日發布「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從傑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一處古老的乾涸河床採集的樣本,可能保存著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證據。NASA代理署長尚恩·達菲表示「毅力號的這項發現是我們迄今為止最接近發現火星生命的一次」。相關發現報告已於9月10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這次發現潛在生命痕跡的樣本名為「藍寶石峽谷(Sapphire Canyon)」,毅力號在去年從一塊名為「切亞瓦瀑布(Cheyava Falls)」的岩石中採集到它。「切亞瓦瀑布」是一塊長約1公尺、寬0.6公尺(1公尺、0.6公尺)的箭頭形岩石,位在傑澤羅隕石坑內的內雷特瓦河谷(N...
天文學家近日利用位於智利的雙子座天文臺南雙子望遠鏡(Gemini South)上的多目標光譜儀(GMOS),成功拍攝到星際彗星3I/ATLAS的最新彩色影像,清晰呈現出逐漸活躍的彗髮與彗尾結構。 此彗星最初於2025年7月1日,由設於智利的小行星撞擊警報系統(Asteroid Terrestrial-impact Last Alert System,簡稱ATLAS)所發現。根據觀測推算,3I/ATLAS將於2025年10月30日左右通過近日點,距離太陽約2.1億公里(約 1.4天文單位),略小於火星軌道半徑。 最新影像顯示,3I/ATLAS擁有一個寬廣的彗髮,以及一條視角約 0.0...
一項新研究指出,太陽閃焰中的粒子溫度可能比以往認知的高出6.5倍。這項研究為人類對於我們最近恆星的一個長達50年的謎團提供了出乎意料的解答。 太陽閃焰是太陽外層大氣中突然釋放巨大能量的事件,能將局部區域加熱至超過1000萬度。這些劇烈事件會大幅增加到達地球的X射線與輻射,對太空儀器與太空人造成威脅,並影響地球高層大氣。 這項最新研究已於9月3日刊登於《天文物理學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解釋閃焰如何將太陽電漿加熱至超過1000萬度。太陽電漿由離子與電子組成,新研究主張,太陽閃焰中的離子(帶正電的粒子,占電漿的一半)溫度可以高達6000萬度...
天文學家使用歐南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直接在WISPIT 2(TYC 5709-354-1)周圍的多環原行星盤之清晰間隙中,拍攝到了一顆質量為木星4.9倍的原行星。WISPIT 2位於天鷹座,距離我們約434光年,是一顆年僅約 500萬年的類太陽恆星。原行星盤是環繞年輕恆星的氣態與塵埃盤,形似圓盤,並常出現光環或縫隙等結構,被認為是行星的誕生之地。這些光環或縫隙通常被認為可能存在正在成長的行星,藉由自身重力吸積周圍物質,逐漸形成行星胚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