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北緯80度
Feb. 26 2025

北緯80度

一隻母北極熊帶著幼熊遊蕩,攝於斯瓦巴群島北部,約北緯80度之處。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剛果奇怪的「恐龍」目擊潮到底是怎麼回事?
Feb. 24 2025

剛果奇怪的「恐龍」目擊潮到底是怎麼回事?

好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一直在說「魔克拉姆邊貝」的故事,那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據說就潛藏在剛果盆地中。但隨著森林消失,出現愈來愈多目擊紀錄──也讓我們有機會看見民間傳說如何隨著地景的改變而改變。 樹木開始晃動、猴子尖叫、群鳥驚飛。 在奧札拉.科科瓦國家公園(Odzala-Kokoua National Park)深處,瑟拉.阿邦奧(Selah Abong’o)呆住了,深信她即將遇見某種從傳說中走出來的生物: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剛果傳說中的恐龍。 2003年,這位年輕的剛果保育學家深入濃密的森林,去探勘一個毀滅性的伊波拉病毒爆發處,那裡曾造成超...

全臺有幾隻草鴞? 國土綠網特展與市集 認識離我們遠也很近的淺山動物鄰居
Feb. 24 2025

全臺有幾隻草鴞? 國土綠網特展與市集 認識離我們遠也很近的淺山動物鄰居

草鴞是臺灣唯一棲息在平原草地、非森林性的貓頭鷹,棲地離人類居住空間很近,但由於晝伏夜出的習性不易觀察,早期保育人士推估全臺僅有100隻或300~500隻,為臺灣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 然而草鴞的實際數量有多少,又分布在哪裡?數量稀少而瀕危的原因為何?需有基礎科學數據才能提出相應的保育措施。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學者經過10年調查研究,對草鴞在臺灣的生存樣貌和風險逐漸有了清楚的描繪。而南部地區的魚塭、農地等面臨光電和工業區的開發侵蝕,致使草鴞棲地更破碎與劣化,學者也對此提出警示。

勤奮的河狸替捷克政府省下了近4000萬元新臺幣
Feb. 20 2025

勤奮的河狸替捷克政府省下了近4000萬元新臺幣

捷克政府一項停工的水壩工程,竟然被八隻河狸在一夜之間完成。「現在,河狸弄什麼鬼來我都不意外了。」 捷克布爾迪(Brdy)地區的官員有塊燙手山芋。 當地原本計畫建造一座新水壩來解決水資源問題,也已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然而經過七年規劃,工程卻因無法取得必要的建築許可而停滯不前。 但就在1月的某天早上,大家起床後卻意外發現,水壩已經由八隻河狸完工──而且一毛錢也沒花到! 「河狸最會了。」捷克自然與景觀保育局(Czech Nature and Landscape Protection Agency)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辦公室主任雅羅斯拉夫.奧...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臺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Feb. 10 2025

死亡臭青公腹內連吞3個塑膠袋 臺灣首發表論文 專家籲減塑護野生動物

去(2024)年底,臺灣研究團隊發表蛇類吞食塑膠袋後死亡的論文報告。論文作者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向《環境資訊中心》稱,2022年該系接獲一隻臭青公(又稱臭青母、王錦蛇),原本打算作體外寄生蟲研究之用,但無表傷的活體卻在運送途中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生前吞掉三個塑膠袋,腸胃與「硬硬的東西」磨擦發炎甚至潰瘍,疑與死因相關。 這是臺灣首次發表關於陸地蛇類吞食塑膠的報告,全文刊載於《Herpetological Notes》期刊上,林思民呼籲民眾正視塑膠對野生動物及環境影響,對使用塑膠袋要有「拒絕的勇氣」。

保育臺灣特有種橙腹樹蛙,兼具生態和遺傳策略
Feb. 06 2025

保育臺灣特有種橙腹樹蛙,兼具生態和遺傳策略

你知道「橙腹樹蛙」嗎?牠們超可愛,背部是綠色的,而腹部卻是鮮橘紅色,非常亮眼!這種樹蛙住在臺灣中低海拔的山區森林裡,橙蝌蚪會吃藻類和落葉,長大後會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因為牠們很稀有,所以被列為保育類動物。 之所以稀有,原因就跟你猜的一樣。隨著人類文明演進,自然生態受到壓迫,許多生物面臨滅絕危機,橙腹樹蛙也不是例外。不過科學發展也推動保育的進展,DNA 定序分析不只能用來確認親子關係,在保育學也有一席之地。

巴芬島的北極熊
Feb. 05 2025

巴芬島的北極熊

我和幾個當地的因紐特人朋友在海上旅行時,發現水裡好像有什麼東西。起先我還以為只是一塊浮冰,直到一位朋友大聲叫我去拿相機。我用單眼相機搭配100-400mm鏡頭拍攝,儘管面對陽光直射,我還是設法拍到了這張照片。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MAR. 2025

失落的維京女英雄

現代科學如何打破古維京社會的男性史觀

失落的維京女英雄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