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個世紀以來,當地人一直在說「魔克拉姆邊貝」的故事,那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據說就潛藏在剛果盆地中。但隨著森林消失,出現愈來愈多目擊紀錄──也讓我們有機會看見民間傳說如何隨著地景的改變而改變。 樹木開始晃動、猴子尖叫、群鳥驚飛。 在奧札拉.科科瓦國家公園(Odzala-Kokoua National Park)深處,瑟拉.阿邦奧(Selah Abong’o)呆住了,深信她即將遇見某種從傳說中走出來的生物: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剛果傳說中的恐龍。 2003年,這位年輕的剛果保育學家深入濃密的森林,去探勘一個毀滅性的伊波拉病毒爆發處,那裡曾造成超...
捷克政府一項停工的水壩工程,竟然被八隻河狸在一夜之間完成。「現在,河狸弄什麼鬼來我都不意外了。」 捷克布爾迪(Brdy)地區的官員有塊燙手山芋。 當地原本計畫建造一座新水壩來解決水資源問題,也已獲得超過100萬美元的資金。然而經過七年規劃,工程卻因無法取得必要的建築許可而停滯不前。 但就在1月的某天早上,大家起床後卻意外發現,水壩已經由八隻河狸完工──而且一毛錢也沒花到! 「河狸最會了。」捷克自然與景觀保育局(Czech Nature and Landscape Protection Agency)中波希米亞州(Central Bohemian)辦公室主任雅羅斯拉夫.奧...
去(2024)年底,臺灣研究團隊發表蛇類吞食塑膠袋後死亡的論文報告。論文作者之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思民向《環境資訊中心》稱,2022年該系接獲一隻臭青公(又稱臭青母、王錦蛇),原本打算作體外寄生蟲研究之用,但無表傷的活體卻在運送途中死亡,解剖後發現牠生前吞掉三個塑膠袋,腸胃與「硬硬的東西」磨擦發炎甚至潰瘍,疑與死因相關。 這是臺灣首次發表關於陸地蛇類吞食塑膠的報告,全文刊載於《Herpetological Notes》期刊上,林思民呼籲民眾正視塑膠對野生動物及環境影響,對使用塑膠袋要有「拒絕的勇氣」。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