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n. 24 2025

狗需要人才能存活嗎?真相可能很傷人

  • 一群狗在農場迎接人類家人。PHOTOGRAPH BY KENDRICK BRIN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一群狗在農場迎接人類家人。PHOTOGRAPH BY KENDRICK BRIN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 在印第安納州西摩的城鎮遊客中心外面,兒童與幼犬一起玩耍。PHOTOGRAPH BY ANDREA BRUC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在印第安納州西摩的城鎮遊客中心外面,兒童與幼犬一起玩耍。PHOTOGRAPH BY ANDREA BRUC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1

有一隻迷你臘腸犬在野外存活529天,你的狗可以嗎?專家說這取決於某些特質。

一群狗在農場迎接人類家人。PHOTOGRAPH BY KENDRICK BRIN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一群狗在農場迎接人類家人。PHOTOGRAPH BY KENDRICK BRIN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今年4月底,澳洲阿得雷德海岸附近的坎加魯島上發現一隻名叫瓦勒麗(Valerie)的迷你臘腸犬,牠既健康又機警,而且當時已經走失529天。

瓦勒麗在2023年11月前往該島度假期間與家人失散,但出乎意料的是,牠在野外甚至增重大約1.8公斤。

AD

ads-parallax

非營利組織坎加拉野生動物救援的負責人賈里德.卡倫(Jared Karran)說:「牠走失時是一隻瘦巴巴的小臘腸狗,回來時卻擁有鼓鼓的肌肉。」卡倫也公布瓦勒麗獲救的影片。「牠就是一隻你會想看到的最健康的狗,擁有完美的牙齒、毛髮及皮膚。」

瓦勒麗在叢林生活期間變得聲名大噪,追蹤牠的人得知牠在5月與家人團聚時也非常高興。

不過,有些人想知道牠是怎麼做到的。牠是純屬走運,還是在人類身邊生活及演化數千年的寵物狗真的能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存活?

這個嘛,答案依個體而異。

專攻人類與動物之間關係的生物倫理學家潔西卡.皮爾斯(Jessica Pierce)說:「我不認為〔這則故事〕有那麼令人意外或驚奇。」皮爾斯的著作《狗的世界》(A Dog’s World)深入探討如果人類從地球上消失,狗會發生什麼事。

「牠能成功存活令人驚奇,因為牠的前半生都是一隻受人照料的寵物狗,所以牠以前沒有發展出自行存活所需的技能。」皮爾斯澄清說:「但顯然這些技能完整保留在本能中。」

杜克犬類認知實驗室的杜克幼犬托兒所主任凡妮莎.伍茲(Vanessa Woods)撰有《狗的天賦》(Genius of Dogs),她不是很認同這個觀點。

她說:「我現在有養一隻狗,牠大概無法在野外存活一分鐘。」她補充說,她認為有些狗能適應野外,而有些狗則會坐著等飼主來救援自己。「我認為有些狗會活得很好,有些狗卻會死掉。」

在印第安納州西摩的城鎮遊客中心外面,兒童與幼犬一起玩耍。PHOTOGRAPH BY ANDREA BRUC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在印第安納州西摩的城鎮遊客中心外面,兒童與幼犬一起玩耍。PHOTOGRAPH BY ANDREA BRUCE,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天選之犬

皮爾斯和伍茲都認為,某些特性會讓個別的狗更容易在沒有人的環境中生存。

皮爾斯說,瓦勒麗首先會需要相當高的智商來保護自己免受掠食者攻擊、獲取食物和水,並躲避風雨。

她補充說:「在新環境中搞清楚這些事,對許多人類來說都很有挑戰性。」

伍茲說,幸運的是,瓦勒麗在坎加魯島上或許不需要應對任何大型掠食者,但牠可能必須避開有毒的虎蛇或侏儒銅頭蛇等蛇類。

「牠大概很有天賦。」出生於澳洲的伍茲推測:「但牠也很幸運,因為老實說,在某些區域的澳洲叢林中,牠只能存活大約兩天。」

伍茲說,在大多數地區,狩獵本能較強的狗通常會過得較好。她指出,舉例來說,相較於沒有磨練捕獵技巧的展演用哈士奇,那些經過繁殖與訓練、並經常運用這項技能的傑克羅素㹴,往往更能成功生存下來。

「你不會真的希望狗去狩獵並殺死周遭區域的所有活物,包括鄰居的貓。」她說:「所以有些狗的生存技能已經遭到削弱,甚至透過人工繁殖消除。」

然而,皮爾斯強調這些本能從未真正消失。

「即使寵物狗從來不需要捕食,而且牠的面前每天都有兩次會出現一碗飼料,但牠依然知道怎麼狩獵。」她說:「這些本能依然存在。」

皮爾斯提出假設,為了極端特質(例如短腿、長長的身體或巨碩的身體)而繁殖出的狗也可能無法良好生存。例如,臘腸犬等短腿狗通常較難進行長距離奔跑。她也說,這些極端特質最終可能導致遺傳性健康問題,例如髖關節發育不良及慢性疼痛。

另一方面,皮爾斯也補充說,瓦勒麗這樣的小型犬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有更多優勢。

她說:「牠們不會那麼顯眼,不會那麼容易被掠食者發現。」她也解釋,小型犬需要的熱量較少,或許可以依賴蚱蜢等小型昆蟲生存,而不需要捕食較大型的獵物。

整體而言,狗也具備一些有助於荒野生存的特質。例如,皮爾斯指出牠們「能吃也會吃牠們可以抓到的任何東西」。此外,牠們的行為容易變通,因此更能適應新環境及新情況。

不過,瓦勒麗的成功存活可能也與個性有關。

「我們很難確切指出牠的成功關鍵,但牠顯然有一股信念。」卡倫說:「似乎沒有任何事能讓牠驚慌失措。」

所以,狗需要我們嗎?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全球的流浪狗總數約為2億隻,牠們的生活幾乎不依賴人類。

皮爾斯說:「全球只有相對少數的狗是寵物及圈養動物。」她指出,流浪狗是利用本能在野外生存。

不過,伍茲說這些遊蕩犬的生活並不輕鬆。舉例來說,幼年流浪狗的死亡率偏高。印度的一項研究發現,只有大約19%的流浪狗成功活到繁殖年齡(通常約為6月齡)。

儘管如此,皮爾斯認為,如果明天人類從地球上消失,狗還是會活得很好。

「由於狗的適應能力很強,所以存活機率相當高。」她說:「我覺得,牠們在沒有人類的情況下成功倖存的機率就跟其他任何動物一樣高。」

不過,伍茲質疑牠們在沒有人類垃圾可供撿拾的情況下會存活多久。畢竟,早期狗群是透過在人類聚落周圍的垃圾中覓食才得以生存,而現今大多數野犬也是利用這個方式成功存活。

她說:「在過去1萬4000年到4萬年間,牠們基本上一直靠這種辦法生存。」

不過,無論狗是否可以在沒有我們的情況下生存,這些社會性動物是否會想念我們的陪伴?

「我認為缺乏任何社交互動或許會讓牠們感覺少了什麼。」皮爾斯說:「我不確定牠們是否會覺得寂寞,但這是有可能的。」然而,她也說狗不需要人類就能滿足自己的社交需求。牠們也可以與其他狗甚至其他動物建立連結。

儘管如此,「與你一起蜷縮躺在沙發旁的狗絕對會想念你」。她說:「但狗這個物種……即使沒有我們也會活得很好。」

瓦勒麗的案例或許能夠最有效地概括這種矛盾。雖然牠在野外獨自生存將近一年半,但牠與家人重聚時依然立刻展現熱情。

「只是一瞬間,你就能看出牠認得每個人。」卡倫說:「牠非常開心;牠跳到他們身上不停舔他們、與他們依偎在一起、到處奔跑。那一刻真是太美好了。」

 

延伸閱讀:狗狗、床蝨、玉米,都有這個共通點 / 或許狗根本不需要我們就能自行馴化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