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根據目前的理論,彗星有點像宇宙送子鳥,在數十億年前向年輕的地球輸送了可以孕育生命的成分。 德克薩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威廉學院的科學家進行的新研究發現:彗星可能在將其他賦予生命的化合物輸送到附近的其他星球方面發揮類似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迫使反應化學物質──稱為氧化劑穿過冰殼,並進入木星衛星歐羅巴的海洋。 即使彗星沒有完全穿透冰層,它們的撞擊也可以幫助木衛二表面的氧化劑輸送到下面的海洋中。 電腦模型顯示: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只需穿透15至25公里厚的冰層的一半,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融冰坑洞,該融冰坑洞可以讓彗星繼續穿過剩餘的厚度。 在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時,即使是我們自己的太...
在沒有鐘錶或現代工具的情況下,古代墨西哥人透過觀察太陽建立自己的農曆,他們的農曆不僅能精確追踪季節,甚至可以對閏年做調整。 在1519年西班牙人抵達墨西哥之前,阿茲提克的農業養活了大量的居民。西班牙最大的城市塞維亞,當時人口不到5萬人,而現在稱為墨西哥城的盆地卻有多達300萬人口。 要在一個乾旱的春季和夏季季風地區養活這麼多人,需要對環境與天氣的季節性變化有深入的認識。若太早播種或錯過時機,都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若曆法未針對閏年進行調整,也可能導致農作物歉收。 儘管殖民時代之後使用歐洲來的曆法,但仍不知道墨西哥人或阿茲提克人是怎麼做到如此準確的曆法。加州大學...
自1926年對星系形態進行分類,提出哈伯序列以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天文學家不斷地完善我們對星系演化和形態的理解。1970年代,研究人員已證實孤立的星系往往呈螺旋狀,而那些在星系團中發現的星系可能是光滑、沒有特徵,呈現橢圓和透鏡狀。 由國際無線電天文研究中心(ICRAR)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利用強大的EAGLE模擬,詳細分析一組星系群,並使用人工智慧(AI)每分鐘可以對近2萬個星系的形狀進行分類,將原本需要數週的時間壓縮到僅剩1個小時,大大地加速了他們的研究。這項研究解釋了「形態-密度關係」,在此關係中,成群的星系比單獨的星系看起來更平滑、更無特徵。研究發現,當許多星系聚集在一起時,會發生一...
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由天體物理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說,他們發現了一種獨特的宇宙伽馬射線暴(Gamma-ray burst),這推翻了這種劇烈宇宙爆炸形成方式的流行理論。 伽馬射線暴是宇宙中最明亮、最猛烈的爆炸。它們預示著恆星的死亡或恆星殘骸的碰撞。觀測到的伽馬射線暴通常分為兩類:較短和較長的持續時間。較長伽馬射線暴起源於大質量恆星的死亡,通常與明亮的超新星光學瞬變有關。較短GRB持續時間小於2秒,起源於兩顆中子星或一顆中子星與一個黑洞的碰撞,通常與稱為千新星(Kilonova)的更微弱光學瞬變有關。 2021年12月11日,一次GRB觸發了太空中的幾個伽瑪射線探測器...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