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紅火蟻的超級基因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600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全球只剩下約400頭北大西洋露脊鯨(North Atlantic right whale),而牠們遭殺害的速度勝過牠們繁殖的速度。
自從 2014 年,屏科大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首度證實,有瀕危的黑鳶因老鼠藥中毒死亡,老鼠藥對臺灣猛禽的危害才開始受到重視。
科學家:即便得等待50年以上才能見效,仍值得馬上去做! 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論文分析,截至目前為止,在全世界種下上兆棵樹是因應氣候危機最有效也最省錢的辦法。樹木生長便能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科學家估計,這種規模的全球性植樹計畫可以吸收多達2/3人為碳排。 科學家首先計算在不縮減農田或都市地區的情況下,可以種植多少樹木,發現全球有17億公頃的無樹土地,可供1.2兆棵原生樹苗自然生長。這個面積約占全球陸地的11%,相當於美國和中國的面積總和。分布在熱帶地區的無樹土地可以完全100%種滿,其他地區的會比較稀疏些,平均大約一半的面積可被樹冠覆蓋。 研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