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救地球」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似乎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氣候行動。不久之前,有科學團隊找出全世界可以種下多達1兆棵樹的合適地點,如此大規模的種樹可以吸收大約全球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本月稍早,衣索比亞政府則宣布了該國達成一項新的世界紀錄:數千名志願者在一天內種了3.53億棵樹。
海龜研究站 馬來西亞熱浪島的北邊沙灘,叢林裡藏了一座與世隔絕的海龜研究站。 這裡廁所的馬桶裡住了一條叫做「馬丁」的蛇,上廁所時要時不時小心馬丁探頭探腦,生活在雨林裡吐著舌頭的大蜥蜴,常常跑來堆肥的廚餘區尋找食物。最熱鬧的時刻在夜裡,頭頂上滿滿的星空照亮了沙灘上滿滿的綠蠵龜。 這短短350公尺長的Chagar Hutang沙灘,是目前已知馬來半島海龜產卵密度最高的沙灘,由登嘉樓大學的海龜保育研究單位「SEATRU」負責管理,平常不對外開放。在夏季產卵的高峰期,每一晚都有將近甚至超過十頭母龜上岸產卵,也有數不清的小海龜正在孵化爬出卵窩。截至今年(2019年)7月,已經紀錄了超過1...
一塊塊像石頭與鵝卵石的圓形灰色塑膠就這樣公開地隱身於英國南部的海灘上。 在英國西南沿岸的許多沙質海灣上,淨灘者會發現各式各樣的石頭,從很小的卵石到沉重的石塊,都散落在岸上零碎的漂浮物之間。它們是外表毫不起眼的一群;由深深淺淺的灰色構成,間或參雜他色捲曲條紋,它們表面平滑而邊角圓潤。 不過只要一把它們撿起來觸摸,很快就會發現在這些看似無趣的石頭裡,有些根本就不是石頭。 它們是焦化塑膠(pyroplastic)──是最近受到報導的一種因燃燒而變化的塑膠汙染物類型。就算是地質學家也常常被它們的外表混淆,對最近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
肆虐亞馬遜雨林的野火大到連外太空都能看到黑煙。專家認為這可能會對氣候產生重大影響。 亞馬遜雨林目前正遭野火肆虐!大火產生的煙霧甚至籠罩住了附近幾座城市的上空。 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INPE)今年已觀測到破紀錄的7萬2843場野火,與去年相比增加了80%。光是過去一週裡,就發生了超過9000多起野火。 火災規模目前尚不明確,但大火已蔓延至巴西西北部位於亞馬遜雨林內的幾個大州。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8月11日指出,火災規模已嚴重到能從外太空被看見。 「毫無疑問,亞馬遜地區只經歷過兩次像這樣的大火,這是其中一次,」生態學家暨國家地理特約探險家湯馬士.洛夫...
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在今年6月份的全球氣候報告(Global Climate Report - June 2019)中指出,今年6月陸地與海洋的溫度,比起20世紀的平均要再高於0.95°C,也是自1880年以來的最高值。 「氣候變遷」對「農業」的影響,已是世界農糧組織(FAO)等跨國機構這幾年積極納入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程。有關影響的討論是「雙向」的,除了有研究者檢討慣習農業大幅運用地力的生產方式,可能會加速暖化與氣候變遷之外,最受到關切的,莫過於氣候變遷對於農業生產力所帶來的直接、間接影響,包括強降雨、乾旱、病蟲害,甚至是海水的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