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會飛的迷你機器人
Sep. 2014

會飛的迷你機器人

想像一下,如果比拇指還小的機器人能夠執行搜救任務、偵察危險環境、蒐集田野科學數據,甚至為作物授粉,會是什麼樣子?哈佛大學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的創辦人羅伯特‧伍德,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等級、稱為「RoboBee」(機器蜜蜂)的迷你飛行機器人,目標就是要把前述這些可能性化為真實。 「如果你想製造一個1公分大小又會飛的東西,大自然裡已經有數十萬個既有的解決方案,」他說。「我們不只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還試著去了解一個生物的構造、運動和行為背後的原理及成因,然後轉換為工程領域的語言。」和各領域專家共同合作的研究人員,必須開發出製造、組裝和建造微型機械的革新技術。 以摺疊電子元件為基礎的製造程序,靈感...

讀者論壇
Sep. 2014

讀者論壇

岩石帝國 筆者曾在多年前造訪過廣西的陽朔和樂業,也就是〈岩石帝國〉中那些驚人洞穴的所在地,是在那次的旅程中,才第一次知道有「探洞」這項運動(活動)的存在。如同文中所述,多年來不斷探索這些未知洞穴的清一色全是外國人,不禁讓我產生疑惑,為何歐美人士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比亞洲人更旺盛呢?僅僅是經濟或是科技發展的程度不同嗎? 科學的發展讓人類探索這個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也發現了更多未知的世界(本期的〈最早的巨石陣〉也是一例)。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恰恰是推動這個世界不斷進步的動力。希望台灣的教育能夠多鼓勵學生發問、探索,那麼近年社會各界不斷強調的「競爭力」,自然會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林士...

防鯊有道
Aug. 2014

防鯊有道

在最新推出的海灘行頭中,有一些裝備注重的是安全而非好看。為了驅離潛伏的鯊魚,會發射小型電場以達到嚇阻作用的穿戴式裝置近來大受歡迎。 這種套在腳踝或嵌在衝浪板上的裝置(圖中的裝置已於測試後關閉電源)能將鯊魚驅離,但不會傷害牠們。它所發出的電脈波會干擾鯊魚吻部的微小感測器官,這些感測器平常用於偵測活獵物所發出的微弱電場。這種技術已經針對黑邊鰭真鯊與直齒真鯊等鯊魚魚種,以及比較危險的大白鯊進行過測試了。「這些是我們主要想提防的對象,」生物學家喬治.伯吉斯說。不過,要在有大型捕食者的開放海域中進行裝置測試,恐怕會是個挑戰,因為要找到願意擔任測試對象的人應該不太容易。 天文預報 本月世...

「自然」有辦法
Aug. 2014

「自然」有辦法

點擊觀看大圖:https://i.imgur.com/4AIxv3a.jpg 現在有愈來愈多農人利用生物性殺蟲劑和生物控制媒介來抑制農業害蟲,他們所使用的包括植物、細菌和真菌等天然材料。捕食類和寄生類的昆蟲就是一種生物控制。所有這些方法都可以抑制害蟲、將作物損失減至最低,卻又不會對環境造成太大威脅。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的馬克.戴維斯說,對無殺蟲劑殘留農產品的需求帶動了生物性殺蟲劑的風行。比起傳統的農用化學品,生物性殺蟲劑本質上對人體較無害,也分解得比較快。根據戴維斯的說法,某些有益真菌甚至有雙重功效,除了能殺死害蟲之外,還能將土壤中促進植物生長的養分釋放出來。 您可以在...

資訊上菜
Aug. 2014

資訊上菜

點擊觀看大圖:https://i.imgur.com/CxesKqp.jpg

黑暗之光
Aug. 2014

黑暗之光

海洋生物學者大衛.格魯伯照亮了一個未知的水下世界。為了在紐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進行的展覽,格魯伯決定創造一幅由螢光珊瑚照片所組成的巨大拼貼影像。為此,他在小開曼島外海的一座珊瑚礁拍攝了數百張照片,白天與夜晚的畫面都有。在其中一張影像裡,一尾小小的螢光綠鰻魚穿過黑暗,激起了格魯伯的興趣。他的團隊開始設法在大海中找到那隻神祕的發光動物,結果不僅找到了,還發現其他200多個會發出生物螢光的物種。 發光性物種會利用化學反應來讓自身發光,或者讓會發光的細菌寄生;相較之下,格魯伯所發現的發光性物種則是使用某種被動的方式,讓牠們皮膚中的分子吸收海洋世界的藍光,再把它投射成鮮明的紅色、綠色及橘色,而人眼只...

讀者論壇
Aug. 2014

讀者論壇

下一個世界糧倉 小時候常被用來警告「要是浪費食物就送你過去餓肚子」的非洲,如今有了新身分。 如同報導中所說的,過去向來被視為黑色大陸的非洲,現在成了世界各國爭相投資之地,尚未開發完的土地將帶來極大獲利和糧食,但矛盾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們也失去了他們的土地。非洲或許可以成為世界糧倉,但我想他們還沒準備好。大小農場共存的條件勢必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然而,當帶頭的政府沒有實現承諾,又怎能期待人民相信經濟農場能帶來更好的生活? 轉變中的非洲,將不是單單影響當地居民而已,而是如齒輪般改變未來的世界。 蔣汶耕 台灣,台中市   巨匠的圓頂 宏偉的...

NOV. 2023

氣候危機有解?

最新除碳技術,加入拯救地球競賽。

氣候危機有解?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