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AI協助預測自然災害
Nov. 2024

AI協助預測自然災害

AI協助預測自然災害 測繪地底世界的研究員已愈來愈了解地震波的移動方式──以及潛藏危險之處。 撰文:羅賓.喬治.安德魯斯 ROBIN GEORGE ANDRES   加州地底藏著一座斷層迷宮。所謂斷層,是大塊岩石沿著彼此的側面、上方、下方滑動或彼此擠壓的地方。它們用指甲生長的速度移動,直到最後劇烈搖晃,地面也跟著震顫。破壞力強大的地震無可避免會晃動加州。沒有能防止地震來襲的方法,但了解地震容易發生的地點和地震可能釋放的力量,代表地方居民可以預先準備。 換句話說,減輕這些未來災害的最佳方法,是繪出地底世界的地圖,標出每一道斷層並監測斷層活動。 為...

深海探祕
Sep. 2024

深海探祕

深海探祕 用高科技探索地球上最少人涉足的生物棲地,揭開深海神祕面紗。 撰文:安妮.羅斯 ANNIE ROTH 製圖:尼爾.傑米森 NEIL JAMIESON   某個溫煦的6月天上午,一艘87公尺長的私人研究船從亞速群島蔥綠嶙峋的海崖啟航。亞速群島位於葡萄牙本土以西約1600公里處,在北大西洋中央。海洋探索號的船身白得發亮,聳立在海面上,很像改裝過的超級遊艇,船頭有直升機坪,靠近船尾的一側有兩艘黃色潛水器。位於水面下的船身,配備了測繪海底地形用的高解析聲納陣列。 海洋探索號此行有一項特別的任務,就是要潛入灰六鰓鯊的自然棲息環境,標識鯊魚並取回資料。...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Sep. 2024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如果你是一隻恐龍,在岩層裡被埋沒了1億多年,如今被發掘回到地表,古生物學家會怎麼把你重組出來?本篇報導記錄了一個專業團隊從化石骨頭建造出一隻巨大恐龍骨架,送到博物館展示的完整過程。 撰文:理查.康尼夫 RICHARD CONNIFF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 CRAIG CUTLER   變成化石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情啊。假如你是隻梁龍,活了充實的一生,在侏羅紀世界搖擺著碩大無朋的長尾巴大約70年的時間。然後你死了――但死去的情況特殊,好巧不巧,骨骸被埋住,隨著歲月流逝變成了石頭。山巒在你身邊隆起又蝕平。河川來了又去。冰川隆隆經過你頭上。而你的...

摸索前進
Sep. 2024

摸索前進

摸索前進 臉盲症作家自述如何面對充滿了友善陌生人的世界。 撰文:莎蒂·丁菲爾德 攝影:馬修·布黑爾   十五雙眼睛凝視著暮色。過了一個小時,才有人在天際線上看見一絲輕煙。這縷煙愈飄愈近,變成更大、長了翅膀、體態強壯的東西:是一群沙丘鶴,除了亮眼的紅冠之外全身都是風暴雲的顏色。我們躲在河岸上用貨櫃改造而成的賞鳥小屋裡,鶴群就在我們周圍盤旋,三五成群地從天空飛下來,輕盈地降落在內布拉斯加州中部的普拉特河中。 「看起來是一大群,」保育團體「野鶴信託」的嚮導向我們解釋,「但其實遷徙期間牠們全程都各自以家族為單位行動。」 「...

貝殼的成形
Aug. 2024

貝殼的成形

貝殼的成形 數學、物理和演化合力造就地球上最令人驚豔的一些自然構造。 撰文:費瑞斯.傑伯 FERRIS JABR 攝影:休.特維 HUGH TURVEY   精準、優雅、強韌,這些特性在鸚鵡螺的對數螺旋狀螺層、鮑螺的乳白色虹彩,和女王鳳凰螺的尖狀螺塔上都看得到。貝殼是形態與功能的調和,既可媲美人類的創造力,也引導了人類的創意。從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到法蘭克.洛依.萊特為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所做的設計,歷來許許多多藝術家和建築師都從貝殼汲取靈感。我們甚至在有文字之前就懂得欣賞貝殼。以色列考古學家最近挖出一條蚌殼項鍊的殘片,是距今約12萬年前製作的。 ...

無汞黃金
Aug. 2024

無汞黃金

無汞黃金 有位地質學家利用高科技和辛苦取得的資料,打算讓亞馬遜地區的金礦開採成為不使用汞的事業。 撰文:希克斯.沃根 攝影:湯瑪斯.帕斯查克   亞馬遜地區是個對比鮮明的地方,而珍妮佛.安吉爾-阿瑪亞說她可以聽到周遭的各種對比。她是哥倫比亞地質學家,也是國家地理探險家,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祕魯境內的亞馬遜雨林進行實地調查。她注意到開採金礦的聲響變得更近也更響亮了,彷彿在與鳥類和猴子的叫聲一爭高下。 安吉爾-阿瑪亞把焦點放在祕魯的馬德雷德迪奧斯區,這個地區受到非法開採金礦的影響最嚴重。她研究開採金礦對水道造成的影響,這是國家地理學會與勞力士「保護地球...

管理壓力
Jun. 2024

管理壓力

總編輯的話 管理壓力 撰文:李永適   每個人都難以避免生活中的壓力。但壓力對我們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在本期雜誌裡,撰文尤迪吉特.巴塔查爾吉與攝影師布萊恩.芬克報導了壓力對人類生理影響的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壓力在每個不同年齡階段,都可能在生理和病理層面上改變我們。這些影響包括了幼年時期的大腦發育、青少年的情緒與精神狀態的不穩定,以及成年人的免疫力等等。 正如報導中描述的,醫學研究現在可以相當細膩地描述壓力對人體造成的負面影響,正進一步開始認識壓力對生物細胞和DNA層面造成的變化。 然而人的生命中不可能沒有壓力,甚至也需要壓力。我相信任何中學以上的老...

JAN. 2025

尋獲堅忍號

探險史上最著名沉船重見天日

尋獲堅忍號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