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平均人類體溫是多少?是否正在下降?
Aug. 29 2022

平均人類體溫是多少?是否正在下降?

一般認為人體在攝氏37度的環境下運作,這種觀念似乎是錯的,而且有些證據顯示,我們的體溫已經隨著時間逐漸下降。 150年來,攝氏37度一直被認為是健康人類的平均體溫。然而,這個數字是錯的。 不過,在過去至少20年內,研究人員已經知道平均體溫其實更低,大約是攝氏36.56度,而人體溫度的正常範圍介於攝氏35.72度至37.39度之間。但擔憂的患者和醫生一直把37視為神奇數字,從藥局賣的溫度計到醫學中心網頁,到處都會出現它。 「醫生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史丹佛大學的傳染病醫生茱莉.帕森內特(Julie Parsonnet)說:「我們從小就接受『攝氏37度是體溫正常值』的觀念。」 ...

黃喉貂排遺微塑膠檢出率100% 綠色和平公布首份保育類動物塑膠汙染調查
Aug. 28 2022

黃喉貂排遺微塑膠檢出率100% 綠色和平公布首份保育類動物塑膠汙染調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保育類野生動物也遭微塑膠汙染之害,綠色和平8月23日發表報告指出,透過對排遺及棲地的採集調查,台灣黑熊、黃喉貂、櫻花鉤吻鮭、臺灣水鹿、石虎及歐亞水獺等六種保育類動物,從環境攝入微塑膠的風險無所不在,其中以黃喉貂的排遺微塑膠檢出率100%最為驚人。 綠色和平表示,這是全球首次進行重要保育類動物與棲地被塑膠汙染的現況調查,建議政府短期可從國家公園、保護區等限定範圍著手,定期監測生態棲地受塑膠汙染情形。長期而言,則需配合《全球塑膠公約》訂定一次性塑膠包裝減量時程表,並正式入法。

天文學家獲得已知最重恆星最清晰的影像
Aug. 25 2022

天文學家獲得已知最重恆星最清晰的影像

天文學家使用位在智利的8.1公尺雙子座南望遠鏡,獲得有史以來最清晰的恆星R136a1的影像,這是目前已知的最重恆星。這顆恆星挑戰我們對最大質量恆星的理解,並發現它可能比預期稍小。 天文學家尚未完全瞭解超過太陽100倍質量的恆星如何形成。由於巨大恆星壽命短,幾百萬年就耗盡它們的燃料,因此數量少。此外,觀測它們更是艱鉅的挑戰,因為它們通常居住在塵埃籠罩的星團中心。R136星團位於大麥哲倫星系中的蜘蛛星雲(Tarantula Nebula),R136a1是星團的成員,距離地球約16萬光年。天文學家利用觀測到的亮度和溫度以理論估計恆星的質量,先前的觀察認為R136a1質量約是太陽的250到320...

淋浴時總能靈光乍現?原來這背後有科學解釋!
Aug. 23 2022

淋浴時總能靈光乍現?原來這背後有科學解釋!

這跟洗香香一點關係也沒有──但跟你的心智狀態關係可大囉!

為什麼動物愛曬太陽?(提示:絕不只是為了取暖!)
Aug. 23 2022

為什麼動物愛曬太陽?(提示:絕不只是為了取暖!)

爬行類愛曬太陽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還有走鵑、狐猴,以及其他動物也愛作日光浴來保存能量和預防疾病。 

天文學家擔心新一代星鏈衛星與其他衛星過於明亮干擾觀測
Aug. 22 2022

天文學家擔心新一代星鏈衛星與其他衛星過於明亮干擾觀測

星鏈衛星(Starlink)對天文學家來說是個頭痛問題,雖然它能帶來通訊革命,但也造成光汙染。在2019年5月首次發射60顆Starlink衛星後,SpaceX公司已發射超過2900顆。至2022年8月上旬為止,還有2286顆Starlink在軌道上服務。此外,SpaceX已獲批准將1萬2000顆Starlink衛星放入低軌道,並準備再增加3萬顆。這些衛星會造成光汙染,尤其是剛發射還沒進入最終軌道之前。最近《自然》期刊的論文也指出,帕洛瑪天文臺 1.5公尺Zwicky瞬態設備 (ZTF) 望遠鏡有18%的深空影像中看到Starlink造成的條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最近也呼籲,希望將運行中的Sta...

從觀測到成像,重建銀河系中心黑洞影像為何需費時五年?
Aug. 19 2022

從觀測到成像,重建銀河系中心黑洞影像為何需費時五年?

  黑洞數據到黑洞影像 事件視界望遠鏡(EHT)2022 年 5 月公布人馬座 A 星(Sagittarius A*, Sgr A*)的黑洞照片,終於揭開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面紗。黑洞觀測仰賴特長基線干涉技術(VLBI, 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從硬體設備的建造到成像工作,每一步驟都大有學問。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他直接參與了本次黑洞影像的工程,以下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