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入侵物種 蟾口過剩? 這種蟾蜍在新棲地過度繁殖後,開始同類相食。 海蟾蜍又稱為巨蟾蜍或甘蔗蟾蜍,在原生地南美洲以昆蟲為食。 因此在1935年,有101隻海蟾蜍被帶到澳洲,希望牠們能消滅危害甘蔗作物的甲蟲。這種有毒的蟾蜍幾乎沒有抑制甲蟲數量,而且很快就成為有害動物,迅速繁殖,並開始危害原生物種。 現在澳洲的甘蔗蟾蜍超過2億隻,遠遠超過各方的承受能力──包括這種蟾蜍本身。牠們在同種之間的資源競爭下,演化出了一種恐怖的新行為:同類相食。 在一篇發表於《生態與演化》期刊上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澳洲的甘蔗蟾蜍蝌蚪偵測到同類卵中的毒素(也是讓蟾蜍對掠食者而言有毒的毒素)...
你的海玻璃是假的嗎? 攝影:瑞貝卡.黑爾 愛好者把它比作鑽石。源自玻璃瓶罐碎片的海玻璃原本是垃圾,經過大海磨蝕後被詩意地重新詮釋成寶石。它來自消費性玻璃製造業的全盛時期,當時一次性的塑膠製品尚未興起。它的魅力則源自於潮水漲退帶來的發現在我們心中激起的天真波瀾。 現在海玻璃愈來愈少見,人工海玻璃逐漸取代真品,有時會以酸蝕法製成。但酸蝕可能殘留毒性,這種寶石量產用於飾品和裝潢上,造成了潛在的問題。其中一個威脅是:把這種假海玻璃放進水族箱,可能改變水的pH值,造成危害。 那我們該怎麼分辨差異?海玻璃專家理查.拉莫特指出,真品特徵包括細小的C型紋路以及綠...
神經科學 小鼠和人類能想像將會看到的東西 你是否曾經做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的夢?如果張開眼睛時,看到的就是閉起眼睛時想像的世界又會是如何? 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我們或許曾經如此──在剛出生的時候。研究人員拍攝新生小鼠的腦部影像,發現在牠張開眼睛前幾天,還在發育的視網膜可模擬視覺和發送資訊波。原本隨機流動的波開始從小鼠的太陽穴流向鼻子,與小鼠向前奔跑時視覺刺激流動的方向相同。 實驗室主任麥可.克瑞爾解釋,這個類似做夢的狀態「讓小鼠能預測張開眼睛後會看到些什麼,」為感知和探索周遭世界做準備。嬰兒剛出生時也有一些視覺能力,能分辨物體和偵測動作。克瑞爾表示,這代表「我們生下...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