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光:衛星之跡
Oct. 2023

光:衛星之跡

愈來愈多衛星在太空邊緣競逐空間,造成太空中的交通擁擠。 靠近地球運轉的新世代衛星,可以讓地球各地享有高速網路。不過迅速發展的連線能力卻造成了太空的交通阻塞:太空中有超過1萬1000顆衛星。在2030年之前,這個數字可能會超過10萬。 在望遠鏡攝影中以一道道光痕出現的衛星,有可能遮蔽恆星,並造成影像過度曝光,阻礙天文學家研究宇宙。 最近發表在《自然.天文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在哈伯太空望遠鏡於2002到2021年所拍攝的個別影像中,有大約3%包含至少一條衛星的光痕。雖然目前的比例還不算高,但根據這份研究估計,到了2030年代,哈伯望遠鏡所拍攝的影像會有高達50%被衛星的...

尋找地外衛星生命
Oct. 2023

尋找地外衛星生命

在地球不適合生命的地方,探尋其他行星的衛星具有生命的可能性。 撰文/娜迪亞.德瑞克 攝影/卡斯坦.彼得、克里斯.岡恩   我催下油門,驅動雪上摩托車飛快掠過一大片冰雪。在昏暗的微光中,景色蒙上空靈而深淺不一的藍。挪威的斯瓦巴群島位於高緯度北極地區,是一系列多山的島嶼。這裡的天空中常有極光舞動,海裡則有獨角鯨、白鯨和海象巡游。在我花了一天穿梭於群島其中一個冰封峽灣後,現在要回去城鎮了。 現在是3月,太陽終於在大約一個月前回到這裡的天空。 我跟著一群科學家去尋找一種名叫冰舉丘的特殊地形,或者更精確地說,是要尋找生存在其中的微生物。這種穹丘出現在永凍層上,規...

凝視:月球
Oct. 2023

凝視:月球

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凝視著月球。新的相機呈現了我們從未見過的畫面。 一般相信,人類對月球的寫實描繪,最早是出現在揚.范艾克的畫作《耶穌受難》中。這幅畫作完成於1441年,呈現出地球最近的鄰居正處於凸月階段,而月海點綴其上。在那之後,我們就不斷地修正對月球的理解。 但是謎團依舊存在。月球兩極有許多籠罩在永恆陰影之中的隕石坑,幾乎沒被探索過。直到現在才有所不同。 由NASA出資的相機Shadow Cam比先前的相機靈敏度高出200倍,已經安裝在某顆衛星上將近一年,用來拍攝這些隕石坑的內部。這項計畫的首席科學家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教授馬克.羅賓遜。這臺相機每天會傳來大約25張照片...

傑作的誕生
Oct. 2023

傑作的誕生

一位攝影師記錄了美國航太總署(NASA)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建造過程──費時12年的一項計畫。 攝影:克里斯.甘恩   故事背後 一位攝影師詳實地記錄了一件「特別的事情」:建造新太空望遠鏡的過程中, 所有繁複的努力。 如果你看見任何一張韋伯太空望遠鏡建造過程中的照片,都很可能是克里斯.甘恩拍攝的。 2009 年,NASA 聘請甘恩擔任全職的科技攝影師,加入美國馬里蘭州綠帶城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工程團隊。他花12 年的時間記錄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建造過程,從最初的「底盤」送達到發射升空。甘恩有拍攝到每一個螺帽、螺栓和鏡面嗎?「大致上是有的,但我確定有些細節我...

專為女性設計
Oct. 2023

專為女性設計

莎賓娜.湯普森把賦予女性力量當作自己的使命,一切就從適合女性穿的飛行服開始。 自從1963年蘇聯太空人瓦倫提娜.泰勒斯可娃成為史上第一位脫離地球重力的女性之後,已經有數十名女性跟上她的腳步。雖然如此,太空衣的設計並沒有考量到女性的需求。「太空社的女孩」這個品牌的創立者、同時也是美國航太總署工程師的莎賓娜.湯普森,便為女性太空人設計了專用的服裝,她說這件衣服不僅實用,也很時尚。 「我聆聽了會穿太空衣的女性的需求,」湯普森說:「而且我到現在也還在聆聽。」她設計的太空衣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包括國際太空站,可說是「結合了理工、藝術與時尚」。湯普森也在研發一款加壓版的太空服,可以在升空和重返...

歡迎加入宇宙
Oct. 2023

歡迎加入宇宙

當現今的科學家研究外太空時,他們就踏上了「令人興奮、謙卑和愉悅不已的發現之旅」。 撰文:尼爾.德葛拉斯.泰森、琳賽.尼克斯.瓦爾克   很久很久以前,在人類知道雲層之上有什麼以前,天空和星星的境界只住了神,只能用神話和寓言去解釋。但一系列的發現(儘管參雜著不時的走錯路和遇到死胡同)終於粉碎了最初的那些信念,也賦予人類知識揭開了神奇和令人謙卑的真相。 宇宙探險之旅早已啟程──而且持續著。全新的宇宙緩慢但確實地現身了,它有擾動的分子、潛藏巨大的黑洞,滿布各種大小和形狀的空洞和星系,並暗示著不為人知的奧祕。 是什麼讓人類能在身體和思想上離開家園、飛向未知?是什...

來自太空的太陽能
Oct. 2023

來自太空的太陽能

科學家正在精進能夠以無線電訊號形式,將太陽能傳輸至地球的工具。 太空太陽能在幾十年前還只是狂想,但很可能就快要成真了,還伴隨著再生能源的一大突破:無時無刻都能取用太陽能,不像地球上的太陽能板會受到黑夜限制,而且,在地球上所有角落都能使用,不需要基礎設施。 而這是怎麼運作的呢?太空中的巨大結構,將會支撐用以蒐集陽光的光電板,並將其轉換成無線電訊號,傳輸至地球。這類太空任務是「我們面臨過最為精密複雜的工程問題之一。」英國太空總署負責帶領酬載系統計畫的瑪瑪莎.瑪黑什瓦拉帕說。該署正資助相關計畫研究及發展,這個任務同時也將所費不貲,預算預計達到數百億美元。 而在加州理工學院,學者近來...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