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海中蛟龍
Aug. 2017

海中蛟龍

尖吻鯖鯊是海中衝刺速度最快的鯊魚,但牠們能逃過我們的刀俎嗎?

蜂鳥飛行學校
Aug. 2017

蜂鳥飛行學校

牠們的飛行速度之快,用肉眼只能看到一團懸停在空中的色點和模糊的翅膀。但是當我們以高速攝影機凍結時間,蜂鳥就洩漏了牠們的飛行祕密。 蜂鳥飛行 (慢動作畫面)  跟著全球體型最小的鳥,我們來到古巴帕爾皮特一間漆得如火鶴般的粉色屋子後院。鳥類學家克里斯多福.克拉克得先卸下塞滿整車的器材:相機、音響設備與一個方形紗網鳥籠,在這個5月的早晨,克拉克才剛抵達不過幾分鐘就已經忙得團團轉,試圖追蹤蜂鳥在盛開的橘色醉嬌花叢間如子彈般穿梭的身影。蜂鳥停下來吸取花蜜時,翅膀會不停地快速拍打,形成人眼無法看清楚的淺灰色動態模糊影像。

消融中的冰封大陸
Jul. 2017

消融中的冰封大陸

本篇特別報導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帶讀者認識科學家如何在南極冰層上追蹤可能造成海平面大幅上升、引發全球危機的融冰現象。第二部分,帶讀者一覽難得一見又奇特的冰下海洋世界。 從空中俯瞰,派恩島冰棚就像正在慢動作發生的大災難,冰棚彎曲的表面有成千上萬道冰隙,顯得傷痕累累,冰棚邊緣則被將近半公里寬的眾多裂隙切割得支離破碎。在2015至2016年間,面積580平方公里的巨型冰山從冰棚末端斷開,漂流在阿曼森海上。過去幾十年來,阿曼森海的溫度已升高攝氏0.5度以上,而冰層消融、斷裂成冰山的速度是以前的四倍。

冰層下的美景
Jul. 2017

冰層下的美景

我們極少有機會觀察冰凍大陸底下的生命,這片寒冷的水域裡有企鵝、海豹和更多奇異的生物繁衍茁壯,展現令人驚奇的繽紛活躍世界。 早晨,我們從南極洲東部阿德利海岸的法國科學研究基地丟蒙于維勒站出發,步行抵達前一天鑽好的洞口,洞口已經形成薄冰,必須打破才能進入。這個洞貫穿3公尺厚的浮冰,寬度僅能讓一名成人通過,洞穴底下就是海洋了。我們未曾試過從這麼小的洞口潛水下去過。而這次由我打頭陣。

龍蝦之愛
Jul. 2017

龍蝦之愛

對龍蝦來說,牠們正常的交配流程是這樣的: 母龍蝦一連數天把尿液噴入牠中意的伴侶窩內。受到氣味吸引的公龍蝦允許女方搬進來。牠們的前戲是以觸鬚和覆有味覺受器的足部相互碰觸,這個過程會持續好幾天。 一旦母龍蝦確信公龍蝦會保護牠,就會緩慢地脫去自己的硬殼和存放前任伴侶精子的囊袋。蛻殼時,母龍蝦只有一層毫無防禦力的柔軟新殼,因此公龍蝦在新殼硬化所需要的半小時內會守護在旁。然後,公龍蝦用螯足把自己撐在母龍蝦的上方,並且用步足環抱牠、使牠面朝自己。母龍蝦的新殼附有新的儲精袋,公龍蝦會以生殖肢將一包精子推入儲精袋。交配就此完成。

看見水汙染
Jul. 2017

看見水汙染

色彩鮮豔的冰棒在炎炎夏日令人很想咬一口,但如果冰棒的原料是取自你家附近的水溝、溪流或河水呢?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學生洪亦辰、郭怡慧與鄭毓迪,觀察到生活環境中各種水域的汙染各有不同,但人們很難特別注意到它們並體會水汙染的嚴重性,因此想透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把水中的汙染物呈現在世人面前。 他們跑遍全臺灣,在100個不同的地點取水,包括水溝、排水口、溪邊、河口以及港口,利用寶特瓶在伸手可及的位置蒐集汙水,接著利用製作冰棒的製冰機,把所有的汙水樣本慢速冷凍。為了在畢業展覽中展示作品,最後選擇以保力膠取代汙水,復刻每一支冰棒,並且利用顏料調整保力膠的顏色以保留汙水的原始色彩。 ...

拯救海洋
Jun. 2017

拯救海洋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為受保護的水域網絡新增了超過22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但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