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皮草重返時尚圈
Sep. 2016

皮草重返時尚圈

皮草重返時尚圈 動物毛皮與皮革是當前設計師、嘻哈明星和中國富豪擁抱的對象,與此同時,許多人正致力推動以更人道的方式處理圈養動物的生和死。 2月中旬的北國酷寒,冷得可把人腳趾凍僵;晴朗無雲的天空下,新雪反射陽光,閃閃發亮。我們邁開腳步,踏上一片從地面往下23公分都已結凍的溼地。那種感覺和毛皮交易在很久以前、某個很遠的地方展開時很像。 60年來主要在緬因州北部附近誘捕動物的比爾.麥考斯基指出一些穿出冰面的赤楊樹枝。他解釋,河狸在第一波寒流來襲後開始收集白楊枝幹,然後把不能吃的赤楊堆起來,將白楊壓在冰層下,供整個冬季吃。他用一根金屬桿戳穿冰層,然後把桿子遞給我,讓我試試。 「...

愈來愈多的保護區
Sep. 2016

愈來愈多的保護區

地球上,被各國劃定為保護區的土地和水域加起來將近3300萬平方公里,比整個非洲的面積還要大。自1990年起,海洋保護區、國家公園、荒野保護區以及其他保護區的數量從不到5萬個增加至超過22萬9000個。 「多數國家都在盡力」保護這些資產,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派卓‧羅莎柏表示。不過要做的還有很多;雖然地球上約15%的土地享有保護區地位,但其中一半既小又孤立,這表示有規畫生物走廊的需求。 目前受到保護的海洋區只有3.5%,但很快就會有更多了。2012年一項由國家地理原始海洋計畫進行的考察,證明了南太平洋英屬皮特凱恩群島應該受到保護。2015年,英國政府承諾規畫全球最大的單一海洋...

對抗蚊子的戰役
Aug. 2016

對抗蚊子的戰役

沒有一場人類的戰役比對抗蚊子更耗時、更不易成功。 全世界每年有數百萬人死於蚊蟲傳播的疾病。我們對這些頑強的瘟疫耳熟能詳:瘧疾、西尼羅河病毒、登革熱、黃熱病、各種腦炎,和最近爆發的茲卡病毒。蚊子傳播的屈公病毒已傳播到非洲、歐洲和亞洲,2013年進入了美洲。但屈公病對人體的危害還比不上茲卡病毒,這種在西半球盛行的新型病毒會對嬰兒腦部造成嚴重損害。去年登革熱在臺灣爆發嚴重疫情,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確診病例高達4萬3319人,死亡病例逾200人,疫情以臺南與高雄最為嚴重。 我們排乾化糞池、在靜止水域放置警告標誌,並噴灑大量殺蟲劑;我們裝上紗窗和蚊帳;我們宣導和勸誡。但不論從哪方面看來,我...

大貓熊重回野外
Aug. 2016

大貓熊重回野外

大貓熊重回野外 中國人很知道怎麼繁殖大貓熊。如今他們要把大貓熊放歸野外,但在野外,這種動物和牠們的棲地都備受威脅。 我蹲低在草地上,想把眼前這隻搖搖晃晃走向我的動物觀察得更清楚:牠大約四個月大,體型跟足球差不多,眼睛微微外凸,而且想必跟剛出生的小狗一樣柔軟好聞,讓人真有一股衝動想把牠緊緊抱在懷裡。 這種可愛的特質正是大貓熊風靡全世界的原因之一,牠也是文化象徵、經濟搖錢樹,和民族驕傲的來源,因為中國是唯一還有這種亞洲熊類生存的國家。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為了不讓大貓熊消失所做的堅決努力,而就某些方面來看,他們的努力已經獲致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大貓熊和許多瀕危物種一樣,因為...

船難之鯊
Aug. 2016

船難之鯊

紀錄片《血海食人鯊》於1971年在全美各地戲院上映時,片中大白鯊衝撞潛水籠的段落迅速成為經典畫面。不過在45年後最引人注目的是另一個段落,在這個長時間的畫面中,污斑白眼鮫在南非外海150公里處群集在一具鯨魚屍體周圍。 這個畫面令人驚嘆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潛水員為了拍攝鯊魚,離開了能保護他們的潛水籠,據信這是第一次有人在鯊魚進食時嘗試這種拍攝技巧;另一個原因是這樣的景象可能永遠無法再現了。「算不出來牠們到底有幾隻,因為太多了。」當年的潛水員之一瓦萊麗.泰勒說:「這種場景不會再有了,至少在你有生之年都不會。或許在其他人有生之年會碰到,但我不太相信。」 污斑白眼鮫一度被認為是地球上數量最...

漏網小魚變大魚
Aug. 2016

漏網小魚變大魚

點擊觀看大圖:https://i.imgur.com/D1mC5Gq.jpg 2013年,生物學家從美國的塔荷湖裡撈出一條體長約40公分的金魚,為此大吃一驚。而且牠並不孤單;被飼主棄養的觀賞魚一直在塔荷湖裡繁殖──並且長得奇大無比。由於食物充足、競爭又少,「將來塔荷湖裡可能還會出現更大的金魚。」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的水生生態系研究員蘇迪普.錢德拉說。 這些魚能長這麼大的祕訣在時間。很多魚類只要活著就可以一直不停地長大,不像人類通常青春期之後就不再生長。例如,湖鱘能活到100歲以上,長到超過2.5公尺長。但在世上大部分地區,魚類因為人類過度捕撈而無法長命百歲。因此,「大魚就愈來愈少了。...

大貓熊熱簡史
Aug. 2016

大貓熊熱簡史

儘管今日的大貓熊廣受世人熟知與喜愛,但情況並非向來都是如此。 中國的古老文獻很少提及這種原生動物。西方人於1869年首度得知牠們的存在,當時法國傳教士阿蒙.大衛在中國看到了一張黑白相間的毛皮,接著又向當地獵人買了一具完整的大貓熊屍體。巴黎的一位動物學家為牠取了正式的學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貓掌,黑白」)。 1929年,美國芝加哥的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展出了兩個大貓熊標本,提供者為羅斯福兄弟——西奧多二世與柯密。這兩位的父親就是第26任美國總統老羅斯福,他對狩獵的熱愛最終促成了重大的保育改革。在四川人的協助下,羅斯...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