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記憶之地:瑪甸沙勒古墳
Jul. 11 2014

記憶之地:瑪甸沙勒古墳

--> 攝影:約翰・史坦邁爾(John Stanmeyer), National Geographic 歷史比伊斯蘭教還久遠的納巴泰人(Nabataeans)在瑪甸沙勒(Madain Salih)鑿刻出宏偉的墳墓。瑪甸沙勒於 2008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指定地,是沙烏地阿拉伯第一個獲得此頭銜的景點。 瀏覽更多約翰・史坦邁爾用 iPhone 在沙烏地阿拉伯拍攝的照片 »  

最不怕餓的動物是…
Jul. 10 2014

最不怕餓的動物是…

動物降低代謝率的能力對生存十分重要。「只要是會吃東西的物種,早晚都會遇上沒東西吃的問題,」生物學家馬歇爾・D・馬奇烏說。有時候,長時間的禁食是出於本能──例如要冬眠好幾個月,或是進行5000多公里的遷徙。在其他時候,動物就是找不到食物可以吃。目前已知能在挨餓模式下維持最久的是水熊蟲,這種蟲屬於緩步動物門,是一種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無脊椎動物,可以十年不吃東西。 包括人在內的其他動物又能夠忍受多久不吃東西呢?答案請看下圖。    

迷你發電機
Jul. 10 2014

迷你發電機

在明日的世界裡,為手機充電也許將不費吹灰之力。 安裝在金屬上的風力機極為迷你,連與收穫蟻相比都顯得渺小。但有一天它可能會成為行動電話的電力來源。Photo illustration: Adam Voorhes 撰文: Daniel Stone 去年,電機工程師喬榮治與史密莎.勞帶領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風力機的原型機,大小只有米粒的一半,能與未來的電子產品結合。這種風力機以耐久的合金製成,並以極細小的電線連結,可以輸送少許電力給急需用電的小型裝置,如智慧型手機。 這是最新以淘汰電源插座為目標的行動科技概念。能為手持式裝置充電的太陽能背包已經成真了。接下來...

海中奇觀:鱝魚的五十道陰影
Jul. 10 2014

海中奇觀:鱝魚的五十道陰影

--> 攝影:Eduardo Lopez Negrete   一大群蝠鱝逐漸與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海水融為一體。「那些鱝魚游得很快,要在海面跟上牠們就已經很吃力,更別提潛入水中近距離觀察了,」掌鏡人Eduardo Lopez Negrete寫道。蝠鱝喜歡躍出水面,所以經常被稱作「飛天鱝魚」。 本張作品與圖說皆來自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得獎名單將於7月31日公布。 瀏覽編輯最愛的作品及下載電腦桌面 »

藍綠之漩:印度班公湖
Jul. 09 2014

藍綠之漩:印度班公湖

--> 攝影:Sanjeev Bhor 在印度拉達克的班公湖(Pangong Lake),湖水中攪著湛藍與青綠。這座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湖泊位於中印邊界,也是兩國之間領土爭議的焦點。 本張作品與圖說來自於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7月31日將會公布得獎者名單。 瀏覽編輯最愛的作品並下載桌布 »

為了活命,螞蟻丟掉死亡的同伴
Jul. 09 2014

為了活命,螞蟻丟掉死亡的同伴

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不清除屍體的螞蟻聚落,死亡率較高。 圖中喝著水滴的小紅蟻(common red ant),原生地為歐亞大陸。攝影:RICHARD BECKER, ALAMY 撰文:Katie Langin 編譯:洪莉琄 最新報告指出,居家整理有可能會是件關乎生死的大事,至少對於像螞蟻這種社會性動物,確實是如此。 根據7月8日發表在期刊《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的研究報告,不會清除巢穴中同伴屍體的小紅蟻(學名Myrmica rubra),會比有清除習慣的小紅蟻更容易死亡。 這些體型和一顆米粒差不了多少的小螞蟻,生活在岩石和木頭下既稠密又擁擠的聚落裡。一...

陽光之下:巴勒斯坦太陽鳥
Jul. 02 2014

陽光之下:巴勒斯坦太陽鳥

--> 攝影:Piotr Pabisiak   一隻巴勒斯坦太陽鳥(又名北非橙簇花蜜鳥)在一個大晴天於以色列的加利利海附近尋找花蜜。「拍這張照片只花了幾秒鐘,而且我拍到了好畫面!」攝影師Piotr Pabisiak如此形容這張《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的參賽作品。「這隻鳥真是美極了。」 本張作品與圖說來自2014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得獎名單將於7月31日公布。 欣賞編輯最愛作品及下載電腦桌面 »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