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現代國界與海岸線疊加在2.5億年前的盤古大陸上。現代世界的部分地區未顯示於圖中;它們的大陸地殼後來才形成。 JEROME N. COOKSON, NGM STAFF. SOURCE: RON BLAKEY, COLORADO PLATEAU GEOSYSTEMS1915 1915年,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所著的《海陸的起源》一書才剛出版,就震動了地球科學的根本基礎。這位德國氣象學者是將跨學科的證據組織起來,以支持在當時備受爭議的大陸漂移理論的第一人。 魏格納在1910年翻看世界地圖集的時候,開始思考大陸的輪廓會彼此相似是否真的純屬巧合。他後來將這些大陸拚湊成一大塊...
極輕暗物質電腦模擬中的暗物質暈(dark matter halo),孤立子位於中心高密度的紅色區域。圖片來源:台灣大學天文所。 看了英國大導演諾蘭的科幻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經過緊張萬分、炫目迷人的太空之旅後,是不是讓你對黑洞充滿好奇呢?18世紀以來,黑洞向來就是從未被停止研究的理論,1974年,讓英國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一舉成名的「霍金輻射」,正是所謂的黑洞現象。那麼類星體、暗物質、黑洞又有什麼關係呢?臺灣大學天文所教授闕志鴻領導的研究團隊,在 2014 年 12 月出版的國際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
觀星者可在夜空中看到Messier 47,一群炙熱、年輕的藍星。 這張年輕的疏散星團Messier 47的壯觀影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少數明亮的藍星。前景中幾個較老的紅巨星與它們形成對比。這些紅巨星並不屬於M47星團。Photograph by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這張美得令人屏息的新照片讓天文學者大為驚艷,照片主角是包含了炙熱的藍色與紅色星際寶石的Messier 47星團。 這張閃閃發光的星團影像極為壯觀,照片是智利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直徑2.2公尺的天文望遠鏡上附設的廣角相機所拍攝的;觀星者也能...
迎接 2015 年的第一場流星雨! 這張圖的主角是木星的衛星木衛三(Ganymede),木星在背景中。繪圖:Andrew Fazekas/SkySafari 揮別 2014 年之際,身在台灣的你雖然看不到木星掩食,卻能用一場流星雨和一顆迅速變亮的彗星迎接新年。 木星掩食。如果你在美國東部,只要在 12 月 31 日星期三晚上溜出去,就可以目睹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三(Ganymede)緩緩進入木星的影子然後消失。 這張星空圖呈現的是木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圓圈內則是木衛三與木衛二被掩食前的望遠鏡模擬畫面。繪圖:Andrew Fazekas/SkySafari 月亮與金牛。1 月 ...
「晶格層光顯微術」可以用不到1秒時間取得一個活體影像,而且可以研究整個細胞分裂的過程(大約20幾分鐘)。圖片提供:陳壁彰。 活生生的細胞在顯微鏡下是什麼樣子?科學家今年有了重大突破。2014年10月24日《科學》(Science)期刊,封面故事是現任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在美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Betzig實驗室所做的研究「晶格層光顯微術」(lattice light sheet microscopy)。此技術成功提昇了掃描速度,並且降低對生物樣品的光損害,可應用於單分子偵測、超分辨顯微術及活體生物細胞或胚胎發育上,具有3D空間和時間的解析能力,還可進行即時動...
尋找太陽底下的新鮮事——人文攝影師 林添福 也許很多人不大認識這位台灣攝影家,但是當年他只為了一個專題,就投入20年尋找、拍攝少數民族中結縭50年的老夫妻,震驚了當代,在攝影界占有一席之地。這位在題材上另闢蹊徑,走出自己一條路的攝影家就是林添福。 不畏艱辛,走入異境,林添福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是促使他總是在尋找特殊地景、少數民族的初衷。他認為「要拍、就要拍不一樣的」;所以他在莫拉克颱風時跑去海邊拍巨浪,也在2009年於滇緬邊境遇到土石流、看見村落被吞沒。路程中難以預測的危險考驗,從未阻檔林添福的攝影創作。 1989年,林添福辭去雜誌社的工作,因為...
螃蟹、蝴蝶、蛇、章魚等動物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 蒼蠅的唇瓣(即昆蟲的嘴唇)和跗節(也就是昆蟲的腳)上都長了具有化學感覺功能的毛。Photograph by Martin Gallagher, Corbis 人類在用鼻子嗅聞氣味時,會迅速地將一陣空氣吸入鼻孔,讓它覆滿我們鼻腔中的化學受器。但是章魚、蝴蝶和一些其他動物並不像我們一樣有鼻子。牠們演化出了其他方式來感知自身周圍的世界;有些方式還相當奇妙。 舉例來說,如果你仔細觀察黃色食草蟹(Hemigrapsus oregonensis),是不會看到任何類似鼻子的器官的。然而這並不代表這種動物沒有嗅覺。「嗅覺對大多數的...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