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形隱板石鱉,身體最長可達15公分,背面有8片縮小的殼板,第1到4片殼板仍有連接,第5到8片則是縮小且分離。圖片提供: 高師大羅柳墀研究團隊,陳溫柔攝影。 在屏東小琉球的潮間帶,出現一位神祕訪客:幼形隱板石鱉Cryptoplax larvaeformis,一種廣泛分布在太平洋赤道熱帶海域的物種;這是首度在亞熱帶台灣海域被明確紀錄。幼形隱板石鱉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羅柳墀副教授的研究團隊,在最近小琉球潮間帶例行性監測調查中所記錄,由當時進行生態導覽的小琉球解說員所發現。此發現也顯示,原本生活在熱帶的物種,有逐漸往北擴散的現象,讓學者對全球氣候暖化現象多了一項新證據。 一般石...
我們的直立人祖先可能比我們原先所想的還要聰明而具有創造力。 刻在一片貽貝殼化石上的鋸齒狀線條,可能是幾何藝術最早的證據。PHOTOGRAPH BY WIM LUSTENHOUWER,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一個貽貝殼上的鋸齒狀雕刻線條,可能改寫科學界如何了解長久以來被視為人類獨有的能力之一:藝術創造力。 一直到現在,最早的幾何藝術證據都來自7萬到10萬年前。那些刮擦在南非洞穴岩石上的圖案,指向了「行為現代性」:也就是智人(Homo sapiens,現代人種)進入抽象與象徵的複雜世界的認知旅程。 但是,科學家在本週三宣布,針對印尼一處河岸發掘出來的貝...
--> 攝影:Bartek Olszewski, 國家地理〈你的觀點〉 「我太幸運了,」國家地理「你的觀點」社群成員 Bartek Olszewski 說。他在某個七月天走進倫敦的李奇蒙公園(Richmond Park),結果就看見這個雄鹿打鬥的畫面。他開始狂按快門。「只持續了幾秒鐘,」他說。「我很喜歡觀察並追蹤紅鹿(red deer),尋找牠們、欣賞牠們自然的行為。每次出去拍照,我的相機都片刻不離手。你必須時時待命 —— 野生動物無法預料,因此你隨時可能被嚇一跳。」 Olszewski 的這張作品最近入選〈你的觀點〉每日精選。 本張作品來自〈你的...
南非水域的富饒在全世界數一數二。但是該如何保護這些海域,同時讓以海為生的漁民能夠維持生計,卻是一場波濤洶湧的辯論。 撰文:甘迺迪‧沃恩 Kennedy Warne 攝影:湯馬斯‧派沙克 Thomas P. Peschak 在開普敦西海岸一處名叫「地牢」、專門讓人衝大浪的地點附近,有一座低矮平坦、被海豹占據的島嶼。牠們在那裡打盹、吼叫、養育幼海豹,還會不時跳進大西洋,與浮潛者一起在岩礁附近或巨藻林間悠游嬉戲。海豹毛皮之間的氣泡反射閃閃陽光,而當牠們轉身快速游走時,總會留下一道香檳般的尾波。 這座島嶼位在卡邦克堡限制區內,是個「完全禁漁」的庇護所,隸屬於一個範圍大得多的保...
小型和中型的貓科動物共有30種。 目前在這個群體中最為成功的是家貓。許多其他成員,尤其是最小型的貓類,都因棲地減少而面臨滅絕的危險。這些貓科動物包括鏽斑豹貓(印度和斯里蘭卡)、黑足貓(非洲)、南美林貓(智利和阿根廷)、小斑虎貓(南美洲)和扁顱貓(亞洲)。 比以上這些貓再大一些的貓科動物包括非洲金貓和東南亞的紋貓,非洲北部和亞洲南部的沙漠貓,以及來自南美洲的安地斯貓、喬氏貓和沙漠長尾虎貓。 中型貓科動物中體型較小的有分布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野生貓類,大的有獵豹(非洲)和山獅(北美洲及南美洲)。這類貓科動物包括分布在美洲的五個物種(美洲豹貓、南美豹貓、獰貓、美國大山貓和...
在許多文化中,這種水生哺乳動物都曾被水手認為是海中的少女。 美國佛羅里達州藍泉州立公園(Blue Springs State Park)由於海水溫暖,成為愈來愈多海牛冬天的避寒之地。攝影:保羅・尼克蘭(Paul Nicklen) 由於野外的美國海牛(American manatee)數量只剩不到 1 萬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已將牠們列為近危物種。海牛屬於水生哺乳動物「海牛目」(sirenia),這個目包含了三種海牛以及牠們在太平洋的親戚:儒艮( dugong)。 海牛目是海洋中體型最大的草食動物,長久以來也是各種人魚傳說與神話的主角。以下是最有趣的一些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