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測試COVID-19病毒、殺死超級細菌 深海物種是抗疫關鍵角色
Oct. 12 2021

測試COVID-19病毒、殺死超級細菌 深海物種是抗疫關鍵角色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距離上一次新型抗生素上市已經30年。所有現有的抗生素殺死細菌的方式都差不多,有些是使細胞壁爆裂,有些是阻止DNA複製。 但是細菌正在迅速演化,為了從這些化學攻擊中倖存──一旦細菌存活下來,就會變成毒性堅強的超級細菌。如果沒有新的抗生素,到了2050年,耐藥性感染造成的死亡人數預計將達到每年1000萬人,COVID-19疫病大流行相形之下也不算什麼了。 因此,普利茅斯大學(Plymouth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北大西洋寒冷、黑暗的深淵──他們在那裡發現了含有能夠殺死超級細菌的海綿。

1/3鯊魚和魟魚恐因過度捕撈消失 科學家推追蹤技術「救鯊鯊」
Oct. 12 2021

1/3鯊魚和魟魚恐因過度捕撈消失 科學家推追蹤技術「救鯊鯊」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ENS 一項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受脅物種紅皮書進行的研究發現,全球海洋中超過1/3的鯊魚和魟魚現在因過度捕撈而瀕臨滅絕。

風調雨順,臺灣的氣候正在如何變遷呢?
Oct. 08 2021

風調雨順,臺灣的氣候正在如何變遷呢?

張淳皓|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除了地球自己的變化,也該關注人類活動如何影響大自然! 許多人會將近年來逐漸增多的極端天氣歸咎於「氣候變遷」。「在自然的狀況下,氣候本來就會變遷,我們該注意的是,人類的活動如何影響自然氣候變化以及影響的程度。」目前任教於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的羅敏輝副教授這樣告訴我們。2000 年代初期,人類世的概念(註1)被提出,一直到20年後的現在,人類的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有多劇烈早已不是新聞,極端天氣事件(降水、乾旱等)的大量出現也被認為與人類的活動脫離不了關係。像是亞馬遜雨林的模擬與觀測結果,就表明若雨林樹木被大量砍伐,降水量會顯著減少。

開箱新AI技術 臨界點預警工具助對抗「失控的氣候變遷」
Oct. 06 2021

開箱新AI技術 臨界點預警工具助對抗「失控的氣候變遷」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氣候臨界點是地球上生命的重大威脅,因為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引發氣候變遷過程的連鎖反應,加劇全球暖化,並迅速惡化現有的各種氣候災難。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慧(AI)系統,可以評估世界生態系統的臨界點,並作為早期預警系統,幫助阻止「失控的氣候變遷」。 讓AI「深度學習」 掌握地球走向氣候臨界點的過程和特徵 氣候臨界點的例子包括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可能會釋放出大量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加速暖化效應;洋流系統崩潰,會立刻使全球天氣樣態發生重大變化;冰蓋解體,可能加速海平面上升。 研究人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驗證系統中發生快速或...

有許多鳥兒在COVID-19封城期間飛進了城市,這究竟是好還是壞?
Oct. 04 2021

有許多鳥兒在COVID-19封城期間飛進了城市,這究竟是好還是壞?

有些物種對人類活動的減少能迅速應變,但重返城市地區對牠們來說到底是好是壞,目前還不清楚。

塑膠的隱藏成本 每年增18億噸溫室氣體 超過航空和船運年碳排總和
Oct. 04 2021

塑膠的隱藏成本 每年增18億噸溫室氣體 超過航空和船運年碳排總和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塑膠汙染持續對社會構成威脅。喝完咖啡後,塑膠咖啡杯何去何從?造成多少成本?如何影響環境──陸地、海洋和生物多樣性? 人類每年生產超過2億噸塑膠垃圾 相當於523兆根吸管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委託達爾伯格顧問公司進行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光是2019年一年生產的塑膠,對社會、環境和經濟造成的終生成本就達到3.7兆美元,超過印度的GDP。除非我們採取行動,否則2040年生產的塑膠實際社會成本將是2019年的兩倍。 此刻,人類每年生產超過2億噸的塑膠垃圾,相當於大約523兆根塑膠吸管。如...

研究:全球珊瑚礁面積比1950年代少一半
Oct. 01 2021

研究:全球珊瑚礁面積比1950年代少一半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科學家分析全球數千項珊瑚礁調查發現,自1950年代以來,全世界珊瑚礁的覆蓋面積已減半,原因是全球暖化、過度捕撈、汙染和棲息地破壞。 珊瑚礁物種多樣性 50年間下降60%以上 從澳洲1430英里(約2300公里)的大堡礁到印度洋馬尼亞沙洲(Saya de Malha Bank),珊瑚礁及其維繫的魚類多樣性正在急劇下降。21世紀,這個趨勢很可能隨著地球暖化持續下去。  學者檢視在87個國家進行的1萬4705次珊瑚礁調查結果發現,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維持漁獲的額外工作急...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