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日本東海岸外發生一場大地震,捲起的海嘯摧毀這個島國的大片土地,奪走將近1萬6000人的性命,造成2000億美元的損失,也擾亂了倖存者的生活。 受創最嚴重的其中一個地方是大槌町,那是位於日本最大島本州東北角的一個小漁村。海水退去後,當地傷亡慘重,村民流離失所。 亞歷罕德羅.查斯科爾伯格在2012年10月抵達大槌町。這名阿根廷攝影師從朋友那兒聽到關於這個村莊的事,他的朋友有親戚住在那裡,因此他想記錄當地的災情,包括「堆積成山的殘骸碎片」,以及四處的紅旗,標示著屍體被發現的地點。 「我決定拍下黑白照片,」他說,「因為我想,這真是太悲慘了。這兒除了紅旗,什麼顏色都不剩。」但當他...
科學家長久以來都知道,有機物質被沖刷到海裡之後,其中的碳就會儲存在裡面。這些碳不會化為有害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而是被深鎖在海底長達數百萬年。 根據新的研究,峽灣(像上圖位於挪威的這一處)甚至比海洋更能固碳:這些由冰川切割出的水道,每平方公里可儲藏的碳是海洋平均儲存量的100倍。峽灣有湍急的山間河川流入,再加上其深度和狹長的形狀,因此能夠相對有效地運送和儲存有機物質,每年吸收海域中總碳藏量的11%。 但人類不該濫用峽灣,把它們當成碳的垃圾場。全球水域研究團隊的化學海洋學家理查.W..史密斯說,峽灣能儲存碳是因為保持原始純淨的狀態。「我不認為我們可以比大自然已經在做的還要好。我們插...
1916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了國家公園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成為國家專設機構來保護與維護自然荒野的濫觴。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地理》雜誌在其中也曾扮演重要角色。《國家地理》總編輯吉伯特.H.葛羅夫納曾經與國家公園最有力的推動者史蒂芬.馬瑟一同在美國內華達山脈旅行了兩週,回來後,我們的雜誌在1916年4月以整期雜誌報導了此行所見,葛羅夫納甚至將這期〈最美的土地〉專輯贈送給每個國會議員,請他們支持成立政府專責部門來管理這些保護區。四個多月後,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系統果然順利誕生,馬瑟成為第一任局長。 但在國家公園系統歡慶100週年時,新的挑戰也隨之發生。其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