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揭示失落的香港二戰遺產--地理空間和地球物理科技的新篇章
Jul. 03 2024
廣告企劃

揭示失落的香港二戰遺產--地理空間和地球物理科技的新篇章

我們對於戰爭遺跡以及埋藏在叢林和地下的故事了解多少呢?看看研究團隊如何運用地理空間和地球物理科技揭示失落的香港二戰遺產。 1840年代至20世紀中期,香港成為英國在亞洲的軍事重地和主要商港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年)前,英國在香港島和九龍半島建立了大量防禦工事,為潛在與日本的戰爭做好準備。 太平洋戰爭期間(1941-1945年),香港是日本軍隊最早入侵的地方之一。香港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間持續了共17天半,激烈的戰鬥造成數千人傷亡,亦為各地帶來嚴重破壞。戰鬥期間,由不同族群組成的守軍,抵抗數量和裝備均佔優勢的日本軍隊。守軍依靠如沿著九龍山脊延...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Jul. 01 2024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小米耐旱且抗病蟲害,是原住民過去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文化的維繫;面對氣候變遷,維持種子多樣性,才可避免糧荒。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新興國小,有幾片小小的小米種植地,讓原民學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種過程;每週四的午餐也加入營養豐富的小米,師生一嚐粒粒皆辛苦的成果。 臺灣小米在紀錄上曾有高達200多個品種,然而現代化農業發展及生活條件改變,其他作物取代了小米。但仍然有一群人在默默耕耘,從農田到餐桌、小自社區大到政策,仍在努力保種中。

鄭芝龍海圖?明代航海圖?解開塞爾登地圖的身世之謎
Jun. 28 2024
Sponsored

鄭芝龍海圖?明代航海圖?解開塞爾登地圖的身世之謎

  喚醒沉睡四百多年古地圖 在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深處,躺著一幅沉睡四百多年的古地圖,上頭以中國山水畫風格描繪東亞地區。無人知曉繪圖者是誰?在何時何地繪製?只知道曾是英國法學家 John Selden 的收藏品,普遍以「Selden Map(塞爾登地圖)」稱之。在 2010 年一場研討會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宗仁研究員意外邂逅此圖,就此展開十多個年頭的研究。憑藉鑽研東亞海洋史及圖像分析的豐富經驗,陳宗仁逐步解開 Selden Map 的身世之謎。

馬雅人如何選擇活祭品?DNA研究提供新線索
Jun. 24 2024

馬雅人如何選擇活祭品?DNA研究提供新線索

一篇新研究分析了馬雅城市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存放超過800年的人類遺骸,研究結果挑戰了長久以來學者對於活祭品年齡與性別的假設。

四位一體社會學之道的幕後告白—專訪謝國雄
Jun. 14 2024
Sponsored

四位一體社會學之道的幕後告白—專訪謝國雄

  社會學家的幕後告白 「實作寫出來就死了,唯一讓它復活的方法,是活在讀者的實作中。」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謝國雄兼任研究員,向年輕後進拋出名為「傳承」的球,期許 30 多年來累積的四位一體實作經驗,能成為滋養新世代社會學的養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走上社會學研究的道路?在路途中碰上哪些撼動觀念的時刻?對於社會學的未來又有何鮮活洞見?讓我們來聽聽謝國雄的幕後告白。

霍拉馬巴德的阿舒拉節
May. 29 2024

霍拉馬巴德的阿舒拉節

阿舒拉節是穆斯林哀悼什葉派聖徒伊瑪目胡笙殉難的日子。每年到了這天,伊朗洛雷斯坦省霍拉馬巴德的人們都會在衣服和身上塗上泥土,這是象徵性的傳統,也代表對聖徒的尊敬。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上萬遺骨身世之謎?解析清朝治理臺灣的心機布局—專訪柯志明
May. 17 2024
Sponsored

上萬遺骨身世之謎?解析清朝治理臺灣的心機布局—專訪柯志明

  揭開無主骨骸的身世之謎 1999 年 9 月 21 日,臺灣發生芮氏規模 7.3 強震,近 11 萬戶房屋全倒或半倒,其中位於臺中東勢的保安祠瞬間倒塌,高達兩萬具無主骨骸散落一地。不禁令人好奇,葬身此地的究竟是何方神聖?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柯志明特聘研究員,為我們揭曉骨骸主人的真實身分,竟與清治時期三大民變之一的林爽文事件有關,一段因官府分化手段而生的歷史悲劇就此真相大白。

JUN. 2025

異種移植大未來

基因改造豬能否解決器官捐贈荒?

異種移植大未來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