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新掃描結果揭露鱷魚木乃伊的最後一餐
Aug. 05 2024

新掃描結果揭露鱷魚木乃伊的最後一餐

科學家利用X光技術深入探查這頭古老鱷魚木乃伊的腹部。

拔腋毛的鑷子?刮皮膚的刮刀?深入瘋狂(而且很痛)的古羅馬理容世界
Jul. 15 2024

拔腋毛的鑷子?刮皮膚的刮刀?深入瘋狂(而且很痛)的古羅馬理容世界

羅馬帝國在開疆拓土的同時,也將他們的浴池建築和新的理容工具帶到了各地,從指甲照護到「挖耳棒」應有盡有。

在山重水複間,看見柳暗花明的風景哲學—專訪黃冠閔
Jul. 12 2024
Sponsored

在山重水複間,看見柳暗花明的風景哲學—專訪黃冠閔

  在哲學「想像」中,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你是否曾有不得其所的感覺?當我們的認知遭到撼動時,總有一種失去歸屬的他者感。幸而在哲學的「想像」論題中,對空間與場所概念的探討,藏有靜觀其變、無處不是風景的智慧。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中國文哲研究所黃冠閔研究員兼所長,暢談從理工科轉身投入哲學領域的故事,並分享長期從事的「風景現象學」研究。

你辦公是否常常姿勢不良?古埃及人表示:我們懂!
Jul. 11 2024

你辦公是否常常姿勢不良?古埃及人表示:我們懂!

一項新研究顯示,古埃及書吏職涯中的職業傷害,或許可以從他們的骨骼看出來。 從禱詞、公告到稅收,古埃及人什麼都要記錄下來。現在看來,記錄這些事物的辛勞工作,也在埃及書吏們的骨頭上留下了痕跡。 根據一篇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期刊上的新研究顯示,我們確實能從下葬了四千多年的古埃及書吏的骨頭上看到職業傷害的痕跡──包括這些盡責的記錄者因數十年盤坐而造成的扁平腳踝,以及一些可能來自啃咬蘆葦「筆」時造成的顳顎損傷。 布拉格查爾斯大學的埃及學家、也是這篇新研究的共同作者維若妮卡.杜里可娃(Veronika Dulíková)說,...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Jul. 01 2024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小米耐旱且抗病蟲害,是原住民過去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文化的維繫;面對氣候變遷,維持種子多樣性,才可避免糧荒。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新興國小,有幾片小小的小米種植地,讓原民學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種過程;每週四的午餐也加入營養豐富的小米,師生一嚐粒粒皆辛苦的成果。 臺灣小米在紀錄上曾有高達200多個品種,然而現代化農業發展及生活條件改變,其他作物取代了小米。但仍然有一群人在默默耕耘,從農田到餐桌、小自社區大到政策,仍在努力保種中。

鄭芝龍海圖?明代航海圖?解開塞爾登地圖的身世之謎
Jun. 28 2024
Sponsored

鄭芝龍海圖?明代航海圖?解開塞爾登地圖的身世之謎

  喚醒沉睡四百多年古地圖 在牛津大學圖書館的深處,躺著一幅沉睡四百多年的古地圖,上頭以中國山水畫風格描繪東亞地區。無人知曉繪圖者是誰?在何時何地繪製?只知道曾是英國法學家 John Selden 的收藏品,普遍以「Selden Map(塞爾登地圖)」稱之。在 2010 年一場研討會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陳宗仁研究員意外邂逅此圖,就此展開十多個年頭的研究。憑藉鑽研東亞海洋史及圖像分析的豐富經驗,陳宗仁逐步解開 Selden Map 的身世之謎。

馬雅人如何選擇活祭品?DNA研究提供新線索
Jun. 24 2024

馬雅人如何選擇活祭品?DNA研究提供新線索

一篇新研究分析了馬雅城市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存放超過800年的人類遺骸,研究結果挑戰了長久以來學者對於活祭品年齡與性別的假設。

SEP. 2024

深海探索新紀元

深海是鮮少有人探索的寂靜世界,本文記錄了研究船海洋探索號上的科學家團隊,潛入灰六鰓鯊獵食場進行標識任務,希望藉機窺探這片未知境地。

深海探索新紀元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