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深入農村的秘訣!口述歷史帶你走進田庄人生活
May. 19 2023

深入農村的秘訣!口述歷史帶你走進田庄人生活

  拜訪隱藏在民間的「非凡小人物」 你居住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風景?又遭逢哪些環境或社會問題?面對我們生活的社區,你可能是見證地方變遷的耆老,也可能是熟悉某項事物的地頭蛇,你我都是隱藏民間的「非凡小人物」!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三本《田庄人的故事: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口述歷史專輯》透過口述歷史方法記錄農村居民的生命史,從中發掘地方的歷史變遷,保存即將消失的傳統技藝。究竟口述歷史如何進行?農村中發生哪些動人故事?一場探索臺灣農村的旅程即將展開!

三貂嶺生態隧道取消平日預約 隧道規劃設計師憂「人來了,蝙蝠走了」
May. 17 2023

三貂嶺生態隧道取消平日預約 隧道規劃設計師憂「人來了,蝙蝠走了」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 新北報導 新北瑞芳、雙溪交界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總長3.19公里,由廢棄鐵道改建而成,因保留了洞口天然水池,鏡面反射出三貂嶺翠綠山色的倒影,吸引不少遊客前往。隧道內生態豐富,有臺灣特有種「臺灣葉鼻蝠」棲息,還能欣賞鐘乳石與百年鐵道交織而成的歷史建物。 想要一窺隧道美景,無論平假日都必須事先預約,但自3月底開始,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取消平日預約,改為人流總量管制,隧道內不得同時超過120人。與此同時,卻有隧道內蝙蝠數量驟減的質疑聲音。

全臺遊蕩犬近16萬隻 陳吉仲:盤點人犬衝突、野犬衝突熱區執行移除
May. 16 2023

全臺遊蕩犬近16萬隻 陳吉仲:盤點人犬衝突、野犬衝突熱區執行移除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梅舒報導 農委會提出《動物保護法》近年來最大規模修正,目前正在草案預告階段。農委會12日公布,2022年全臺遊蕩犬推估共15萬9697隻,較2020年成長2.46%。為解決持續增加的遊蕩動物,本次修法新增寵物專章,要加強源頭管理。

「六角恐龍」與「水豚君」在TikTok上爆紅,但這可能帶來大麻煩!
May. 16 2023

「六角恐龍」與「水豚君」在TikTok上爆紅,但這可能帶來大麻煩!

以下五種奇特的動物已經在網路上引起話題,但「網紅化」對牠們也許不是最好的。

馬斯克SpaceX星艦首飛爆炸汙染遠超預期 美環團怒告航空總署
May. 10 2023

馬斯克SpaceX星艦首飛爆炸汙染遠超預期 美環團怒告航空總署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打造的最大型火箭「星艦」(Starship)4月20日試射,火箭升空4分鐘後爆炸,殘骸四散,連發射臺也震出大坑。起飛揚起的沙土飄到10公里遠,炸裂的混凝土塊跟金屬片飛到數公里外。影響遠比事前評估更嚴重。 發射臺附近就有野生動物保護區,而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已經發給SpaceX五年許可,每年可發射20艘的星艦。爆炸11天後,環團決定控告聯邦航空總署未盡把關之責,並要求撤銷許可。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May. 09 2023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鍾友珊 編譯;許祖菱、孫依婷 審校 說到海藻,有人想到美食,有人想到可以利用它來吸收二氧化碳。但是,看到大西洋馬尾藻帶(Great Atlantic Sargassum Belt)可怕的規模後,令人煩惱的就是如何消滅它。於是有新創公司提出構想──用機器人收集馬尾藻,並讓它永遠沉入海底。

深藍之下的美麗新世界
May. 08 2023
Sponsored

深藍之下的美麗新世界

海洋之下, 還有些什麼?抱著求知的好奇心,人類下潛探索,精進技術,追求深還要更深。海平面以下30至200米的「中光層」水域,光線昏暗。在如此幽暗的環境中,倚賴陽光為生的藻類和其他生物皆無法存活。此處的生態系統由珊瑚、柳珊瑚(軟珊瑚)及吸附在岩石上的海綿等動物主導,組成潛藏在海面之下的森林。深海森林的環境較開闊水域平穩,雖極少被納入海洋保護區,但卻是水底生物潛在的重要棲息地。與陸上森林不同的是,許多海底森林至今仍然未被發現。 有鑑於此,極地之下(Under The Pole)探險活動的目標即是尋找及研究海洋動物森林,並讓更多人認識到這個具豐富生物多樣性,但不為人知的脆弱生態系統。團隊由經驗...

MAY. 2025

企鵝星球

從赤道到極地,牠們堅強的演化適應力如何面對環境新危機。

企鵝星球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Fixed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