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研究人員在加拿大西溫哥華附近海域的虎鯨屍體中發現了常用於衛生紙的4-壬基酚(4-NP)。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在虎鯨身上發現4-NP,而且它會經鯨魚母體轉移到胎兒上。此外,科學家也在虎鯨身上找到有「永遠的化學品」( forever chemicals )之稱的汙染物。 科學家指出,這些汙染物都是跟著食物鏈一路進到食物鏈頂端的虎鯨身上,人類跟虎鯨一樣都處在食物鏈頂端,政府應加強對化學品的管制與研究。 「新興汙染物」研究不足 虎鯨身上首度發現4-NP 這項研究由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農業部、加拿大漁業暨...
在這一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約20公分,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安理會辯論中進一步說明,海平面的上升將導致全球十分之一的人們面臨生存風險。而來自韓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即使我們設法將地球的增溫控制在攝氏2度,格陵蘭及南極洲的巨大冰架也將走上不可逆的融化之路。 釜山國立大學氣候科學家Jun Young Park(朴勇俊,音譯)領導的團隊認為過往的電腦模擬中往往沒有考慮到冰棚或冰蓋的融化也會同時影響海洋本身的運作機制,又更加速這些冰棚的融化進度影響氣候。雖然研究團隊並未建立一套與其它主要氣候模型一樣高解析度的資料,但是他們已經從近幾年的氣候資料,譬如:格陵蘭的降雨量、南極冰架的融冰波動量增加...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新研究發現,自1800年代中期以來,大氣中的沙塵增加了約55%。沙塵的影響相當複雜,有些讓氣溫上升,有些會下降。該研究首度證實,沙塵的整體效應會讓氣溫略下降。換言之,如果沒有沙塵,人為碳排造成地球暖化會比現況更嚴重。 沙塵抵銷暖化效應 這項研究於17日發表於《自然評論:地球與環境》(Nature Reviews Earth and Environment)期刊。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大氣物理學家賈斯珀.柯克(Jasper Kok)指出,自 1850 年以來,人為活動已使地球升溫攝氏1.2度。如果沒有沙塵效應,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