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奈及利亞人口持續成長
Apr. 2023

奈及利亞人口持續成長

奈及利亞人口持續成長 到了2050年,奈及利亞人口預計將達3億7700萬,擠在面積不到美國十分之一的土地上。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長大的孩子,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撰文:阿朵比.翠西亞.沃巴尼 ADAOBI TRICIA NWAUBANI 攝影:雅格潔.梅吉 YAGAZIE EMEZI   在去年秋天的某個地方,地球迎來了第80億個人類,這是地球上同時有最多人類居住的一刻。 去年11月,聯合國將這份殊榮給了在馬尼拉誕生的某個嬰兒,但是那個月在世界各地出生的嬰兒約有1200萬個,每個都有可能是第80億號寶寶。有可能是在東京的醫院、懷俄明州的農場、基輔的...

中國人口正在減少
Apr. 2023

中國人口正在減少

中國人口正在減少 數個世紀以來,中國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國家。但印度將在今年衝上第一,因為中國的人口已經開始急速下降。當一個國家越過了臨界點,會面臨什麼狀況? 撰文:布魯克.拉瑪 BROOK LARMER、張女士 攝影:金峰 JUSTIN JIN   這是中國中部的早秋時分,丁慶子居住的村子街道正轉為一片金黃。 數千支剝了皮的玉米穗軸整齊地在住家前鋪成一塊塊長方形,玉米粒在陽光下曬乾。玉米收成是安徽省農村生活節奏重要的一環,35歲的丁慶子從小就習以為常。但其他還留存下來的日常脈動已經不多了。除了玉米,街道上幾乎一片空蕩。屋子無人居住,孩子的聲響已然遠去...

依然跨步向前
Apr. 2023

依然跨步向前

依然跨步向前 在亞利桑那州太陽城,退休社區的居民不受社會規範拘束,充滿活力地大步向前。 攝影:肯卓克.布林森   故事背後 一名攝影師在記錄一個老年人社群時, 學到了生命的一課。 2009 年,攝影師肯卓克.布林森在電影《親情觸我心》中第一次看到亞利桑那州太陽城,那是位於鳳凰城西北方的一個龐大退休社區。電影場景中有明亮的沙漠光景、仙人掌、高爾夫球車和一排排整齊的牧場式平房,「看起來很奇怪,在視覺上非常有趣。」她說。 在那之後,40 歲的布林森每年都會去拍攝太陽城的居民,其中一些人已經和她成為好友了。看到當地人對社區眾多活動的熱情,這位自認...

父權非注定
Apr. 2023

父權非注定

父權非注定 男性主導的社會也許是現今常態──但這並非由生理所決定,而歷史也向我們展現了其他可能。 撰文:安琪拉.賽尼   如果我們認命接受自己的命運源自先天性別,我們就會放棄理解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哲學家奎邁.安東尼.阿皮亞曾問,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需要相信有更平等的過去,才能描繪更平等的未來? 我們許多人看到性別壓迫對社會的束縛,因而心中思忖,是否曾經在哪個時候,男性並不像現在擁這麼大的權力?當我們在古老歷史中尋找擁有權力的女性,當我們試著從遙遠的過去找出平等的先例,或許我們也透露出對另一種可能的渴望,只是我們擔心在這個世界裡根本沒有那樣的選擇...

當回憶遇上改變
Apr. 2023

當回憶遇上改變

當回憶遇上改變 兩名攝影師在報導全球人口突破80億的專題時,在他們熟悉的土地上取材,亦有所體悟。 撰文:金峰、雅格潔.梅吉   中國:他看到清零政策訴諸「大我」,就像過去的一胎化政策一樣。 從我居住的歐洲搭機到中國,我通常會覺得很興奮。可是去年我去出任務時,經過了一大群穿戴個人防護設備的機場工作人員,卻讓我感到有點害怕。 2022 年,當我出發要為本期的「全球人口突破80 億」專題進行五週的拍攝時,中國嚴格的「清零」規定讓政府封鎖各大城市,並隔離所有感染者。因此我原本飛往北京的班機改飛到1200 公里外、以攝影任務而言較不理想的西安。 我...

面具背後
Apr. 2023

面具背後

面具背後 戴著巴里島舞劇角色巴第.馬尼斯的臉,背後的意義不僅僅是戴上面具而已。 「當你戴著面具跳舞並演出它的角色時,你會經歷一場轉化。」伊.馬迭.邦典是巴里島藝術學者與教師,也是擁有70年資歷的舞蹈家,他說:「你必須和面具『結合』並進行儀式奉獻,才能讓自己與面具合為一體。許多舞者睡覺時會把面具擺在身邊,好讓他們能了解它真正的性格。」 手工雕刻的面具是Topeng Pajegan (單人面具舞劇)和Topeng Panca(五人面具舞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舞劇經常在這個印尼小島各地的寺廟節慶和家族儀式中上演。自17世紀以來,這些面具、精美的戲服、令人放鬆的音樂,以及分明的動...

文物是誰的?
Mar. 2023

文物是誰的?

文物返還 文物是誰的? 撰文:李永適 攝影:理查.巴恩斯 RICHARD BARNES   我喜歡博物館。也曾花了大量時間在許多知名的博物館裡欣賞、讚歎那些人類文明重要的里程碑。我相信博物館是文化保存、學術研究和教育普及的重要場域。 但是如果知道博物館文物的來源有爭議,甚至是掠奪而來,那麼我們對眼前文物就不會只是欣賞與讚歎,而會帶著許多遺憾。 從道德角度而言,歸還以不當手段取得的文物似乎不該有什麼爭議。也因為這樣的道德壓力(以及外交等考量),許多西方前殖民國家開始將重要文物歸還給原擁有國。 然而對於像大英博物館這樣大量館藏來自戰爭或殖民...

JUL. 2024

原住民族逆轉未來

全球各地最早的住民如何找回環境、文化與自我認同主導權

原住民族逆轉未來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