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全球許多暢銷品牌的廢棄衣物,成堆躺在智利的亞他加馬沙漠裡。這些衣物如何淪落到那裡,訴說著現代快時尚的故事。 撰文:約翰.巴特雷特 JOHN BARTLETT 攝影:塔瑪拉.梅利諾 TAMARA MERINO 智利北部的亞他加馬沙漠從太平洋岸延伸到安地斯山脈,橫跨一片荒蕪的橘紅色岩石峽谷與山峰。這裡是地球上數一數二乾燥的沙漠,因此也成為觀星迷一生必遊的景點之一,為的正是那澄澈無比的夜空。也因為這荒蕪嶙峋的地貌實在太像火星,甚至引來美國航太總署的注意,到這裡測試探測車。 但亞他加馬還有一個沒那麼美妙的名聲,就是全世界成長最快速的棄衣堆之一。這都是因為被稱...
撰文:艾美.布里格斯 物品:項鍊 時間:新石器時代(公元前7400至6800年) 地點:約旦 2018年,考古學家在約旦巴賈遺址挖掘一座有9000年歷史的墓葬時,幾抹小小的色彩讓他們大吃一驚。他們發現裡面有一具八歲孩童的遺骸,而這些令人驚喜的多樣色彩曾是一條由兩千五百多顆珠子串成的精美項鍊。 巴賈位於佩特拉北部,這個偏遠的聚落有農民和牧民居住,他們用這種裝飾品為這名孩童陪葬。從2018到2020年,敘利亞裔法籍考古學家哈拉.阿拉拉什帶領團隊研究了這些精心製作的串珠,並盡可能地依照原始設計重新組合出這條項鍊:對稱的珠串連接到一個珍珠母貝環上,並用赤鐵礦扣...
中國最尊貴的一項古代藝術文物,正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撰文:羅南.歐康奈爾 火焰、野獸、武器和星星,這些圖案透過木製的織布機,流暢地織在錦緞上。這種具1300年歷史的絲織品曾專屬於中國的富貴人家,現在則十分受到年輕時尚設計師的喜愛。 這種藝術文物製程很複雜,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織工一天也只能完成5公分左右的織品。傳統的織布機長約5.5公尺,有幾千個零件,而且織工必須操作數十個步驟,因此他們會唱口訣歌幫助記憶。如此精心費工,才能做出由蠶絲、黃金和孔雀羽毛紗線交織成各式圖案的光澤布料。 中國的錦緞出現自唐朝(公元618至907年)。中國各地都發展出各自的錦緞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