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深入樹林
Dec. 2023

深入樹林

深入樹林 這位攝影師用接了相機的顯微鏡向大家展示森林內的微觀世界。 攝影:羅伯特.伯丹   故事背後 這位攝影師小時候近距離觀察了自然世界。從此,他就著迷了。 羅伯特.伯丹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休倫湖畔長大,從來沒有遠離過水。小學六年級時,他在耶誕節收到一個玩具顯微鏡。他一開始是透過顯微鏡的鏡頭看一些取自附近池塘水滴中的微小生物,並對那些微小生物非常有興趣。 八年級後,伯丹升級到更高階的顯微鏡,他發覺那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那臺新的顯微鏡改變了我的人生。」他說:「我看見更多更多了。」他開始研究攝影,買了相機接在他的顯微鏡上。他為蕨類、菇類和...

野生植物貿易風險
Dec. 2023

野生植物貿易風險

野生植物貿易風險 很多日用品的原料來自野生植物,人類和生態系往往為此付出代價。不過,消費者能提供一臂之力。 撰文: 瑞秋. 佛巴爾   我們吃的糖、喝的茶、用的乳液,都可能含有野生植物的成分。天然的成分對購買人有益,但那些植物的採收方式可能會對生態系和工人造成傷害。在聯合國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藥用植物專家揭示了其中幾種植物的潛在風險,包括:巴西堅果、乳香、北美黃連、阿拉伯膠和甘草。 這份報告的主要作者凱特琳.辛德勒表示,家用品內含的植物衍生物寫在產品標籤上「成分表中間的某個位置」,通常會被忽略。即使消費者確實注意到了,也無從得知廠商獲取或處理這些衍...

老虎暫時得救了
Dec. 2023

老虎暫時得救了

老虎暫時得救了 深入探訪美國老虎圈養業黑暗面的艱難任務,最終得到一線希望。 撰文: 史提夫. 溫特、莎倫. 蓋納普   我們對美國境內人工圈養的老虎進行了兩年研究,走訪了32 個州,經歷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事。隨著我們在《國家地理》雜誌的專題採訪任務即將結束,我仍需要一張有力且充滿希望的照片。 我們從2017 年開始報導,莎倫負責撰文、我拍照,而我們的兒子尼克.魯吉亞錄影。當時美國生活在籠子裡的老虎比野外的還多,估計有5000 至1 萬隻,但由於政府監管不周,沒人確定到底有多少隻。聯邦法律並沒有大型貓科動物所有權的相關規範。 私人動物園允許遊客抱著...

冰與火的絕景
Nov. 2023

冰與火的絕景

冰與火的絕景 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猜測,從南大西洋升起的一座火山島裡,有一座罕見的熔岩湖。為了實地研究,他們冒險前往地球最偏遠的角落之一。 撰文:弗瑞迪.威爾金森 FREDDIE WILKINSON 攝影:瑞南.阿茲特克 RENAN OZTURK   在波濤洶湧的南大西洋海面上方約900公尺高的一道冰封山脊上,戴著呼吸器的艾瑪.尼柯森深吸了一口氣、檢查攀登安全吊帶,然後走進一座活火山的血盆大口內。 此時是下午四點多,地點在麥柯爾火山頂邊緣,火山聳立在桑德斯島上。桑德斯島位在杳無人煙的南三明治群島,是地球上人跡可至最偏遠的地點之一,距離南喬治亞島上最近...

精心設計的狩獵
Nov. 2023

精心設計的狩獵

精心設計的狩獵 近距離觀察虎鯨的罕見行為:將水變成武器。 撰文:娜塔莎.黛莉 NATASHA DALY 攝影:伯蒂.格雷葛里 BERTIE GREGORY   這頭威德爾海豹第一次注意到虎鯨時,牠已經被包圍了。片刻之前,牠還在深入南極的一條水道的浮冰上休息。然後,三隻虎鯨冒出頭,在水面上下浮動。這群虎鯨正在狩獵。 將近500公斤的海豹待在這片海冰上時,大多數海洋掠食者應該抓不到牠。但包括雌性族長及其女兒和孫女在內的這三隻虎鯨,早已掌握一種稱為「波浪沖刷」的狩獵技巧。目前已知大約有100隻虎鯨能夠使用這種技巧,其中的祕訣就是團結合作將水變成武器。 ...

偽裝大師
Nov. 2023

偽裝大師

偽裝大師 竹節蟲一生的各個階段── 從卵到成蟲──都證明了牠們是可以騙過掠食者的獵物。 撰文:艾莉.楊 攝影:列文.比斯   這些食草動物看起來就像樹葉、樹枝或樹皮,賦予了「人如其食」這句話新的含意。竹節蟲或葉䗛,通常隱沒在植物中,幾乎看不出來。這是一種有用的生存策略:牠們的掠食者想吃昆蟲,所以會忽略看似植物的東西。 昆蟲學家泰斯.布歇爾表示,大多數的竹節蟲不太移動,就像牠們擬態的植物一樣。牠們找到一個不必競爭資源的生態棲位,並隨著時間推移,演化到能適應周遭環境。觀察世界上不同地區類似的環境,你可能會發現以相同方式生存的物種:葉䗛在乾燥棲地變得比較...

不要讓鏡頭成為傷害鳥類的兇手
Oct. 2023

不要讓鏡頭成為傷害鳥類的兇手

鏡頭下的飛羽 不要讓鏡頭成為傷害鳥類的兇手 撰文:李永適 攝影:陳郁文   用攝影鏡頭捕捉野生動物的姿態與行為,本來是一件美好的事。《國家地理》雜誌一百多年來以影像的語言訴說我們這個世界的故事,是這本雜誌重要的基石,也是它受到全球數以百萬計讀者喜愛的最重要因素。 國家地理攝影師為了拍攝野生動物,往往需要經年累月的研究、等待與埋伏,或與專業研究者合作,確保所拍攝的照片是真實自然的,所傳達的資訊是準確的。更重要的是,拍攝的過程絕不能造成動物的傷害或行為的改變。 隨著攝影器材的精進、社交媒體的發達,拍攝野生動物,特別是在臺灣相對豐富的鳥類,成為熱門...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