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總編輯的話

共 115 筆相關資料

荒野的意義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23

荒野的意義

荒野的意義 撰文:李永適 攝影:凱蒂.奧林斯基 KATIE ORLINSKY   99年前,美國林務局設立希拉荒野地區,成為世界第一個政府指定的荒野地區。將近一世紀後,國家地理資深文字記者彼得.葛溫與攝影師凱蒂.奧林斯基回到了這個概念實現的初始之地,探討荒野到底是什麼。 跟隨葛溫第一人稱的視角探訪荒野,讀者可能會發現,荒野跟我們想像的不太一樣。它不是一塊未經開發、不得干預、放任自然的荒蕪野地,反之,人類的干預、控制和影響仍處處可見。荒野地區的原始提議者阿爾多.李奧帕德的構想裡,荒野也不是一處生人勿近的保護區,而是維持著自然樣貌,但容許釣魚、狩獵、健行、探...

記得林旺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3

記得林旺

大象的祕密 記得林旺 撰文:李永適 攝影:布蘭特.史特頓 BRENT STIRTON   很少有哪種動物能像大象一樣,引起人們的好奇、興奮與敬畏。我們常用溫和、優雅、聰明這樣的形容詞來描述牠們,在動物園裡,大象總是明星物種,就像臺北市立動物園曾經的超級明星林旺。 但大象真的是這樣的動物嗎?本期雜誌記者斯里納特.佩魯與攝影師布蘭特.史特頓走訪了大象的原鄉,揭露了大象面臨的生存危機。 在亞洲,人象衝突的發生主要因為人類開墾區域不斷擴張,造成大象棲地喪失或破碎化。關於科學家與保育人士所做的努力,我們邀請讀者閱讀這篇特別報導以獲得更多資訊。 就...

另一種人口危機
科學與新知|
Apr. 01 2023

另一種人口危機

人口專題 另一種人口危機 撰文:李永適 攝影:金峰 JUSTIN JIN   2022年11月,聯合國宣布全球人口在11月15日這天突破80億人,同時也提出人口成長對可持續性、氣候變遷的相關影響。然而其他一些意見領袖,如伊隆.馬斯克和加拿大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則提出另一種警訊:人類可能面臨的更急迫危機是人口崩潰(population collapse)。 人口崩潰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歷了人口規模的急遽下降,通常是由於出生率過低、人口老化和缺乏移入人口等原因。這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挑戰,它的深遠影響可能延續幾個世代。 根據人口金字...

文物是誰的?
歷史與文化|
Mar. 01 2023

文物是誰的?

文物返還 文物是誰的? 撰文:李永適 攝影:理查.巴恩斯 RICHARD BARNES   我喜歡博物館。也曾花了大量時間在許多知名的博物館裡欣賞、讚歎那些人類文明重要的里程碑。我相信博物館是文化保存、學術研究和教育普及的重要場域。 但是如果知道博物館文物的來源有爭議,甚至是掠奪而來,那麼我們對眼前文物就不會只是欣賞與讚歎,而會帶著許多遺憾。 從道德角度而言,歸還以不當手段取得的文物似乎不該有什麼爭議。也因為這樣的道德壓力(以及外交等考量),許多西方前殖民國家開始將重要文物歸還給原擁有國。 然而對於像大英博物館這樣大量館藏來自戰爭或殖民...

沉沒的大地
環境與保育|
Feb. 01 2023

沉沒的大地

地層下陷 沉沒的大地 撰文:李永適 攝影:艾吉.斯泰萬 AJI STYAWAN   爪哇島北部是全球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區域之一,部分地區每年下陷達10 公分。地層下陷與海水倒灌,是讓印尼不得不遷都婆羅洲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爪哇沿海地區的居民每逢雨季家園便變成水鄉澤國。在本期雜誌裡,記者阿迪.雷納迪與攝影師艾吉.斯泰萬深入爪哇,記錄了在沉沒大地上生活的人們。 全球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不僅在爪哇,一項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研究了全球 48 個沿海大型城市近年來地層下陷的程度,他們發現除了雅加達外,中國天津、越南胡志明市、孟加拉吉大港、緬甸仰光以及...

破解長壽密碼,迎向活力人生
科學與新知|
Jan. 01 2023

破解長壽密碼,迎向活力人生

長壽的科學 要長壽,更要健康 撰文:李永適 攝影:大衛.古騰菲爾德 DAVID GUTTENFELDER --- 我們常常用「長命百歲」、「壽比南山」等語來祝福長輩,但是長壽真的是一種福氣嗎?攝影師張國耀曾為許多百歲人瑞拍攝肖像,但在拍攝過程中他驚訝地發現許多老人家並不享受長壽,反而有趕快走完人生歷程的願望(見本刊2015年3月號)。 幾年後我的父親也說出這樣的話。父親晚年失智、失明,以至於難以接收外在訊息,看著曾經精力旺盛、聲如洪鐘的父親,只能沉默地埋首在自己的世界,我深刻理解那些老人們的心情。父親89歲辭世,稱得上高壽。但這也讓我深刻體會,衰比老更可怕――沒有健...

用照片說故事
科學與新知|
Dec. 01 2022

用照片說故事

用照片說故事 2022年度圖輯 撰文:李永適 --- 從西班牙加納利群島噴發的火山,到太平洋中部吉里巴斯的珊瑚礁;從圖坦卡門法老的陵墓,到1915年沉沒在南極洲外海的堅忍號沉船遺跡;從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裡保衛主導權的雌鬣狗,到美國佛羅里達州面臨生存危機的海牛;從阿富汗修復遭戰爭破壞的道路的男孩,到巴基斯坦為「男冰河」和「女冰河」舉行婚禮的亨札人。這些是2022年《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在這一年內拍攝的照片,如今收錄在這本年度圖片特輯當中。 自20世紀初開始,《國家地理》的影像就成為紀實攝影的標竿。一百多年來,國家地理的攝影風格、技巧和工具儘管也歷經各種變化,但始終...

埃及永恆的魅力
歷史與文化|
Nov. 01 2022

埃及永恆的魅力

圖坦卡門發現百年 埃及永恆的魅力 撰文:李永適 攝影:桑德羅.凡尼尼 SANDRO VANNINI   相信許多讀者和《國家地理》雜誌一樣,對古埃及深深著迷,它的一切都精緻到不可思議,從農業、建築到藝術,王室與宮廷裡的政治與陰謀,繁複的宗教儀式――特別是對於死亡與來世,我們對埃及古文明抱持高度興趣,源自於我們對它仍不全然了解。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從 1922 年圖坦卡門的陵墓被發現、在爵士時代帶領一陣風潮直到今日,埃及學持續受到大眾的歡迎。 圖坦卡門的陵墓首度正式開放時,《國家地理》的特派記者梅納德.歐文. 威 廉 斯(Maynard Owen Wil...

今日阿富汗
歷史與文化|
Oct. 01 2022

今日阿富汗

環狀公路紀實 今日阿富汗 撰文:李永適 攝影:巴拉兹.加迪 BALAZS GARDI --- 13個月前,美軍從阿富汗完成撤軍,結束了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僅僅數個星期之後,塔利班基本上完全控制了阿富汗,再度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在本期雜誌裡,長年在阿富汗從事報導記錄並多次獲獎的記者傑森.莫特拉格重回阿富汗,沿著美國在首都和第二大城之間的路段即耗費數億美元建設的環狀公路(長2200公里)及其支線,記錄了阿富汗當下的樣貌。 他以看似平淡的文筆忠實呈現了阿富汗人民生活的改變:其中有人歡迎新政權的建立,有人感謝長年戰亂之後的平靜與安全,有人則從對塔利班政府的...

找回星空
環境與保育|
Sep. 01 2022

找回星空

光害 找回星空 撰文、攝影:李永適   從兩年前成為一個重度天文攝影迷以來,我有兩個最深刻的體悟。一是夜空不是一片漆黑,而是充滿了讓人驚奇不已的天體;二是在臺灣要找到光害低,而且適宜天文觀測和攝影的地方真是非常困難。 我曾以為光害就是我們身邊眼睛看得到的光源,例如路燈、看板等。但是走到都市附近的郊區,才發現即使身邊沒有這些明亮的光源,遠處的天空仍然會亮得讓人看不見夜空。這是因為向上逸散的光源集中起來影響範圍極大。 例如在臺灣最北端的海岸,即使走到沒有路燈或住宅燈光的暗處,向南看台北市的光害仍然能夠亮得讓人看不清南天星斗;在臺北市南邊的烏來,儘管...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