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Apr. 15 2025

人類在宇宙中是否孤單?這些來自火星的岩石,或許能帶來關鍵線索

  •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1
/ 3

毅力號探測車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發現了一些耐人尋味的岩石樣本。若能將它們帶回地球,或許能揭示宇宙中生命起源的關鍵線索。

在火星廣闊的地貌上,景色令人屏息。萬籟俱寂,只有一台小小的機器人正耐心地沿著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的斜坡前行。它就是「毅力號」(Perseverance),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波西」(Percy)。雖然它無法像人類一樣欣賞那染著紅橙色調的沙漠景觀,但自2021年起,它就在火星上不斷探索,並仔細收集著一批可能改變我們對火星歷史認知的岩石。這批樣本或許能幫助我們了解火星與地球的異同,甚至揭示我們自身的起源。

火星並不總是這般滿目荒涼。科學家認為,在火星早期歷史的某一階段,它曾如今日的地球一樣溫和宜居。然而,大約在30、40億年前,火星的「內部管線系統」神秘地停止運作,使得行星失去了保護性磁場。隨後,太陽風在數億年間逐步剝離了火星的大氣層,最終讓這顆星球變成我們今天所見的荒蕪世界。

然而,在那段水分豐沛的時期,火星或許曾經孕育生命。這正是毅力號所追尋的目標──古代生物的蛛絲馬跡,以及火星氣候劇變背後的成因。為此,它正一一蒐集岩石樣本,小心封存於樣本管中。美國航太總署(NASA)希望能在未來十年內,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

AD

ads-parallax

「探測車上每一個樣本……都有可能回答我們對火星最關鍵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行星科學家米娜克希.瓦德瓦(Meenakshi Wadhwa)表示。她是「火星樣本返回任務」(Mars Sample Return)的計畫主持人,負責規劃如何將這些岩石從超過1億公里外的火星安全地帶回地球。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火星上,水冰雲飄過遠古火山的上空。但數十億年前,這顆行星的表面氣候曾更為溫和。岩石樣本也許能告訴我們,那時的火星是否曾孕育生命。Photograph by NASA

在火星廣闊的地貌上,景色令人屏息。萬籟俱寂,只有一台小小的機器人正耐心地沿著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的斜坡前行。它就是「毅力號」(Perseverance),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波西」(Percy)。雖然它無法像人類一樣欣賞那染著紅橙色調的沙漠景觀,但自2021年起,它就在火星上不斷探索,並仔細收集著一批可能改變我們對火星歷史認知的岩石。這批樣本或許能幫助我們了解火星與地球的異同,甚至揭示我們自身的起源。

火星並不總是這般滿目荒涼。科學家認為,在火星早期歷史的某一階段,它曾如今日的地球一樣溫和宜居。然而,大約在30、40億年前,火星的「內部管線系統」神秘地停止運作,使得行星失去了保護性磁場。隨後,太陽風在數億年間逐步剝離了火星的大氣層,最終讓這顆星球變成我們今天所見的荒蕪世界。

然而,在那段水分豐沛的時期,火星或許曾經孕育生命。這正是毅力號所追尋的目標──古代生物的蛛絲馬跡,以及火星氣候劇變背後的成因。為此,它正一一蒐集岩石樣本,小心封存於樣本管中。美國航太總署(NASA)希望能在未來十年內,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

「探測車上每一個樣本……都有可能回答我們對火星最關鍵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行星科學家米娜克希.瓦德瓦(Meenakshi Wadhwa)表示。她是「火星樣本返回任務」(Mars Sample Return)的計畫主持人,負責規劃如何將這些岩石從超過1億公里外的火星安全地帶回地球。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毅力號並不是唯一一台正在探索火星奇特岩石的探測車。美國航太總署「好奇號」(Curiosity )探測車早在2024年6月,就在火星首次發現了「單質態硫」(elemental sulfur)的存在。雖然這台探測車能夠拍攝影像並分析這些黃色結晶的成分,但它不像毅力號那樣具備將樣本帶回地球的設計。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MSSS

「這些樣本可能記錄了火星的年代,或是保存了關於古老火星環境的關鍵線索。」毅力號副計畫科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化學家肯.法利(Ken Farley)說。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岩石或許能揭示一個最深層的謎題──在這廣袤無垠的宇宙中,我們是否真的孑然一身?以下是幾塊有望解答這一終極問題的火星岩石。

河口三角洲沉積扇(樣本12-13)

耶澤羅隕石坑之所以被選為毅力號的登陸地點,部分原因是這裡可能曾是三十多億年前的古代河流三角洲。那時河水流入一個湖泊,在湖泊的入口處堆積出扇形的沉積層。美國航太總署的毅力號從2022年起,便開始探索沉積扇的上層區域。

「我們對沉積扇前端非常期待,因為我們正在尋找古老湖底的泥濘沉積,」共同計畫主持人、普渡大學的行星科學家布里奧尼.霍根(Briony Horgan)解釋說:「你知道,就是那種所有有機黏稠物和雜質會隨水漂流、最後沉在湖底的地方。」

起初,樣本看起來偏沙質而非泥質。但進一步分析後,科學家發現樣本中確實存在「泥質地層」。「我們一開始不太能理解,因為這些泥層實際上被一層鹽質砂岩板覆蓋著,」霍根說:「但當我們鑽探後,底下出現了這種暗色泥層。」

在地球上,這種殘留、乾裂的湖底泥層,是保存有機物與古代微生物化石的理想之處。「想像一下你曾踩進湖底最濃稠、黏糊糊的爛泥,那裡頭可能藏著各種生命的痕跡,」她若有所思地說:「我們這次採集的樣本,基本上就是這種東西。」但這些火星泥層是否真的含有化石,仍是個未知數。

隕石坑底岩石(樣本3)

毅力號最早從隕石坑底部採集的樣本,對於釐清耶澤羅隕石坑以及整個火星是如何、又是在何時演化成今日的樣貌,扮演著關鍵角色。

「我們在隕石坑底部採集的樣本,對於火星的定年研究來說非常重要。」瑞典RISE研究機構(RISE Research Institutes of Sweden)的天文生物學家珊卓拉.席爾斯特倫(Sandra Siljeström)表示,她同時也是毅力號科學團隊的一員。「因為如果火星上曾經有生命存在,一個關鍵問題就是:那片河流三角洲曾在什麼時期活躍?又持續了多久?目前我們對耶澤羅隕石坑的地質年代估計,誤差高達5億年,這非常不準確,而這正是因為我們缺乏確定來源的可定年岩石樣本。」在這類研究中,樣本的「脈絡」極為關鍵──清楚掌握樣本的來源與採集時間,能讓它們的科學價值變得彌足珍貴。

瓦德瓦指出,因為這些隕石坑底部的樣本來自火山熔岩流冷卻所形成的火成岩,它們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火星內部的化學成分。這可能進一步揭示火星為何會失去磁場,成為一顆荒蕪的星球。

「浴缸痕圈」碳酸鹽樣本(樣本 23)

根據衛星影像顯示,耶澤羅隕石坑的邊緣似乎有碳酸鹽類礦物的沉積。霍根表示:「從軌道上看起來,那些沉積物幾乎就像是一圈浴缸水痕(bathtub ring)。」

科學家仍在努力釐清這圈碳酸鹽沉積究竟代表什麼──其中一種假說認為,它可能是遠古海灘的遺跡。儘管我們很難想像火星上曾有湛藍湖水輕柔拍打潔白沙灘的景象,但在地球上,這類碳酸鹽物質通常是在淡水湖泊或鹼性湖的淺水區形成的。

雖然火星表面大多缺乏碳酸鹽礦物,但在耶澤羅古代河流三角洲中,這些礦物卻非常豐富。這片區域被稱作「邊緣碳酸鹽單元」(margin carbonate unit),是毅力號任務中最令人期待的採樣地點之一。探測車在這裡鑽取了三個岩芯樣本,其中兩個是沉積岩,另一個則是由二氧化矽膠結而成的碳酸鹽岩。

霍根解釋:「這些樣本不僅與生命有關,同時也是研究火星過去氣候與環境的絕佳指標。」瓦德瓦補充說,這些沉積岩樣本可能是由河流或湖泊中的沉積物所形成。「它們能讓我們一窺古代火星曾擁有的多樣環境。」

「切亞瓦瀑布」樣本(樣本 25)

如果你曾聽說過某個火星岩石樣本,那很可能就是「切亞瓦瀑布」(Cheyava Falls)樣本。2024年7月,毅力號在耶澤羅隕石坑中取得了一塊曾經遭受流水沖刷的岩石。從探測車相機拍攝的影像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斑點的圖案──這些化學變化的痕跡,在地球上可能是微生物賴以獲得能量的來源。這塊岩石同時還含有有機分子的明確證據,而這些分子正是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

席爾斯特倫表示:「這是一種非常細緻的岩石,而這類岩石通常特別容易捕捉並保存生物特徵。」所謂「生物特徵」(biosignature),是指岩石中可能顯示生命存在的形態或化學資訊。

然而,這並不代表毅力號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古代生命的證據。要證實這點,我們仍必須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在毅力號2024年7月採集的「切亞瓦瀑布樣本」中,可以看到類似豹紋的斑點(影像中央)以及橄欖石成分。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隕石坑邊緣與未來樣本

2021年2月,毅力號降落在隕石坑底部,從那時候開始,它便一路穿越河流的三角洲沖積扇,並沿著隕石坑內壁向上攀登。到了2024年12月,毅力號終於完成了垂直高度達500公尺的艱難爬升,抵達隕石坑頂部。2025年1月,它在隕石坑邊緣採集了第一個樣本,也就是名為「銀山」( Silver Mountain)樣本的岩石。

這表示此一樣本可能比隕石坑內部的樣本更古老──可以說,它是毅力號目前為止所採集到最古老的一塊岩石。席爾斯特倫解釋說:「這點很重要,因為我們相信愈早期的火星,愈適合生物居住。而地層愈年輕,所能保留的水分就愈少。」

截至目前,毅力號已在機身內部保存了21根樣本管,其中包含兩根協助科學家過濾可能來自地球汙染物的「監測管」(witness tube)。毅力號仍有八根樣本管與兩根監測管可供使用。

不過,要確認這些岩石中是否真的含有遠古時代的遺跡、甚至是微生物化石,科學家仍需要將這些樣本帶回地球,在實驗室中進行深入的研究。

瓦德瓦表示:「透過地面實驗室所進行的分析,我們可以獲得許多太空船遠端偵測所無法提供的資訊。」無論是更高解析度的成像、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法,還是親手拿起岩石、判斷它是沉積岩還是火成岩,許多分析手段都是火星上的探測車無法執行的。

美國航太總署目前仍在規劃樣本回收任務的實際細節,最快要到2030年代中期,科學家才有可能親手分析這些來自火星的寶貴岩石。不過,就如同當年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岩石一樣,這批火星樣本的科學價值將無可估量。

霍根總結道:「一旦把這些樣本帶回地球,它們將成為後代科學研究的寶庫,可以用上好幾十年,甚至是更久。我們至今仍在從阿波羅任務的樣本中學到新東西──距離當時已經快60年了。我們真正的希望,是能把這些火星樣本帶回來,作為未來世代不斷探索火星的基石。」

 

延伸閱讀:全球最大太空望遠鏡意外獲得新角色:小行星獵人 / 阿波羅任務月岩揭開月球稀薄大氣之謎!

MAY. 2025

企鵝星球

從赤道到極地,牠們堅強的演化適應力如何面對環境新危機。

企鵝星球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Fixed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