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42 筆相關資料
童年時期的卡爾.薩根沉浸在火星世界裡。這名未來的科學家是愛德加.萊斯.巴勒斯科幻小說的死忠書迷。他經常躺在空曠的停車場仰望夜晚的天空並「幻想自己就在那顆閃耀的紅色星球上。」他想像火星人的身體是五顏六色的(巴勒斯筆下的火星比地球多兩種原色),頭部可以取下,外型與人相同。「當時我不了解把其他星球的生物塑造成我們的樣子是一種人類沙文主義。」 然而,1965年第一次火星飛越任務傳回來的照片中,除了原始的岩石外什麼都沒有。這是個很大的打擊。《紐約時報》宣告火星是個死寂的行星。多年後,約翰.厄普代克為《國家地理》雜誌撰文時寫道:「那些想像中的火星大型動物就此被人遺忘了。」但薩根不放棄希望:那些照片模...
最新的火星內部探勘數據提供了迄今對其自轉速度的最精確測量,但結果卻令人困惑。火星日比地球日稍長,火星完成一次自轉約需24小時39分35秒。根據洞察號(InSight)登陸器的資料,火星的自轉速度每年加快約4奈秒(4*10-9秒)。這是一個非常小的量,只造成火星日的長度每一年只縮短了零點幾毫秒。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這種變化的原因。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的行星地球物理學家布魯斯.班納特(Bruce Banerdt)表示,這一最新測量結果非常準確,而他多年來參與將洞察號送上火星的努力都因此而變得更有價值。雖然洞察號在202...
這塊特殊的岩石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發現的,毅力號目前正在探索火星北半球的耶澤羅隕石坑(Jezero Crater)。這張照片距離火星車約100公尺處,由遠程顯微成像儀(RMI)所拍攝,拍攝日期為2023年6月22日,也就是任務的第832個火星日。 形狀奇特的岩石是長期侵蝕的結果,就像地球上一樣。然而,火星表面沒有水,意味著大多數侵蝕作用是由風和沙塵暴所引起。 美國航太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在其攝影圖片網頁上分享了這張照片,並很快在社交媒體上流傳。搜尋地外文明的SETI協會在推特上表示,這塊甜甜圈岩石可能是一塊巨大的隕石,旁邊還散落一些較小...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