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飛越美國「鐵鏽地帶」(工業衰退地帶)的鳥類,成為記錄美國空氣品質的指標。
1 的 6

比較這些在20世紀初分別於工業區內外所收集的角百靈鳥標本。左側標本是在美國伊利諾州的鐵鏽地帶收集的,右側標本是沿著遠離工業區的北美西岸收集的。/ PHOTOGRAPH BY CARL FULDNER AND SHANE DUBA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FIELD MUSEUM

1904年(上)1966年(下)收集的角百靈鳥標本。研究人員發現,標本上的黑碳含量與美國當時的法規及化石燃料的消耗程度有關。/ PHOTOGRAPH BY CARL FULDNER AND SHANE DUBA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FIELD MUSEUM

1901年(上)和1982年(下)收集的紅頭啄木鳥標本。/ PHOTOGRAPH BY CARL FULDNER AND SHANE DUBA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FIELD MUSEUM

1906年(上)和2012年(下)收集的棕肋唧鵐標本。/ PHOTOGRAPH BY CARL FULDNER AND SHANE DUBA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THE FIELD MUSEUM
這是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兩排鳥類標本,排列在一起比較,一邊是白色的肚子,另一邊幾乎完全是黑色的。
這些鳥都是同類的角百靈鳥,身體原色是白色並有著黃色的下巴,這種鳥類已成為美國鐵鏽地帶過去135年來,非正式空氣汙染紀錄的一部分。
芝加哥大學的珊.杜拜(Shane DuBay)和卡爾.福德納(Carl Fuldner)兩位研究生,觀察了曾經飛越美國鐵鏽地帶的五種共計超過1300隻鳥類標本,他們從這些鳥類的翅膀中測出當時累積了多少黑碳(也稱為煤煙)。雖然鳥身上的顏色或許會因物種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羽毛中的黑碳含量是利用光照羽毛後,光分子在碳顆粒上所產生的反射來檢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