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Oct. 07 2016

銀鹽世代◆歲月靈光-臺灣攝影家原作展

  • 銀鹽世代◆歲月靈光-臺灣攝影家原作展

    銀鹽世代◆歲月靈光-臺灣攝影家原作展

1

1727年,約翰.享利其.舒爾茲(John Heinrich Schulze,1687-1744)觀察了氯化銀與碳酸鈣的混合液經光照後會黑化的現像後,攝影化學的鍊金術大師們逐步在19世紀上半葉建立光采。1839年,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1787-1851)利用水銀蒸汽對曝光的銀鹽塗面進行顯影作用的方法,首創銀版照相術,銀鹽世界所建立人類另一個視覺靈魂之窗,開始停駐在每一個角落。

拍攝者不詳,原住民獵人合影,地點不詳,1890~1910,蛋白相紙

張清言,七爺八爺,嘉義,1920s,鐵銀印相法-水彩紙

吳金淼,客家大戲,新埔,1936,銀鹽相紙

AD

ads-parallax

 

從銀版、濕版、乾版到膠卷底片,攝影術的進展日新月異,但在90年代數位相機普遍上市之前,「銀鹽」這個基礎媒材,始終扮演一個輔佐、推進攝影文化的重要角色。

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集結了橫跨一百年, 31位台灣攝影家,共254件的作品,涵蓋了日治時期臺灣攝影先驅們作品,終戰前後的民間生活寫真,以及紀錄戰後國家、人民在時代變遷中的破繭及蛻變。更有晚期的以社會關懷、少數族群、社會邊緣為主題之自由攝影及報導攝影作品與新世代創作者結合古典攝影工藝及當代意象影像創作。

張才,永遠的歸宿,安平,1946-1947

陳啟川,聯合遊覽汽車公司開幕週年攝影比賽,高雄,1955

徐清波,寒意,板橋,1958

該展以臺灣銀鹽顯影技法歷史為主軸,鎖定臺灣攝影中「銀鹽世代」之主題策展方式呈現,廣泛且深入的蒐研百餘年來臺灣攝影中銀鹽素材創作的發展。

展覽規劃「文獻」及「原作」二部分。「文獻」部分蒐集了1890~1945年間蛋白相片、玻璃乾版片、三色碳墨轉印、寫真帖等珍貴稀有的史料及作品61件。而「原作」部分邀請了國內橫跨三個世紀的31位攝影家,共254件作品,涵蓋日治時期臺灣攝影先驅們的作品。

鄧南光,表演 臺北 ,1960s

 

鄭桑溪,蘭嶼婦人,1960

 

謝震隆,去魔的人,蘭嶼,1964

黃伯驥,窯內哺乳,楊梅,1968

 

展出作品中,張清言紀錄家族婦女生活點滴、彭瑞麟及林壽鎰的寫真館人物影像,以及陳啟川和吳金淼的臺灣原住民及客家族群珍貴紀錄。終戰前後「攝影三劍客」張才、鄧南光及李鳴鵰的民間生活寫真,還有鄭桑溪、黃則修、楊基炘、徐清波、謝震隆、黃伯驥、陳石岸、邱德雲等以影像見證了戰後國家、人民在時代變遷中的破繭及蛻變。1970~1990年間梁正居、謝春德、何經泰、高重黎、陳敬寶等則以社會關懷、少數族群、社會邊緣為主題之自由攝影及報導攝影作品,以及2000年後新世代創作者結合古典攝影工藝及當代意象影像創作。除上述創作記錄及主題外,本次參展共計有王信等5位女性攝影藝術家,以不同世代不同視角之女性感知,展出各具代表性作品。

 

邱德雲,加里山下兒童樂,苗栗,1970

 

王信 ,澎湖風土記(一),1979

 

梁正居,福田煤礦,內湖 ,1982

 

劉振祥,八家將,鹽水,1987

 

謝春德,家園 – 臺南市 ,1984,柯達專利轉染法

「銀鹽世代-尋找歲月靈光 臺灣攝影家原作展1890s~2015」即日起至11月13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

資料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