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塑膠

共 29 筆相關資料

海廢恐增加全球病菌傳播風險 研究:黑潮流經臺灣後,塑膠微粒多五倍
環境與保育|
Jul. 17 2020

海廢恐增加全球病菌傳播風險 研究:黑潮流經臺灣後,塑膠微粒多五倍

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進海洋,臺灣也貢獻良多。海洋大學在東部沿海調查塑膠微粒,竟然發現黑潮在流經臺東、花蓮後,塑膠微粒的含量會激增五倍,每1000公噸的海水含有約250片1~5毫米大小的微塑膠。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指出,除了塑膠本身汙染,微塑膠也會與抗病菌、病原體,形成一個濃縮球,「他所吸附的有機汙染物是一般海水的10~100萬倍,很多生物會把他帶入食物鏈當中。」間接造成海洋生態的衝擊,甚至成為病菌傳播的途徑。

塑膠瓶一天內分解有望 科學家開發出細菌酶 拚五年內商業化 百事可樂、歐萊雅確定合作
環境與保育|
Apr. 16 2020

塑膠瓶一天內分解有望 科學家開發出細菌酶 拚五年內商業化 百事可樂、歐萊雅確定合作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科學家開發出一種突變細菌酶,可以在數小時內分解塑膠瓶,登上《自然》(Nature)期刊。 這種酶最初是在堆肥的葉子中發現的,能將塑膠瓶還原成可製造高品質新塑膠瓶的化學單元。現有的回收技術生產出的塑膠通常只能用於製造衣服和地毯。 資助該研究的公司Carbios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五年內實現商業規模的回收。Carbios已與百事可樂(Pepsi)和歐萊雅(L'Oréal)等大公司合作,以加速開發。

塑膠的故事:香菸
環境與保育|
Apr. 15 2020

塑膠的故事:香菸

你可能不知道,但香菸濾嘴是由一種稱為醋酸纖維素的塑膠製成的。隨意丟棄菸蒂不僅造成嚴重塑膠汙染,也會導致尼古丁、重金屬等化學物質物流入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面對年產量已突破6兆支的香菸大軍,我們能做些什麼?

分解塑膠救星?科學家在垃圾場中發現吃聚氨酯的微生物
環境與保育|
Apr. 01 2020

分解塑膠救星?科學家在垃圾場中發現吃聚氨酯的微生物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種以有毒塑膠為食的細菌。這種微生物不僅能分解塑膠,還能將塑膠當成食物來驅動分解的過程。 這種細菌是在塑膠垃圾場發現的,是已知第一個會分解聚氨酯的微生物。全球每年生產數百萬噸的聚氨酯,用於運動鞋、尿布、廚房用海綿和泡沫絕緣材料等產品,但它很難回收,大部分被丟進垃圾掩埋場。 聚氨酯分解會釋放出有毒和致癌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會殺死大多數細菌,而新發現的菌株卻能夠存活。新研究已經辨識出這種細菌及其部分重要特徵,但要實際應用於處理大量塑膠廢棄物,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學者:要廣泛使用這種細菌大概還需10年 最重要的還是減少塑...

對抗塑膠垃圾的「老派」方法正在重新流行
環境與保育|
Mar. 05 2020

對抗塑膠垃圾的「老派」方法正在重新流行

像可口可樂這一類的公司,過去會回收自家98%的空瓶,而一些新興企業家正開始學習它們的策略。

海洋動物為什麼吃塑膠?
環境與保育|
Dec. 16 2019

海洋動物為什麼吃塑膠?

胃中充滿塑膠的鯨魚在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以下是我們知道的狀況。

2018年全球淨灘活動結果:食物的塑膠包裝是最常見垃圾
環境與保育|
Sep. 12 2019

2018年全球淨灘活動結果:食物的塑膠包裝是最常見垃圾

多達100萬名志工的淨灘成果跨越了120個國家,淨灘活動中還找到一棵人造耶誕樹和一臺打字機。

化石紀錄都有了 繼青銅、鐵器之後 歡迎來到塑膠時代!
環境與保育|
Sep. 06 2019

化石紀錄都有了 繼青銅、鐵器之後 歡迎來到塑膠時代!

研究發現,塑膠汙染自1945年以來呈指數成長,已開始沉積在化石紀錄中。 科學家們認為塑膠層可以用來標記「人類世」的開始,即人類活動在地球上居優勢地位的新地質時代。他們說,在青銅和鐵器時代之後,現代可能被稱為塑膠時代。 英國衛報報導,這項研究首次詳細分析了沉積物中塑膠汙染的增加。科學家們檢視了加州沿海地區自1834年至今每年的沉積物,發現這些沉積層中的塑膠恰好反映了過去70年來塑膠生產大幅增長的狀況。

塑膠、貧窮與矛盾 追恆河垃圾源頭 跨國女性專家成軍
環境與保育|
Aug. 07 2019

塑膠、貧窮與矛盾 追恆河垃圾源頭 跨國女性專家成軍

進入恆河的保特瓶,最終會流落何方?一個全由女性組成的工程師、探險家和科學家團隊,將在這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水道之一展開首次的塑膠汙染追蹤工作。

暴露在高溫下的塑膠瓶,可能終究不安全啊!
科學與新知|
Jul. 30 2019

暴露在高溫下的塑膠瓶,可能終究不安全啊!

「天氣愈熱,可能從塑膠轉移到食物或飲水中的東西也愈多。」 因為大規模熱浪來襲,美國東岸和中西部有數百萬人在上個周末都處於高溫警戒狀態中。這炙人的7月周末就緊接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NOAA)才剛指出是有史以來最熱的6月之後。 但在你伸手拿塑膠水瓶補充水分之前,可能應該先想想這瓶水是否已經在烈日下晾了太久。 「溫度愈高,塑膠中的東西就愈可能轉移到食物或飲用水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生物設計研究所環境衛生工程中心的主任羅夫.豪登(Rolf Halden)說。 大部分的塑膠物品都會釋出微量的化學物質,滲入所盛裝的飲料或食物...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