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ul. 17 2020

海廢恐增加全球病菌傳播風險 研究:黑潮流經臺灣後,塑膠微粒多五倍

  •  新北附近海域的塑膠垃圾。資料照,圖片來源:黑潮基金會提供。

    新北附近海域的塑膠垃圾。資料照,圖片來源:黑潮基金會提供。

  • 龔國慶指出,海大研究調查發現,流經臺灣的黑潮塑膠微粒會激增五倍以上。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龔國慶指出,海大研究調查發現,流經臺灣的黑潮塑膠微粒會激增五倍以上。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許瑞峯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影響碳吸收及封存。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許瑞峯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影響碳吸收及封存。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指出,沙灘上也有微塑膠,可能帶有大腸桿菌的致病菌。孫文臨攝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指出,沙灘上也有微塑膠,可能帶有大腸桿菌的致病菌。孫文臨攝

  •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左起),海洋大學環態所助理教授許瑞峯、海洋大學環態所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孫文臨攝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左起),海洋大學環態所助理教授許瑞峯、海洋大學環態所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孫文臨攝

  • 何攖寧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會較一般海水吸附更高的有機污染物。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何攖寧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會較一般海水吸附更高的有機污染物。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1

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進海洋,臺灣也貢獻良多。海洋大學在東部沿海調查塑膠微粒,竟然發現黑潮在流經臺東、花蓮後,塑膠微粒的含量會激增五倍,每1000公噸的海水含有約250片1~5毫米大小的微塑膠。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指出,除了塑膠本身汙染,微塑膠也會與抗病菌、病原體,形成一個濃縮球,「他所吸附的有機汙染物是一般海水的10~100萬倍,很多生物會把他帶入食物鏈當中。」間接造成海洋生態的衝擊,甚至成為病菌傳播的途徑。

 新北附近海域的塑膠垃圾。資料照,圖片來源:黑潮基金會提供。

新北附近海域的塑膠垃圾。資料照,圖片來源:黑潮基金會提供。

塑膠微粒吸附染物、致病菌、抗藥性細菌 形成「海廢塑膠生物圈」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表示,海洋大學與海洋中心於2019年使用海研二號研究船,在東部海域調查發現,原本相當純淨的黑潮,流經臺東的時候,每1000公噸的海水含有約50片1~5毫米的塑膠微粒。

AD

ads-parallax

且沿著東岸往北,經過宜蘭、花蓮,塑膠微粒的含量會愈來愈高,到宜蘭時已經增加五倍以上。龔國慶進一步說明,塑膠型態也從較大型的碎片變成更細小的纖維,「證實臺灣確實也對海洋環流中的海廢微塑膠,有一定的貢獻。」

龔國慶指出,海大研究調查發現,流經臺灣的黑潮塑膠微粒會激增五倍以上。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龔國慶指出,海大研究調查發現,流經臺灣的黑潮塑膠微粒會激增五倍以上。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表示,全球25%的溫室氣體是由海洋所吸收,透過微生物、浮游生物將碳吸附後轉化為蛋白質,帶進海洋生態系中,「如果塑膠微粒影響了海洋生物的吸碳能力,對於溫室效應、氣候變遷也會有所影響。」

許瑞峯解釋,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會附著二氧化碳與微生物逐漸沉降到海底,成為海底生物的食物,或封存二氧化碳,「海洋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奈米大小的塑膠微粒會使浮游植物分泌出更多更黏的物質,導致汙染物加速聚集,將會衝擊海洋調節氣候與生態的功能。」

何攖寧也說,塑膠微粒因其難分解的特性會附著許多物質,包含抗病菌、病原體,形成一個濃縮球,「根據日本東京農工大學的研究,含有塑膠微粒的海水,吸收有機汙染物的濃度會是一般海水的10~100萬倍。」他解釋,環境中本來就會有一些乘載病菌的有機載體,但有機物質會被分解,塑膠微粒則很難,導致病菌、抗藥病原存活的風險增加。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則解釋,現在已經確定塑膠微粒會在海中形成新的微型生態,也有發現這種「塑膠生物圈」會成為致病菌或抗藥性細菌傳播的途徑,「但目前國外研究成果仍很稀少,還不知道這些病菌會在塑膠生物圈存活多久,如果存活得久就有可能被傳得更遠,甚至進到食物鏈中,最後被我吃下肚。」目前尚無這樣的科學驗證,無須過度恐慌。

許瑞峯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影響碳吸收及封存。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許瑞峯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可能影響碳吸收及封存。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學者:墾丁沿海95%魚類攝入毫米級微塑膠,食物鏈不會累積

此外,陳德豪指出,英國有研究發現,沙灘上也有微塑膠顆粒,且帶有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導致到海邊玩可能會更容易被細菌感染,「我們也有在恆春半島的八個沙灘做微塑膠的調查,發現每公斤有200個微塑膠,而且人為活動密集的大灣、小灣等沙灘的塑膠微粒密度特別高。」這些微塑膠有97%都是肉眼看不到,到海邊遊玩也要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陳德豪也說,近期海生館也採樣墾丁沿岸的魚類,發現95%的魚體內平均有約五個微塑膠,其中微纖維占了96%,「我們主要是針對消化系統,因為目前研究尺度為1~5毫米的塑膠,並不會被吸收到肌肉組織,因此除非是吃魚腸,不然並不會因為吃魚肉而攝入這些塑膠微粒。」

陳德豪也進一步澄清,過去大多數人都認為,塑膠微粒進入食物鏈後會累積在生物體內,「但從我們的研究來看,塑膠微粒被魚吃入後24小時就會從消化系統排出,並沒有因為食物鏈上層的大魚就累積較多的塑膠微粒在體內,也不會進到我們所吃的肌肉組織。」他強調,目前研究的微塑膠都是毫米級,若是奈米級的塑膠微粒則不一定。

此外,陳德豪指出,過去兩年多海生館收容了39隻海龜,發現海龜百分之百都有吃到塑膠碎片,顯示海龜攝取的風險更高,且是大型肉眼可見的破碎塑膠,「我們針對海龜的食慾、體型、存活率來看,攝取塑膠若能正常排出,並不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影響。」但他也說,海生館只收容活海龜,很多腸胃被塑膠垃圾纏繞或堵塞的海龜,可能直接死在海裡。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指出,沙灘上也有微塑膠,可能帶有大腸桿菌的致病菌。孫文臨攝

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指出,沙灘上也有微塑膠,可能帶有大腸桿菌的致病菌。孫文臨攝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左起),海洋大學環態所助理教授許瑞峯、海洋大學環態所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孫文臨攝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左起),海洋大學環態所助理教授許瑞峯、海洋大學環態所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海洋生物博物館副館長陳德豪,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孫文臨攝

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呼籲,面對塑膠微粒可能的風險,政府應投入更多研究,才能對海廢塑膠風險有更妥善的管制政策,民眾也應改變生活習慣來減少不必要的塑膠垃圾。

何攖寧則說,目前業界著力在使用堆肥可分解或生物可分解的塑膠,「但這類可分解塑膠進到海洋中未必可以被分解,因此現在應該積極來發展海洋可分解塑膠,做為未來塑膠廢棄物的解決方案之一。」

何攖寧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會較一般海水吸附更高的有機污染物。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何攖寧表示,海廢塑膠生物圈會較一般海水吸附更高的有機污染物。圖片來源: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孫文臨報導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

MAR. 2024

揭開神祕的馬雅城邦

光達偵測發現了,6000多座遺址,揭開馬雅古文明數百萬人的生活全貌。

揭開神祕的馬雅城邦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