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上下四方

共 611 筆相關資料

墜入愛河
環境與保育|
Jul. 01 2016

墜入愛河

墜入愛河 白頭海鵰(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堪稱動物界相敬如賓的典範。除非伴侶早逝,否則這種猛禽一生只有一個交配對象。多數白頭海鵰每年都會回到同樣的鳥巢。有些單配偶種的鳥類仍會與其他伴侶交配,但白頭海鵰似乎不會這麼做。 然而說到求偶,白頭海鵰可說是狂野不羈。 上圖中的動作(稱為車輪轉展示或死亡螺旋)是白頭海鵰「壯觀的求偶儀式」中最常用的美技之一,田納西大學的野生動物生態學家大衛.布勒說。「這兩隻海鵰飛向高空,爪子相互緊扣,然後朝地面翻滾而下。」牠們會在抵達地面前放開彼此──但也不一定。2014年就有人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發現兩隻卡在樹上、爪子相互緊扣...

喝一杯海洋深層水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6

喝一杯海洋深層水

點擊觀看大圖:https://i.imgur.com/R2eIL6x.jpg 以一個獨特的海底地形為中心而打造的海水淡化計畫,可望將海水轉為飲用水,緩解加州的乾旱危機。 這項公私合營的「蒙特里灣區域用水工程」計畫,預計將從蒙特里灣外深達3公里的海溝抽取海水,再輸往電腦數據中心。這些海水將先用來冷卻數據中心,之後再經過淡化處理。這座淡化廠每天的供水量足以讓5萬5000戶住宅使用,省下的能源還能供應近6萬5000戶住宅的每年用電。淡化廠也會回收廢水內的鈣,製成石灰建材。計畫領導者預期,抽取較冰冷的深層海水也能降低對水生生物的衝擊。 海瑟.庫利是非營利組織太平洋機構的水計畫主任,她...

準時服藥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6

準時服藥

俗話說「凡事有時」,不過藥罐上的標籤可不會告訴你。大部分標籤只教你該吃多少藥,而不是何時吃藥。問題來了,「因為症狀和療效在一天中的各個時間都不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麥克.史摩蘭斯基說。例如,中風好發於清晨,氣喘則通常在晚上。「如果吃藥的時間不對,」他說:「效果可能沒那麼好⋯⋯又或者對身體的副作用和毒性會增加。」 人類和動物的大腦、器官、組織和細胞內都有一套生理時鐘,會自動與地球的24小時晝夜循環同步。而依晝夜節律來按時服藥的療法稱為「生物時鐘治療法」,但很多開處方的醫生對這個領域還完全陌生。針對這個問題,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晝夜節律的生物學家喬治斯.帕裘斯開了這樣的處方...

當飛蛾遇上蝙蝠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16

當飛蛾遇上蝙蝠

月形天蠶蛾是粉綠色的,有長長的翅膀,體型相當於一張撲克牌大小,外型很搶眼。不僅如此,生物學家傑西.巴柏和川原亞紀多表示,這種蛾也很聰明。他們發現,月形天蠶蛾翅膀末端的「尾巴」不只是好看,必要時還是可犧牲的誘餌,能騙過飢腸轆轆的蝙蝠。 巴柏說,當利用回音定位獵食的蝙蝠逼近月形天蠶蛾時,後者就會擺動尾巴來干擾並騙過蝙蝠,讓蝙蝠無法正中獵物,頂多咬到一點肢端,但很少能吃掉整隻蛾。 「飛蛾和蝙蝠投入聲學作戰已有6000萬年了。」巴柏和川原說道。他們還說,這項研究讓科學家更加認識「反捕食偏移策略」以及飛蛾如何演化、適應,以在這場「演化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 ART: JESSICA W...

都會農場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16

都會農場

十年來,「屋頂農場」在美國都會區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連美國農業部也不清楚確切數量。紐約市內有好幾座屋頂農場,供應當地社區新鮮蔬果。有些農場,如圖中位於布魯克林區的「鷹街」屋頂農場,也開放給想體驗園藝之樂的人,提供在此學習和擔任義工的機會。 隨著都會人口增加,如何在都會區有效率地生產更多糧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公元2025年前,全球將有35億人生活在都市中。然而為了提高都市(和其他地區)的農產量,農民得想辦法應付氣候變遷對作物生長條件的影響。 其中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就是依靠更多有創意的設計。生態學家迪克森.戴波米耶發明了垂直農法,也就是在高樓大廈內經過控制的...

用垃圾打造夢想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16

用垃圾打造夢想

黃謙智擅長把資源回收的垃圾變成環保建材,臺北花博公園的遠東環生方舟就是他用寶特瓶設計的綠建築。他今年獲選為《國家地理》雜誌的新銳探險家。 黃謙智用垃圾來建構夢想。他最新的夢想是什麼?他說:「一團即將起飛的垃圾。」他的夢想往往會成真。這次的目標正停靠在他位於臺灣的辦公室頂樓,名為環保戰機,這是一架由寶特瓶製成的雙人座飛機。 當黃謙智還是一名年輕的建築系學生時,就已經對所有「環保行動」言論的幻想破滅,認為似乎沒有人要生產可100%永續的材料。他決定自行發明,但這並不容易。由於現有的設備無法處理回收的材料,因此他必須自己打造生產機械。他在2005年創辦的公司「小智研發」(Miniwiz)...

母與子
歷史與文化|
Jun. 01 2016

母與子

年輕的母親俯視著懷中六個月大的嬰兒,眼中似乎仍露出些許哀傷。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雙雙遇難?答案恐怕和這對母子一同埋葬了4800年。 同一批出土的遺骸還有47具,其中5具是幼童,全發掘自臺中市西屯區的安和路遺址。這群先民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從出土的器物風格可以判定為大坌坑文化,包括大量繩紋陶片、三連杯、雙連杯、石斧、板岩箭簇、閃玉錛等。遺骸的樣本已經送往國內外進行遺傳分析,近期可望了解這群先民與臺灣其他大坌坑遺址的譜系關係。 這群臺中先民不僅能農耕,也懂得狩獵,他們丟棄的生態遺留中,有古代的稻米和小米,還有石虎、狗、山羌的骨骸、貝殼,以及鯖鯊的牙齒,這種鯊魚生活在海裡500公尺深的地方...

魚與保育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16

魚與保育

點擊觀看大圖:https://i.imgur.com/O1CaT5D.jpg 在黃石國家公園還沒擁有十幾間餐廳以前,愛好冒險的遊客想吃晚餐得靠自己打獵、捕魚。但可以捕的魚其實有限:園區中將近一半的湖泊與河川缺乏魚。為了保護稀少的魚群,公園管理員會殺掉以魚類為食的野生動物,如熊和鵜鶘。他們也要求美國魚類委員在園內的河湖中放養魚類,這樣一來,「遊客就能在離旅館或營地只有幾支魚竿距離的地方享受垂釣之樂。」 1881至1955年間,放養至黃石公園的魚共有3億1000萬條,破壞了生態系的平衡。在非原生魚類的影響下,原生魚類,例如有數十種動物以之為食的黃石克氏鉤吻鮭,或被迫離開棲地,或遭到攻擊...

黃石公園最佳體驗
旅遊|
May. 01 2016

黃石公園最佳體驗

是什麼吸引你造訪國家公園?野生動物?醒目地標?天然泳池?壯觀景色?總面積達8990平方公里的黃石公園,是美國最多樣化的野生保育區之一。國家地理出版的 《十大最佳體驗:國家公園》(暫譯)根據80個項目評比國家公園,並列出各項目中的前十名,而黃石公園在許多項目中都名列前茅。 每年數百萬名遊客到訪,只為享受這座公園的天然美景,並透過騎馬、自行車或步行來探索它。美國本土48州少有地方擁有如此多樣的野生動物,光是以黃石公園為家的哺乳動物就有67種。 《紐約時報》1871年的報導中,將黃石公園尚未被探索的區域與尼羅河的源頭及澳大利亞內陸相比:「這些地方籠罩著一種神祕感,而他們對冒險者的吸引力...

小生物大發現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16

小生物大發現

不論是龐大迷人的動物,或是體積微小的生物,都可以在黃石公園找到棲身之處。園區內的1萬個地熱景觀,如蒸汽騰騰的噴氣孔、富含硫的泥泉、溫泉,孕育著極為多樣的微生物。其中一種被微生物學家稱為嗜極端生物的奇特生物,在重大科學發現中扮演了要角。 PHOTOS: JILL SCARSON 1965年,托馬斯.布羅克在八爪魚溫泉注意到一種「顯然是生物的粉色凝膠狀物質,生活在極高溫的環境。」當時,科學家認為細菌生物無法在超過攝氏60度的環境下存活,而這些黏稠的生物卻在攝氏82度的環境下生長,實在驚人。一年後,布洛克帶著一位名叫哈森.費茲的學生回到八爪魚溫泉,他們一起採集到一個不同的生物,是一種淡黃...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