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鯨豚

共 10 筆相關資料

專訪《鯨聲鯨視必修課》湛翔智︰臺灣首本水下噪音評測書,再為鯨豚發聲
環境與保育|
Apr. 02 2024

專訪《鯨聲鯨視必修課》湛翔智︰臺灣首本水下噪音評測書,再為鯨豚發聲

2023年底,國內水下噪音專家湛翔智與中山大學海下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魏瑞昌,共同發表全臺首本水下噪音評測書《鯨聲鯨視必修課》,記錄臺灣水下噪音發展歷程。在接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當下,湛翔智率先表明,水下噪音研究本是敏感課題——25年前他開始研究水下噪音,本意是為軍事國防,利用海洋物理現象推估背景噪音,偵測潛艦距離。 但新書不是跟鯨豚有關嗎?他直言,「早期沒有人在乎水下生物」。 事實上,臺灣從2012年開始開發離岸風電,關於離岸風電如何影響鯨豚的討論,卻非常初步且數據有限。湛翔智這次發表新書,正是希望及時為沒有話語權的鯨豚發聲。

美東岸接連擱淺死亡鯨魚,真相依然成謎
環境與保育|
Jun. 19 2023

美東岸接連擱淺死亡鯨魚,真相依然成謎

近期的鯨魚死亡事件助長了「離岸風機是元凶」的錯誤資訊,但科學家表示,離岸風機並非真正的罪魁禍首。

吞船大魚,海上之「豬」?歷史上的鯨豚擱淺軼聞
歷史與文化|
Oct. 15 2022

吞船大魚,海上之「豬」?歷史上的鯨豚擱淺軼聞

採訪撰文/劉韋佐、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海保署預告四項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計畫 鯨豚、三棘鱟等入列
環境與保育|
May. 12 2022

海保署預告四項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計畫 鯨豚、三棘鱟等入列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鯨豚、海龜、黑嘴端鳳頭燕鷗及三棘鱟等,深受國人注目的海洋野生動物,除了《野生動物保育法》依法保育及科學調查監測,海保署進一步提出保育計畫(草案),期待以具體行動擴散保育效果。四項草案現正預告中,5月底前民眾可於海保署網站下載資料,提供相關保育意見。

史上首度觀察到野生海豚對港灣鼠海豚「說話」
科學與新知|
Apr. 12 2022

史上首度觀察到野生海豚對港灣鼠海豚「說話」

一隻名為凱莉的野生海豚或許可以和鼠海豚「交談」,這是跨物種溝通的驚人案例。

第三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 海龜救援72件創五年新高
環境與保育|
Oct. 29 2020

第三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 海龜救援72件創五年新高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海洋保育署21日公布第三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今年7月到9月,全臺鯨豚通報案件共15隻,海龜通報案件72隻,與過去5年第3季資料相比,今年通報數量並未增加;但海龜擱淺通報案件數量為近5年最高,海保署表示,是因為8月屏東發生的24隻迷途小海龜救援所致。

異常瘦弱的瀕危北大西洋露脊鯨,這個警訊代表什麼?
環境與保育|
Jun. 04 2020

異常瘦弱的瀕危北大西洋露脊鯨,這個警訊代表什麼?

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健康狀況比南露脊鯨惡劣許多,原因之一來自漁具纏繞的威脅。

封城使海洋哺乳動物受益? 科學家趁疫情研究「更安靜」的海洋
環境與保育|
Apr. 29 2020

封城使海洋哺乳動物受益? 科學家趁疫情研究「更安靜」的海洋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COVID-19大流行期間的各種封城,給了大自然喘息的機會,天空乾淨清爽、野生動物重返航道。同時水下噪音也下降了,因此專家們預測,這場危機對於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來說很可能也是好事。

海保署公布今年第一季擱淺報告 累計通報鯨豚44隻、海龜101隻
環境與保育|
Apr. 21 2020

海保署公布今年第一季擱淺報告 累計通報鯨豚44隻、海龜101隻

海保署17日公布第一季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今年1月到3月全臺共有44隻鯨豚通報案件,海龜通報案件101隻,與過去五年第一季資料相比,今年並沒有明顯增加。 海保署表示,從2019年度擱淺報告及今年第一季擱淺報告可發現,人為活動對於海洋生物的影響與衝擊仍持續著。本季通報案件中,可發現44件鯨豚通報中,有九件可能為漁業混獲導致死亡。

神祕的「D型虎鯨」有可能是獨立物種
科學與新知|
Mar. 08 2019

神祕的「D型虎鯨」有可能是獨立物種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科學家團隊首次在野外發現並研究了傳說中的D型虎鯨(Type D orca)。D型虎鯨直到1955才首次被觀察到,當時在紐西蘭海岸發現了十幾頭不明的擱淺鯨豚類……

JUL. 2024

原住民族逆轉未來

全球各地最早的住民如何找回環境、文化與自我認同主導權

原住民族逆轉未來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