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21 筆相關資料
活動量與認知能力下降似乎存在相關性,但科學家強調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你心愛的老狗狗是否突然在家中發生意外,或是在某個角落迷路了?牠會不會有的時候,好像認不出牠認識了一輩子的人呢? 就像人類一般,記憶力衰退與認知能力下降在老年狗身上也相當常見。但科學家表示,在極端案例中狗會罹患「犬隻認知障礙」(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簡稱CCD),出現包含睡眠中斷、失去空間知覺,以及從前未見而不尋常的社會行為等症狀。 華盛頓大學家庭醫學系的流行病學家莎拉.亞伯勒(Sarah Yarborough)在電子郵件中寫道:「狗跟我們人一樣也會遇上許多與年齡有關的...
近期一系列研究闡明了狗狗如何汲取人類身上帶有「情緒感染力」的化學與生理訊號。 許多飼主常覺得自家「汪星人」很懂得察覺主人的情緒。可別以為人家想像力太過豐富了,新的研究描述了人類的行為和釋出的化學訊息會響狗兒,讓牠們不僅能分辨出飼主的恐懼、興奮或者憤怒,還能從牠們的人類搭檔身上「感染」到這些情緒。 就像蹣跚學步的人類幼兒會從父母身上找到如何對人、對世界做出反應的線索一樣,狗也經常在人類身上尋求類似的訊號:當「牠們的人類」表現出平靜與自信的感覺時,狗就容易對周遭環境感到安全無危。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犬科學合作實驗室(Canine Science Collaboratory)主任兼心...
狗兒不會說話,但牠們的大腦會對口語詞彙有反應,顯示人類語言擁有深遠的演化根源。 每位狗主人都知道,用開心、高音調的聲音說「乖狗狗!」,就會激起寵物瘋狂開心地猛搖尾巴。 這也讓科學家感到好奇:狗兒聽到讚美的時候,腦袋瓜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會和人類大腦處理這類聲音訊息時採用的階層處理方式類似嗎? 當一個人聽到讚美的時候,比較原始的皮質下聽覺區會先對語調──也就是口語詞彙背後的情緒力量──產生反應。接下來,大腦會接通較晚近才演化出來的聽覺皮質,找出這些詞彙的意義,這部分就是靠學習而來的了。 2016年,有一個科學家團隊發現,狗的大腦就像人類的大腦一樣,會把字詞的音調與意義分開...
全球有上億隻流浪狗,而這項研究能促進牠們與人類之間的和平共處。 人類馴養狗兒。在人類與狗之間超過1萬5000年的關係中,我們已將狗養育成熱情友善的夥伴──並且擁有了解讀我們情緒的技能。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就算是從未與人類一起生活過的流浪狗,也能夠了解我們的手勢。 有多達3億隻流浪狗在地球上遊盪,光是在印度就有3000萬隻。這些四處流浪的狗時常與人類發生衝突。另外,尤其在印度,由於流浪狗是狂犬病的帶病原者,牠們很容易造成公共衛生風險。狂犬病是致命的病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狂犬病一年在印度的致死人數多達2萬人,其中大多是兒童。 這讓「管理流浪狗」成了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