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2 筆相關資料
雲豹在臺灣的野外族群,科學家證實已經滅絕。然而雲豹原是臺灣山林食物鏈的頂層動物,影響著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健康,雲豹也是原住民魯凱、排灣族歷史文化、山林智慧所代表的神聖動物,是否要藉由科學的力量重新引入雲豹野放復育,過去幾年民間保育人士和公部門持續進行探討。2018年舉辦的貓科動物再引入研討會,曾邀請國際專家來臺分享經驗並與原住民族進行討論。 臺灣對於雲豹復育的企圖,也吸引國際保育團體的關注。國際貓科保育組織「潘特拉」(Panthera)近日透過野聲環境生態中心接洽來臺,拜訪屏東霧臺魯凱族代表、林務局和地方NGO,希望了解臺灣雲豹引入復育的可行性。
捕食者會吃植物嗎?不一定。 牠們吃的很多動物都是吃植物的,稱為植食性動物(herbivore,「herb」是植物的意思)。植食性動物把植物的能量轉變為自己的能量,捕食者又藉著吃植食性動物來獲得能量。 有些捕食者攝取的能量全部來自肉類,像貓就是。有些捕食者既能從肉類獲得能量,也可以從植物中獲得能量。狐狸、熊和狗就屬於這類,叫做雜食性動物(omnivore,「omni」意思是「所有的」)。所以,即使捕食者並沒有直接吃植物,還是會從植物中得到能量。不過,捕食者就算不吃植物,仍然會影響植物生長,也會影響某個棲地中生長的植物類型。捕食者雖然表面上是植食性動物的敵人,但其實牠們可以幫這些獵物保持棲...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