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使用NASA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資料(已於2020年1月退役),看到一片塵埃雲短暫地阻擋了一顆名為HD 166191恆星的光線。這片塵埃雲可能來自於兩個小行星大小般的天體撞擊而產生。 HD 166191目前壽命約為1000萬年,是一顆年輕的晚期,屬於F型到早期G型恆星,位於人馬座,距離我們約329光年。恆星演化到這個階段,其形成時所遺留下的塵埃已聚集在一起,稱為微行星的天體。小行星是我們的太陽系形成時留下的行星碎片,而在其他的恆星周圍,這些物體可能是未來構成行星的原料,一旦充斥其間的氣體散去,這些小天體間的碰撞就會變得很常見。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曾在形成岩石行星的年輕恆星周圍...
匈牙利天文學家在2022年3月11日19時24分(世界時),以60公分施密特望遠鏡發現一顆小行星,在兩小時之後這顆小行星就撞入挪威西南方的北冰洋上空。這顆小行星命名為2022 EB5,估計直徑約為2公尺。它的速度約為每秒18.5公里,撞擊之後在格陵蘭島和挪威的偵測儀器也記錄到爆炸的聲音,估計爆炸能量約2000 噸 TNT。 其實天體撞入大氣層並不罕見,每夜都可以看見流星。但這顆撞擊事件最特別之處是天文學家在它進入大氣層前就先發現它。之前僅有四個例子,分別是2008 TC3,直徑約4公尺,爆炸的能量達2100噸TNT;2014 AA,直徑約3公尺和1000噸TNT;2018 LA,直徑約3...
大滅絕事件對某些生物來說確實糟糕透頂,但它們同時也是重要的演化催化劑,能開拓新的生態機會,激發出令人驚嘆的新生命。
COVID-19病毒自2019年末開始蔓延世界各國,造成全球大恐慌,改變人際之間的社交範圍、乃至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活動。如此驟然劇變的生活模式,使人不得不思考如何盡早度過並重回健康、精彩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