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r. 29 2019

老祖先的飲食改變,可能影響了我們說話的方式

  • 在各種人類物種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咀嚼食物造成的牙齒磨損導致齒列與顎骨沿著齒緣對齊,例如照片中這顆尼安德塔(Neanderthal)男性的顱骨。PHOTOGRAPH BY LIGHTREIGN, ALAMY

    在各種人類物種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咀嚼食物造成的牙齒磨損導致齒列與顎骨沿著齒緣對齊,例如照片中這顆尼安德塔(Neanderthal)男性的顱骨。PHOTOGRAPH BY LIGHTREIGN, ALAMY

1

一篇爭議性的新研究顯示,我們之所以會使用「f」和「v」的發音,可能得感謝農業。

在各種人類物種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咀嚼食物造成的牙齒磨損導致齒列與顎骨沿著齒緣對齊,例如照片中這顆尼安德塔(Neanderthal)男性的顱骨。PHOTOGRAPH BY LIGHTREIGN, ALAMY

在各種人類物種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咀嚼食物造成的牙齒磨損導致齒列與顎骨沿著齒緣對齊,例如照片中這顆尼安德塔(Neanderthal)男性的顱骨。PHOTOGRAPH BY LIGHTREIGN, ALAMY

俗話說,人如其食──不過,這個關於我們特性的觀點,可以延伸到我們使用的語言嗎?

在《科學》(Science)期刊新出版的一篇研究中,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語言學家團隊以生物力學及語言學證據立論:數千年前,農業的興起增加了人們開始使用「f」與「v」等發音的機率。他們認為農業為人類飲食引進各種較柔軟的食物,因此改變了人類牙齒與下顎隨年齡磨損的方式,讓人類較容易發出這些聲音。

「我希望我們的研究能夠對一件事實帶起更廣泛的討論,那就是研究語言(language)和言語(speech)時,至少對其中有些面向──容我再次強調,只是有些──必須採取和研究其他複雜人類行為時相同的角度來看待:從生物面與文化面之間。」研究第一作者戴米恩.布拉西(Damián Blasi)說。

該研究如果獲得證實,在說明文化導致的人類生理變化改變了全球語言發展路徑的議題上,就算是先驅論文之一。布拉西和同事們強調,牙齒磨損形式的改變並不保證會改變語言,也不會取代其他驅力。他們論證的是,牙齒磨損形式的改變會增加「f」與「v」這類發音出現的機率。有些其他領域的科學家,例如牙齒磨損的專家,對這個想法持開放態度。

↑↑↑↑↑101科學教室:人類起源
700萬年前,智人(Homo sapiens)和黑猩猩的祖先世系分裂,人類演化的故事就此開始。一起來認識超過20種和我們同屬一棵系譜樹的早期人類物種,以及特定生理與行為特徵的天擇結果如何定義人類。

「(牙齒磨損的)共通模式有著深遠的演化根源;這並非人類(和)人族動物特有,在其他人科動物身上也看得到。」蘇黎世大學的古人類學家馬西婭.龐塞.德里昂(Marcia Ponce de León)和克里斯多福‧左里科夫(Christoph Zollikofer)在聯名電子郵件中寫道,他們並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誰想得到在數百萬年的演化之後,這會和人類語言的多樣性有關?」

雖然這篇研究的基礎涉及許多假設,「我認為作者們建立了似乎很合理的論述,」特庫姆塞.菲奇(Tecumseh Fitch)說道,他是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的生物聲學專家,並未參與該研究。「這可能是目前最有說服力的研究,顯示限制語言演變的生物性條件,也可以因為文化變遷而隨著時間改變。」

然而許多語言學家持懷疑態度,他們對於將語言差異追溯至生物差異的論述有著更大的顧慮──在語言學的領域中,這一系思想曾經帶來種族中心主義或更糟的東西。根據世界上語言與方言的高多樣性,現在大多數語言學家認為,人類用來說出言語的生物性工具和發出聲音的能力是大致相同的。

「我們真的需要知道,像這篇研究中觀察到的這種小小(平均)差異,並沒有被社群中一般的多樣性所淹沒。」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語言學家亞當. 歐布萊特(Adam Albright)在電子郵件中寫道,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高效節能

牙齒貌似穩固地嵌在顱骨與顎骨上,但是戴過牙套的人都能告訴你,隨著年齡增長,牙齒可以在顎骨上發生相當程度的移動。人類的牙齒通常天生就有輕微的覆咬合(overbite,編按:指咬合時上排牙齒蓋住過多下排牙齒),但是隨著牙齒自然磨損,它們會逐漸傾斜為較垂直的方向。作為補償,下顎會向前移動,讓上下排牙齒的邊緣能夠對齊。

從過去30年對史前顱骨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我們這個物種的大部分歷史中,這種齒列邊緣對齊的結構都是成年人的標準配備。但是隨著社會採用新式農業技術,例如種植穀物和養牛,人類的飲食也改變了。當粥、起司和其他軟食壓倒性地出現在古代人的菜單上後,人們的牙齒磨損減少,導致更多人成年以後依然維持覆咬合的狀態。

新論點認為,更加常見的覆咬合為「f」和「v」這類聲音備好舞台,發這些聲音的時候,下唇會被塞到上排牙齒底下。如果上排牙齒更向外傾,理論上就會比較容易發出這些語言學家稱之唇齒音的聲音。

第一個提出這套論述的人其實不是布拉西和他的同事們。深具影響力的語言學家查爾斯.霍克特(Charles Hockett)曾在1985年出版的論文中提出類似的想法。不過霍克特的立論基礎建立在一篇特定論文上,該文作者是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也深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羅林.布雷斯(C. Loring Brace)。在霍克特出版論文一年後,布雷斯以另一篇論文回覆,表示他改變想法了──於是霍克特只得放棄自己的論點。

數十年來,學者都認為霍克特和布雷斯這一來一往的討論已經讓這件事結束了。所以幾年前布拉西和同事們重拾這個議題的目的,主要是拿來當範例。不過當研究團隊開始對世界語言的資料庫與它們的分布進行統計分析以後,開始看見了難以抹滅並讓他們無法解釋的關聯性。

「我們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來試圖證明這些關聯並不存在……後來我們就想,或許真的有些什麼,」研究共同作者史蒂芬.莫蘭(Steven Moran)說,他是蘇黎世大學的語言學家。

團隊接著進行後續分析,包括用一套面部骨頭和肌肉的電腦模型分析。這些模型發現,有覆咬合的人發出唇齒音所需的能量比沒有覆咬合的人要少29%。

一旦發出「f」與「v」音所需的能量減少,布拉西的團隊說,這些發音就會更常見──剛開始可能是人們在發出「p」或「b」這類上下唇相碰的雙唇音時,不小心發錯了。然而唇齒音一旦出現了,就不會消失,這或許是因為它們和其他發音的區別性很好用。例如英語中「fever has gone global」和「Bieber has gone global」就傳達出非常不同的意思(暖化遍及全球和小賈斯汀紅遍全球)。

當布拉西的團隊將語言紀錄與不同社會如何取得食物的資料比對,他們發現在現代狩獵採集社會的語言中,「f」音的使用頻率只有農業社會的四分之一,顯示飲食可能與此相關。他們檢視印歐語系照這個大家族的時候發現,直到4,000到6,000年前,唇齒音出現的機率低於50%。

唇齒音出現的時間,大致和語言使用者開始食用乳製品並種植穀類作物的時間吻合。布拉西的團隊認為這並非巧合。

「我們所擁有的音景(landscape of sounds),基本上就是受到發音器官的生物性影響,」研究共同作者巴爾塔薩.畢可(Balthasar Bickel)說:「這不只是文化變革。」

搭嘴音一直都在

話說回來,從社會結構到一時間的流行等各種因素都可能形塑語言樣貌──而農業興起又帶來深刻的社會變遷。語言學家也強調,即便在單一社群內,人們的言語也可能存在廣泛歧異。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的語言學家哈利勒.艾斯卡羅(Khalil Iskarous)沒有參與該研究,他願意考慮該論文關於語音出現機率的論述。但是他指出,人類的言語器官的運動並不會消耗大量能量,而且這些器官絕佳的彈性通常可以彌補骨骼結構的差異。因覆咬合而變得更難發的音,例如雙唇音,照理說會式微──但是許多語言依然明確地保有這些發音。

此外,如果能量消耗真的在語言中扮演重要角色,許多難發的音都很難被言語採納。例如艾斯卡羅指出,搭嘴音(click,編按:泛指口腔內任何一個發聲部位發出的一種吸氣聲音)在非洲南部科伊桑(Khoisan)語系的許多語言中都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極小量的氣力消耗就能決定你要不要在言語中使用某個音,你大概可以預測,舉例來說,沒有任何語言應該要有搭嘴音。然而搭嘴音不只存在,還擴散進入許多本來沒有搭嘴音的語言,」他說:「這些搭嘴音非常費力,但是無所謂:是文化驅力決定了搭嘴音的擴散。」

不過布拉西仍然強調他們的主張並沒有把文化因素排除在外。

「(意外發出唇齒音的)機率相對較低,但只要經過好幾世代,有了足夠多的試驗──你每一次開口,我們都把它當作一次試驗──就會導向我們看到的統計信號,」他說:「不過這並非決定性的過程,對吧?」

在學者們繼續爭論的同時,布拉西的團隊已經有了下一步的想法。例如,他們說他們的研究方法有助於更完善地重建古代書寫語言如何被言說,也有助於更漂亮地分類語言中無窮多的音素(phonemes)。

OCT. 2024

亞馬遜探索大行動

從安地斯山脈到大西洋,尋找世界最大流域的過去、未來與啟示。

亞馬遜探索大行動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