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採訪了六位傑出醫師,說明目前在急診室和家中照護COVID-19患者的方式。
文中就醫與服藥資訊以美加地區為主,國內民眾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最近有許多關於COVID-19的醫學研究報告,如雨後春筍般地先後發表,但這些資訊也常讓大眾對照護細節產生一些疑問,像是哪些止痛藥可以吃,或是如何在家中照顧生病的家人。
AD
撰文: MICHAEL GRESHKO
編譯: 黃于薇
《國家地理》雜誌採訪了六位傑出醫師,說明目前在急診室和家中照護COVID-19患者的方式。
最近有許多關於COVID-19的醫學研究報告,如雨後春筍般地先後發表,但這些資訊也常讓大眾對照護細節產生一些疑問,像是哪些止痛藥可以吃,或是如何在家中照顧生病的家人。
為此,《國家地理》雜誌採訪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幾位傑出醫師跟學者,詢問他們對於居家護理有何建議,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尋求專業醫療照護。
值得慶幸的是,在所有COVID-19案例中大約有80%的患者只會出現輕度到中度症狀,不需要住院治療。醫生建議這些患者自我隔離,適時補充水分和營養,並且儘量控制症狀。
對於各種疾病(包括COVID-19)引起的發燒症狀,醫師建議先不要吃含有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止痛退燒藥(常見商品名如「博芬」、「益普芬」、「伊普」等),可選擇服用含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國際上又稱paracetamol)的藥品(常見商品名有「普拿疼」、「泰諾」等 )。加拿大蒙特婁聖賈斯汀醫學中心(CHU Sainte-Justine)小兒感染科醫師茱莉.奧米奎恩(Julie Autmizguine)表示,如果患者服藥後仍未退燒,再考慮改吃布洛芬。
奧米奎恩和其他醫生都建議先吃乙醯胺酚類藥品,是因為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簡稱NSAID),這類藥物可能引發有害的副作用,包括腎臟受損、胃潰瘍和消化道出血。
不過,這項警告並不代表布洛芬和NSAID會使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預後變差;法國衛生部(French Ministry of Health)在3月中旬表示應避免在治療過程中使用這類藥物之後,網路上瘋傳NSAID會使病情惡化的新聞報導,但這樣的說法其實缺乏足夠證據。
美國愛荷華大學卡佛醫學院(Carver College of Medicine)的小兒科醫師及免疫學專家史丹利.波曼(Stanley Perlman)指出:「就我所知,NSAID對於COVID-19或其他冠狀病毒造成的病情並沒有負面影響。」
乙醯胺酚類藥品同樣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患者用藥前務必確認沒有對此類藥物過敏,且肝功能未受損。使用乙醯胺酚應留意安全劑量,每日劑量不得超過3000毫克,若是超出用量限制可能會傷害肝臟,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過量服用乙醯胺酚是美國急性肝衰竭最常見的原因。」康乃狄克大學藥學院毒物學家荷西.馬納圖(José Manautou)表示。
服藥的人務必要留意所有藥物的成分,因為許多治療流感症狀的市售成藥和部分助眠藥品都含有乙醯胺酚。服用乙醯胺酚也必須避免飲酒,因為肝臟是靠麩胱甘肽(glutathione,又稱穀胱甘肽)這種物質來分解酒精和乙醯胺酚可能具有的毒素,如果這兩者同時攝取過量,就容易讓毒素累積在體內。
醫學專家現在正日以繼夜地研究COVID-19的最佳治療方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更在3月21日加入論戰,聲稱有兩種已面世數十年的藥物可望用來治療疫情,分別是抗生素亞藥索黴素(azithromycin,又稱阿奇黴素)和瘧疾預防用藥氯奎寧(chloroquine,又稱氯喹)。
實際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尚未批准將最常用於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狼瘡的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又稱羥氯喹)應用於治療COVID-19,但已經核准同時服用羥氯奎寧與亞藥索黴素的療效試驗,目前正在紐約進行中。於此同時,全球多國的衛生官員都強調應謹慎使用這些藥物,包括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主任安東尼.佛奇(Anthony Fauci)在內。
「大家現在聽到的這些事情,都是我所謂的軼聞報導。」佛奇在美國白宮冠狀病毒工作小組於3月21日召開的記者會上說:「我的職責是徹底證明某種藥物不僅安全,也確實有效,不容有半點疑慮的空間。」
氯奎寧可治新冠肺炎的說法源自中國和法國的幾項小型研究,但這些研究都不夠完備,對於一般病患來說參考性不足。法國的研究對象只有36人,而且只著重病患體內的病毒量。事實上,在法國研究中少數幾位後來死亡或轉送加護病房的病人,也都曾服用羥氯奎寧。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的HIV及感染科醫師安妮.路特邁爾(Annie Luetkemeyer)指出:「目前沒有隨機對照試驗的資料可以證明氯奎寧在人體上的療效如何。」
自行服用羥氯奎寧和亞藥索黴素也可能會產生危險,因為這兩種藥物會增加心臟負擔,並提高心律不整的風險。川普總統在3月23日公開宣布要將數千份羥氯奎寧和亞藥索黴素的藥劑送往紐約,由FDA進行臨床實驗,但就在當天稍早,亞利桑那州某間醫院才傳出有一名病患因自行服用磷酸氯奎(chloroquine phosphate)而喪命,這種化合物是用來清潔魚缸的添加劑。此外,奈及利亞衛生官員也表示上週末有兩起過量服用氯奎寧的病例。
「我們現在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就是病患對某些不清不楚又可能危害健康的療法信以為真,結果塞爆急診。」鳳凰城班納毒物與藥品資訊中心(Banner Poison and Drug Information Center)的醫學主任丹尼爾.布魯克斯(Daniel Brooks)在一份聲明中這樣表示。
服用降血壓藥安全嗎?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簡稱ACE抑制劑)是治療高血壓的常見藥物,在這次疫情期間也成為論戰焦點,有些報告指出高血壓病患如果出現COVID-19症狀,應停止服用這類藥物。
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一系列討論信函中,還有《自然評論心臟病學》(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以及《刺胳針期刊呼吸醫學分冊》(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上,都有學者對ACE抑制劑是否會提高新型冠狀病毒侵襲肺部的風險提出疑問。之所以會有這層憂慮,是因為SARS和新型冠狀病毒都是藉由附著在某種蛋白質上進入細胞,這種蛋白質稱為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簡稱ACE2)。人體的心臟和肺部表面都有大量的ACE2,可調節影響血管收縮的荷爾蒙。
ACE抑制劑的影響之一是可能促使細胞產生更多ACE2。2005年的一項研究在小鼠身上發現ACE2增加的證據,另一項在2015年發表的人體研究則發現,患者服用含有ACE抑制劑的藥物後尿液中的ACE2濃度增加。
不過,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歐洲心臟學會高血壓委員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s Council on Hypertension)的看法,以及《歐洲心臟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3月20日發表的一篇評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ACE抑制劑會導致COVID-19病情惡化。醫療專家對此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如果患者已經在服用ACE抑制劑,除非有醫生指示,否則切勿擅自停藥。
路特邁爾表示:「在我們掌握進一步的資訊之前,不應該隨意開始或停止使用這類藥物。」
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如果感染COVID-19,確實會增加重症的風險,不過原因比較可能是與自身的潛在疾病有關。不僅如此,ACE抑制劑還可能有消炎作用,有助減輕COVID-19患者的肺部感染。
「如果能夠比較高血壓患者是否服用ACE抑制劑對於病情有何影響,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波曼說道:「但這樣的研究很難進行,要避免道德爭議也非常困難。」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NYU Langon)過敏與感染科醫師波維.帕里克(Purvi Parikh)表示:「如果你有緊急的呼吸道症狀或其他嚴重問題,一定要尋求醫療協助。」若是選擇到當地醫院就醫,可能會碰到像下面這樣的情況。
在維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Fairfax),伊諾瓦健康體系(Inova Health System)的旗艦醫院外頭搭起了戶外帳棚,將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與其他病人分流。這兩類病患會在候診室的不同地方等候診療,間隔至少1.8公尺。
由於全美篩檢試劑短缺,伊諾瓦和其他醫院的醫師都表示,如果患者來就醫時症狀輕微,會建議他們假設自己已感染COVID-19並自我隔離,以免國內約92萬張病床不敷使用。
對於出現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的患者,醫護人員會先檢查患者體內的氧氣濃度、血壓以及肺部液體量,這些都是為了讓病患的狀況保持穩定。醫護人員也會試著讓病患退燒,因為發燒可能會引起不適並導致細胞受損。
COVID-19重症患者必須配戴機械式呼吸器,這種裝置可以將空氣送入及抽出病人的肺部,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持續使用一週以上,這也正是衛生官員如此擔心近期會面臨呼吸器短缺的原因。美國重症醫學會(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表示,全美醫院共有超過20萬個呼吸器,但其中可能有些已經過舊,無法有效救治COVID-19病患,而美國粗估可能有超過90萬人會感染COVID-19且需使用呼吸器。
↑↑↑↑↑101科學教室:肺臟
感染COVID-19最嚴重的情況是引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簡稱ARDS),這是可能由多種嚴重感染引起的重度肺部損傷。醫院對於ARDS已制定明確的處置方式,病患須採取俯臥姿勢以提高肺部通氣能力,且不能攝取過多液體。此外,ARDS病患的呼吸器應設定為循環少量空氣,儘可能降低肺泡(肺部的小囊泡)的壓力。
在病房內,醫護人員都儘量避免使用可能會產生呼吸道飛沫的儀器,例如將空氣推入肺部的供氧裝置。其他醫院則對使用噴霧器格外謹慎,這種器材可將藥水轉變為容易吸入的噴霧,但噴霧有可能會使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的正式名稱)揚起。
如今全球研究人員和醫師都在爭分奪秒地對多種現有藥物進行測試,看這些藥物能否成為抗疫之戰的助力。《國家地理》雜誌採訪到的多位醫師都表示,他們認為最有希望的是美國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所開發的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
「我唯一會相信的藥就是瑞德西韋。」波曼表示。
瑞德西韋可以模仿病毒RNA的組成單元,進而妨礙病毒繁殖。《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期刊在2月4日刊登的一份中國研究報告受到廣泛報導,報告內容指出瑞德西韋在實驗結果中成功阻斷SARS-CoV-2增殖;不過這款藥物仍在實驗階段,研發過程也是一波三折。瑞德西韋原本是針對伊波拉病毒開發的藥物,但人體臨床試驗最終宣告失敗。
無論如何,要找到可行的治療方法都必須經過嚴密控制的人體臨床試驗,需要一些時間進行。「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我們曾經投入更多心力研發對抗冠狀病毒的藥物就好了。」波曼補充道:「這話現在說起來簡單,但是在五個月前,可就不是這麼容易了。」
延伸閱讀:如何從冠狀病毒的突變追蹤傳播路徑,同時駁斥陰謀論? / 【中研抗疫1】四大疫苗平臺分頭合擊,已製備候選疫苗,即將進入動物實驗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