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un. 30 2014

獅子魚的狩獵行為

  • 獅子魚的狩獵行為

    獅子魚的狩獵行為

1

 

 

一隻魔鬼簑鮋在古巴皇后花園國家公園的礁石附近游泳。攝影:Pete Oxford, Minden Pictures/Corbis

撰文:Carrie Arnold

AD

ads-parallax

編譯:魏靖儀

科學家首度記錄到獅子魚(lionfish,又稱簑鮋)如何用牠們尖尖的、有毒的鰭一起狩獵。

「合作需要高度的認知能力,但魚類向來被認為是位居認知能力量表的最底端,」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烏娜・朗斯塔德(Oona Lonnstedt)說,她是澳洲昆士蘭詹姆斯庫克大學的海洋生物研究生。「但如果觀察牠們的社會行為,你會發現這種魚遠比我們所想的還要先進。」

獅子魚其實涵蓋了幾個相關物種,歷史分布區域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由於身上有條紋、還擁有一套有毒的鰭,牠們已經成為水族貿易的搶手商品。(見〈獅子魚的五大迷思〉。)

牠們也是頂尖捕食者,在自然界中少有天敵。為了彌補速度上的不足,獅子魚會利用特化的魚鰾(swim bladder)繞過水柱捕捉獵物。

人們原本以為獅子魚都是單獨狩獵。但朗斯塔德花了幾千個小時在實驗室和野外觀察獅子魚,結果發現某些獅子魚似乎會通力合作、捕捉其他魚類。

「牠們會集結成一大群,揮動魚鰭,就像拿著網子的漁夫一樣,」她說。「這種行為真的讓我感到很好奇。」

如果你在打獵,請揮動你的鰭

有件事很快就清楚了:牠們每次這樣拍動魚鰭,緊接著就會聚在一起打獵。朗斯塔德提出一個假說,認為這是某種合作行為,能提高魚兒打獵的成功率。

為了測試她的理論,朗斯塔德與同事打造了一個特殊魚缸,把獵物魚放在其中一端。他們先放一條花斑短鰭簑鮋在魚缸中央,讓牠探索周圍、發現獵物。接著他們再放一條不同種的獅子魚(觸角簑鮋)在遠離獵物的魚缸另一端。

果不其然,朗斯塔德在魚缸裡看見了跟野外一樣的行為:花斑短鰭簑鮋接近另一條簑鮋,揮動魚鰭,然後往獵物的方向游回去。如果另外那條簑鮋沒跟上來,花斑短鰭簑鮋就再游回去重複一樣的動作。

此舉是有利的。兩種獅子魚一起打獵的成功率比單獨狩獵高出了50%。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海洋生物研究生瑟琳娜・海克洛特(Serena Hackerott)說,這些研究也許有助保育人士開發策略來抵擋另一種獅子魚—–魔鬼簑鮋,這種獅子魚正在大肆破壞加勒比海與大西洋濱海帶的原生礁石。

「這份研究非常有趣,可以協助我們了解獅子魚如何打獵,」海克洛特說。「重要的下一步是判斷入侵種的獅子魚是不是也會這樣打獵。」(相關閱讀:“Pictures: Sharks Taught to Hunt Alien Lionfish.”)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