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恐龍

共 42 筆相關資料

誰才可以挖恐龍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25

誰才可以挖恐龍

法國的鄉間蘊藏許多恐龍蛋、腳印和骨骼的化石。如今,誰有資格採集這些化石的論戰正激烈展開。 撰文:史考特.強森 攝影:保羅.維佐尼   去年9月的一個大熱天,在法國地中海沿岸的馬賽附近,安妮.米尚蹲在偏僻農田中的一塊紅黏土旁,刮去黏土,挖出了一塊像細小骨頭碎片的東西。她感覺到一股每次找到化石時腎上腺素飆升的熟悉感,隨即大聲呼喚正在附近挖掘的丈夫派崔克。他們都是六十多歲的退休人士,業餘研究古生物學。兩人小心翼翼清理了表面,在骨頭周圍挖了一條小溝,翻鑄了一具石膏模作為科學紀錄。 到了天黑時,米尚夫婦已經又做好了兩具石膏翻模。他們愈來愈興奮,認為這可能是大發現。派崔...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科學與新知|
Sep. 01 2024

如何建造一隻恐龍

如果你是一隻恐龍,在岩層裡被埋沒了1億多年,如今被發掘回到地表,古生物學家會怎麼把你重組出來?本篇報導記錄了一個專業團隊從化石骨頭建造出一隻巨大恐龍骨架,送到博物館展示的完整過程。 撰文:理查.康尼夫 RICHARD CONNIFF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 CRAIG CUTLER   變成化石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情啊。假如你是隻梁龍,活了充實的一生,在侏羅紀世界搖擺著碩大無朋的長尾巴大約70年的時間。然後你死了――但死去的情況特殊,好巧不巧,骨骸被埋住,隨著歲月流逝變成了石頭。山巒在你身邊隆起又蝕平。河川來了又去。冰川隆隆經過你頭上。而你的骨頭保存了下來。 更妙...

這種小型恐龍的尾巴有觸覺
探索與冒險|
Sep. 01 2024

這種小型恐龍的尾巴有觸覺

撰文:約翰·皮克里爾   在曾經涵蓋歐洲的群島上,有一種大小和雞差不多的恐龍,可能會用和鱷魚一樣具有感覺鱗片的尾巴,在潟湖的淺水中獵食魚類。牠叫斯氏侏羅獵龍(Juravenator starki),目前已知唯一的化石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發現,包含保存下來的軟組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牠尾部周圍的皮膚顯示出獨特的鱗片紋路 。 科學家長久以來認為恐龍的鱗片純屬保護層,不過「鱗片是高度適應器官,能滿足多種功能。」古生物學家菲爾·貝爾說,他是這篇研究論文的作者。貝爾和共同作者克里斯多夫.亨德立克初次見到尾巴下面鱗片有不尋常的同心環紋路時,曾懷疑這是化石...

古生物研究 徐星
探索與冒險|
Nov. 01 2018

古生物研究 徐星

視化石如命,解恐龍演化之謎 2014 年,鳥類起源的研究被美國《科學》雜誌選為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徐星等人發表的有關鳥類起源研究綜述文章指出,恐龍向鳥類的轉化已成為論證最翔實的主要演化事件之一。

勇闖恐龍世界
歷史與文化|
Jul. 02 2018

勇闖恐龍世界

國家地理雜誌總編輯:李永適 胡岡谷地蘊藏了大量的白堊紀琥珀化石,但當地長年內戰、瘴癘橫行,難以與世人見面。 三年多前,中國地質大學的年輕古生物學者邢立達第一次發給我看他從緬甸取得的一批新標本照片時,我驚訝地說不出話來。那是第一次在琥珀中發現疑似恐龍生物。在其中一件較容易辨認的照片中,一隻古鳥類纖細的爪子上還能清晰看見鱗片。「多少年前的?」我問他,「大約1億年,」他在線上說。

沒有滅絕的恐龍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18

沒有滅絕的恐龍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襲來,毀滅了恐龍。不過,今日的鳥類證明當時有少數恐龍活下來。

石中之龍
歷史與文化|
Jun. 01 2017

石中之龍

保存異常完好的恐龍化石在加拿大的礦場重見天日。 驚人的發現

「龍中王子」現身!科學家找到霸王龍失落的祖先
科學與新知|
Jun. 26 2025

「龍中王子」現身!科學家找到霸王龍失落的祖先

蒙古王子龍(Khankhuuluu mongoliensis)身形纖細,具有和暴龍家族其他成員都不相似的特徵。

恐龍會游泳嗎?新研究再度點燃陳年論戰
科學與新知|
Dec. 15 2022

恐龍會游泳嗎?新研究再度點燃陳年論戰

目前已確知的半水生恐龍很少,但最近一項發現為這份短短的名單添上了一種像鴨子的物種。

霸王龍的小短手好朋友名單再添一隻恐龍
科學與新知|
Jul. 25 2022

霸王龍的小短手好朋友名單再添一隻恐龍

白堊紀的掠食者巨米拉西斯龍顯示巨型肉食性恐龍的「喜感小前肢」可能比原先的推測具有更多用途。

JUL. 2025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像長鼻猴這樣的動物雖然長相奇特,卻也說明了,美這種事本來就見仁見智。

不該被忽視的非明星物種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