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2 筆相關資料
法國的鄉間蘊藏許多恐龍蛋、腳印和骨骼的化石。如今,誰有資格採集這些化石的論戰正激烈展開。 撰文:史考特.強森 攝影:保羅.維佐尼 去年9月的一個大熱天,在法國地中海沿岸的馬賽附近,安妮.米尚蹲在偏僻農田中的一塊紅黏土旁,刮去黏土,挖出了一塊像細小骨頭碎片的東西。她感覺到一股每次找到化石時腎上腺素飆升的熟悉感,隨即大聲呼喚正在附近挖掘的丈夫派崔克。他們都是六十多歲的退休人士,業餘研究古生物學。兩人小心翼翼清理了表面,在骨頭周圍挖了一條小溝,翻鑄了一具石膏模作為科學紀錄。 到了天黑時,米尚夫婦已經又做好了兩具石膏翻模。他們愈來愈興奮,認為這可能是大發現。派崔...
如果你是一隻恐龍,在岩層裡被埋沒了1億多年,如今被發掘回到地表,古生物學家會怎麼把你重組出來?本篇報導記錄了一個專業團隊從化石骨頭建造出一隻巨大恐龍骨架,送到博物館展示的完整過程。 撰文:理查.康尼夫 RICHARD CONNIFF 攝影:克雷格.卡特勒 CRAIG CUTLER 變成化石是件多麼奇妙的事情啊。假如你是隻梁龍,活了充實的一生,在侏羅紀世界搖擺著碩大無朋的長尾巴大約70年的時間。然後你死了――但死去的情況特殊,好巧不巧,骨骸被埋住,隨著歲月流逝變成了石頭。山巒在你身邊隆起又蝕平。河川來了又去。冰川隆隆經過你頭上。而你的骨頭保存了下來。 更妙...
撰文:約翰·皮克里爾 在曾經涵蓋歐洲的群島上,有一種大小和雞差不多的恐龍,可能會用和鱷魚一樣具有感覺鱗片的尾巴,在潟湖的淺水中獵食魚類。牠叫斯氏侏羅獵龍(Juravenator starki),目前已知唯一的化石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發現,包含保存下來的軟組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牠尾部周圍的皮膚顯示出獨特的鱗片紋路 。 科學家長久以來認為恐龍的鱗片純屬保護層,不過「鱗片是高度適應器官,能滿足多種功能。」古生物學家菲爾·貝爾說,他是這篇研究論文的作者。貝爾和共同作者克里斯多夫.亨德立克初次見到尾巴下面鱗片有不尋常的同心環紋路時,曾懷疑這是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