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Oct. 23 2014

稀有白犀牛死亡,物種幾近滅絕

  • 稀有白犀牛死亡,物種幾近滅絕

    稀有白犀牛死亡,物種幾近滅絕

1

34歲的蘇尼生前是世上僅存兩隻具有繁殖力的公北白犀之一。

這張蘇尼的照片攝於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時間是2010年11月。34歲的蘇尼於日前死亡。
Photograph by Barcroft Media, Getty Images

 

撰文:Christine Dell’Amore
編譯:向淑容

AD

ads-parallax

「蘇尼」(Suni)在世時,是僅存兩隻具有繁殖能力的公北白犀之一。牠的死令北白犀距離滅絕又更近了一步。

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34歲的蘇尼於10月17日被人發現死在保護區的圍場中。一般認為白犀牛可以存活40至50年。驗屍程序目前正在進行,但主管人員確定蘇尼並非為盜獵者所殺,因為牠一天24小時都受到監控。

這隻從未繁殖過後代的稀有動物死亡後,世界上的北白犀就只剩下六隻,其中只有一隻是雄性。與北白犀有親緣關係的另一個白犀牛亞種——南白犀則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

出生於捷克Dvůr Králové動物園的蘇尼一直是希望的一個象徵:2009年時,世界上僅存的八隻北白犀中有四隻被送到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為拯救這種極度瀕危的亞種做出最後的努力,而蘇尼就是被送到肯亞的其中一隻北白犀。

截至目前為止,這個方法毫無成效。「北白犀落到這步田地,實在令人遺憾——嘗試復育一個物種時,這是你所能遇到最糟糕的情勢,」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非洲物種保育計畫高級專員Matthew Lewis表示。

Lewis又補充說,北白犀是「演化的受害者」——牠們是受到東非大裂谷與非洲中部的茂密森林阻隔而與南白犀分離的殘存族群。本身已經很孤立且數量不多的北方亞種捲入了蘇丹、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與烏干達的政治紛亂中,數量更因盜獵及棲地喪失而急遽減少。

 

「不只是種迷人的動物」

現在北白犀只剩下一隻具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前景黯淡無比。美國杜克大學保育生態學家Stuart Pimm認為這種動物基本上算是滅絕了。

「失去這個物種,顯示了非洲各地大型動物的處境有多麼糟糕,」Pimm表示。他同時也是《國家地理》雜誌網站〈地理新聞〉的特約作者。「犀牛遭到大量盜獵,並且無論在哪裡都陷入困境,程度就是這麼嚴重。」從非洲獅到大象,非洲的大型動物群中有許多物種的數量都因為盜獵及其他人為因素而迅速減少。「這也代表我們失去了莽原生態系中,一種特殊且重要的動物,」他說。

犀牛是保持莽原健康的關鍵,因為牠們專吃特定的莽原植物,因而令其受到抑制。「牠不只是種迷人的動物——更是一個擁有明確生態角色的物種。失去了牠,我們應該要非常擔憂,」Pimm說。

蘇尼於2010年11月在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裡散步。牠在2009年時從位於捷克的出生地被遷移至此。
Photograph by Barcroft Media, Getty Images

 

犀牛的教訓

北白犀的遭遇是「一個很好的教訓,告訴我們什麼事不應該做,以及我們需要避免其他的犀牛也落入這種處境,」Lewis指出。他說相較之下,儘管為了取得犀牛角供亞洲傳統藥材之用而進行的盜獵持續猖獗,分成四個亞種的黑犀牛狀況算是相當好。保育人士現正將心力集中於確保黑犀牛的安全,以及降低越南等亞洲國家對犀牛角的需求。

然而Lewis也說,科學家還不打算完全放棄北白犀。

舉例來說,如果僅存這隻具有繁殖能力的公北白犀不進行交配的話,科學家可能會讓母北白犀與南方亞種交配繁殖。這樣會保存北白犀的部分基因,儘管這些基因會與牠們親戚的基因混雜在一起。

至於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則依然在努力。

「我們會持續盡我們所能照料尚存於奧佩傑塔的三隻北白犀,」該保護區在聲明中表示,「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努力能成功孕育出小北白犀寶寶。」

 

TwitterGoogle+上關注作者Christine Dell’Amore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