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Twitter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un. 22 2018

臺灣新限塑政策起跑半年,成效如何?

  • 臺灣新限塑政策起跑半年,成效如何?

    臺灣新限塑政策起跑半年,成效如何?

1

綠島知名的團塊微孔珊瑚「大香菇」旁的塑膠袋。就連人類也要在很近的距離才能辨別水母或是塑膠袋,何況是鯨豚或是海龜?攝影:張嘉麒

臺灣塑膠袋用量是歐盟四倍

臺灣人的生活幾乎脫離不了塑膠袋;早餐用塑膠袋裝飲料、中午買便當用塑膠袋裝、下午叫外送珍奶,又附了塑膠袋。根據環保署估計,2002 年到 2018 年,臺灣人每人每年要用掉 780 個塑膠袋,平均一天用超過兩個。相較之下,歐盟國家每人每年平均才 198 個,我們幾乎是別人的四倍。

為什麼臺灣人這麼愛用塑膠袋?推動限塑政策的環保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賴瑩瑩認為,這和飲食與生活習慣脫離不了關係:「臺灣高溫潮濕,容易下雨,食物多是湯湯水水,必須用塑膠袋裝,習慣用摩托車載了就走。另外臺灣塑膠工業發達,讓塑膠袋相對便宜。」

賴瑩瑩說明,臺灣塑膠袋較國外便宜且容易取得,加上服務業又要去滿足人追求方便的需求,例如一個便當要附面紙和筷子,還要用塑膠袋裝起來。這些看似讓生活便利的行為,讓臺灣人使用了太多的一次性塑膠袋。

AD

ads-parallax

臺灣海洋廢棄物前五名,塑膠製品佔其中之四

想必大家對從海龜鼻孔拔出塑膠吸管的影片印象深刻,也令人心痛,塑膠對海洋生態的破壞愈演愈烈。根據環保署統計,2017 年全臺灣的淨灘活動一共清出 4200 公噸垃圾,其中 40% 就是塑膠垃圾。國際淨灘行動1國際淨灘行動(ICC)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志工行動,在臺灣由清淨海洋行動聯盟(Taiwan Ocean Cleanup Alliance,T.O.C.A)舉辦。每年的 ICC 國際淨灘行動固定於國際淨灘日(九月的第三個星期六)舉行,在當年九月及十月所進行的淨灘資料都可以被納入ICC的資料中。(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在 2017 年兩個月的期間內彙整的臺灣地區統計資料顯示,前五名的海洋廢棄物分別是寶特瓶、塑膠瓶蓋、吸管、玻璃瓶和塑膠袋。

再一次的,我們看見無所不在的塑膠袋。

限塑政策目標:讓塑膠袋在臺灣絕跡

堆放在內湖行宗路回收場的回收塑膠袋,一年平均該回收場能收進 18 公噸的回收塑膠袋,因為塑膠袋容易有髒汙不易回收,因此量並不算大。攝影:黃靖軒

為了降低臺灣塑膠袋使用量,環保署去年 7 月公布了新一波限塑政策,並從今年 1 月開始實施。

塑膠袋的管制其實從 2002 年就開始了,而 2018 年的新管制範圍是從過去的七類營業對象擴增到 14類,納入飲料店、麵包店等大量使用購物用塑膠袋的業者,影響範圍從過去的 2 萬家擴大到 8 萬家。環保署預估,這波限塑政策預計今年可以省下 15 億個塑膠袋,在逐步擴大管制對象後,每年人均購物用塑膠袋使用量估計能逐年下降,目標是在 2030 年讓塑膠袋在臺灣絕跡。

如果 2030 年臺灣達成環保署的預估目標,就將從塑膠袋王國搖身一變成「無塑王國」。如今限塑政策已實施半年,成效如何呢?我們可以參考臺北市的執行狀況。

環保兩用袋目標:讓北市一年省2000萬個塑膠袋

如果你最近在臺北市的超商買東西,可能會注意到店家不再販賣上面有著超商 Logo 的塑膠袋,而是改賣白色基底、印有「Taipei City」的塑膠袋。這只購物用塑膠袋名叫「環保兩用袋」,正是今年限塑政策的部分內容。

「對必須使用專用垃圾袋倒垃圾的臺北市民來說,多了一個購物塑膠袋就是多了一個垃圾,就是浪費。」臺北市環保局資源循環管理科長崔浩志指著塑膠袋,說明兩用袋發想初衷,就是希望臺北人能減少塑膠袋用量。

其實在 2013 年,環保局就曾請超商、超市幫忙推行環保兩用袋的前身──環保二次袋,不過由於沒有法令強制規定,店家還是傾向銷售自己店內的塑膠袋,導致環保二次袋銷售狀況慘淡。

這幾年經過臺北市環保局和中央的協調,環保署在2018年1月實施的限塑政策終於新增規定,強制垃圾費採隨袋徵收的臺北市和新北市的量販店、超級市場、連鎖便利商店只能販賣可當成專用垃圾袋使用的兩用袋。

上圖為環保二次袋,下圖為環保兩用袋。攝影:黃靖軒

而對於沒有被納入管制範圍的業者,例如大潤發、Costco,臺北市環保局則推出了「押金環保袋」。消費者購物時付押金購買店家提供的環保袋,只要在一個月內憑發票繳回塑膠袋就能拿回押金。環保局則會將回收的環保袋送給業者乾洗,再重新上架。崔浩志表示,實施以來店家總計提供的 1萬多個塑膠袋中,回收了 2000 多個。

除了盡量減少塑膠袋的供應,臺北市環保局也重新設計了二次袋,以環保兩用袋的名稱重新出發。

過去二次袋基本上就是專用垃圾袋的翻版,環保局為了拿掉垃圾袋元素,將新的兩用袋改成白色不透明──畢竟很多人可能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買了什麼。價錢則比照一般專用垃圾袋,分別是有3公升(小)1元、6公升(中)2元和14公升(大)5元。

只是為了因應購物需求,兩用袋的厚度也從二次袋的 0.025 公厘增加到 0.04 公厘,因此崔浩志強調仍希望民眾將專用垃圾袋當成第一優先,畢竟兩用袋的材質比較厚,從限塑立場來看仍不是最佳選擇。

根據崔浩志估計,臺北市超商一年大約賣出 2500 萬個塑膠袋,其中大約 500 萬個是賣給觀光客,可預估大約有 2000 萬個兩用袋的需求量。而從今年 1 月到 4 月,環保兩用袋已經賣出 789 萬個,接近環保二次袋 4 年的總銷售量。

邁向無塑王國,前路漫漫

從臺北市推出兩用袋四個月就賣出 789 多萬個來看,臺北市環保局訂下的一年賣出 2000 萬個環保兩用袋的目標不難達成。但只要店家繼續提供塑膠袋,市府的「政績」和真正邁向無塑仍是兩回事。正如崔浩志所說,環保兩用袋的厚度較一般專用垃圾袋厚,即使使用的塑膠袋數量減少了,但還是沒有完全「無塑」。

況且許多店家目前仍在限塑管制範圍之外,例如早餐店、餐廳或是塑膠袋用量最大的菜市場。根據今年實施的限塑政策時程規劃,要到 2025 年才會禁止所有商店提供免費塑膠袋,離全面禁塑更是還有 12 年的時間。

塑膠汙染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脅已經攤在眼前,如果等到 2030 年才不用塑膠餐具和塑膠袋,恐怕就太晚了。最好的方法還是從現在就開始改變,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不使用塑膠免洗餐具的生活習慣吧!

撰文 : 黃靖軒

延伸閱讀:「要塑膠還是要地球?」這些社區將廢棄漁網變成地毯心痛!鯨魚誤食80個塑膠袋,命喪泰國南部

APR. 2024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這個鮮為人知的龐大生命網路,如何影響地球萬物與人類未來

真菌潛力無限的奇妙世界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