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汙染的藝術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網 https://www.natgeomedia.com/e-mag/environment/content-240.html?utm_source=natgeomedia&utm_medium=article&utm_content=Share_240
請先登入
登入
科學與新知
環境與保育
歷史與文化
探索與冒險
旅遊
主題企畫
會員專區
會員中心
電子雜誌
相關連結
雜誌訂閱
最新書訊
活動
大石商城
少年科學俱樂部
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首頁
電子雜誌
環境與保育
Jun. 2018
塑膠汙染的藝術
1
想看更多? 立即訂閱
#塑膠汙染
#藝術
#專題報導
JAN. 2021
2020病毒肆虐的一年
我們歷經哪些考驗?編輯精選2020年攝影圖輯,捕捉了動盪時期中的人性。
AD
熱門精選
環境與保育|
Dec.30 2020
研究首度發現:胎盤中也有塑膠微粒 科學家憂已進入嬰兒體內
Read
科學與新知|
Aug.10 2019
超衰!為何這隻海獅會在座頭鯨嘴裡?
Read
環境與保育|
Sep.30 2020
照片中的232隻動物全死於「貓殺」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04 2020
阿雷西博望遠鏡全面崩壞!
Read
探索與冒險|
Aug.31 2018
101史前教室:蛇頸龍
Read
科學與新知|
Oct.23 2018
神出鬼沒的「重量級」叢林巨蛇
Read
科學與新知|
Jul.13 2020
這種貌似蚯蚓的兩生類可能有帶毒的唾液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25 2020
生活中的汞危害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09 2020
口孵魚卵的後頜魚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08 2020
船員說,人權侵犯與野生動物犯罪在臺灣遠洋漁船上屢見不鮮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22 2018
聖經的歷史 (動畫)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24 2020
可愛警告:超萌……喔不……我是說超兇的獅子寶寶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14 2020
低於2°C還差一步 研究:若守住2050淨零排放承諾 地球將升溫2.1°C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12 2018
101文化教室:基督教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07 2020
臺灣原生種「圓田螺」保種成功 水試所:還可量產、育成率達九成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23 2020
罕見畫面:年輕公獅被逐出獅群
Read
歷史與文化|
Jan.26 2020
古埃及人將上百萬隻鳥做成木乃伊。他們哪來這麼多鳥?
Read
環境與保育|
Aug.19 2016
弱小遇襲,座頭鯨見義勇為?
Read
科學與新知|
Apr.18 2019
兵馬俑的兵器為何不會生鏽?新研究解開秦朝黑科技之謎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18 2019
【老杜聊海蛇】海蛇很毒很危險嗎?
Read
環境與保育|
Jul.12 2018
亞馬遜雨林中出現了一面鏡子,動物們會如何反應呢?
Read
科學與新知|
Nov.13 2019
狐獴:「馬陸有毒不能吃?搓搓揉揉就好啦!」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07 2020
切葉蟻身披昆蟲中前所未見的礦物結晶盔甲!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15 2020
垃圾燒掉就沒了? 焚化後「飛灰」處理價格直直飆 舊有掩埋場活化先應急
Read
科學與新知|
Nov.12 2020
解碼自然:受到白蟻丘的啟發,這棟非洲大樓不用冷氣就能「自然涼」!《國家地理》雜誌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29 2020
育空永凍層中出土5萬7000年前的幼狼木乃伊
Read
科學與新知|
Sep.15 2017
「停車!這是搶劫!」泰國大象攔車搶牧草
Read
環境與保育|
Nov.02 2020
打擊魚翅交易可能比你認為的容易,為什麼?
Read
環境與保育|
Nov.18 2019
【老杜聊海蛇】那年我試吃了我的海蛇樣本
Read
環境與保育|
Dec.08 2020
研究:澳洲森林大火、東非蝗災背後成因 都與全球暖化有關
Read
科學與新知|
Dec.14 2020
偏遠阿拉斯加火山群島可能是單一座巨大活火山
Read
歷史與文化|
Dec.03 2020
南科考古二十五載,臧振華談島嶼臺灣的歷史縮影,和那些被遺忘的小東西
Read
AD
相關推薦
環境與保育|
Jun.01 2018
什麼是微塑膠?海洋垃圾帶?你不能不懂的塑膠汙染知識
Read
環境與保育|
Jul.15 2020
專收「路殺」的藝術家
Read
探索與冒險|
Aug.01 2019
與移民同行
Re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