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473 筆相關資料
他們與埃及人交戰,也曾洗劫巴比倫。他們精心建造的城市遍及現代土耳其及其周邊地區。然後,西臺人突然間消失無蹤,被歷史遺忘了數千年。時至今日,考古新發現正在重建這個失落帝國的傳奇故事。 撰文:安德魯.柯瑞 ANDREW CURRY 攝影:伊明.歐茲曼 EMIN ÖZMEN 西臺文明的首都哈圖沙古城,在鼎盛時期一定令人感到敬畏萬分。這座城市建在今日土耳其中部一座陡峭的山坡上,四周環繞著高聳的磚牆。當時城裡的居民多達7000人,有廣闊的神廟建築群,還有從數公里外就可以看見的壯觀石造壁壘。然而,今日這座山坡上只留下了一個謎團。 昔日的宮殿與神廟遺址,如今...
趁此季節體驗北方森林獨木舟之路,從阿第倫達克山脈一路往緬因州北部前行,看見古老水路的新潛能。 撰文:弗瑞迪.威爾金森 FREDDIE ILKINSON 攝影:艾米.滕辛 AMY TOENSING 大雨如水幕般狂瀉而下,翻攪著第四湖的湖面,這是位於紐約州阿第倫達克山脈中心的新月形湖泊,也是福頓湖鏈八座湖中最大的一座。我把槳放在膝頭,舉目四望。我們這支由單葉槳和雙葉槳獨木舟組成的小小船隊有十多位舟友,分散在方圓1公里範圍內,不過傾盆大雨遮住了許多同伴的身影。我們正急著趕往最近的上岸處:約1.5公里外的第五湖。 幾個小時前,我才跟一群北美原住民舟友從紐約上州...
19世紀從中東與亞洲進口的駱駝,如今在乾旱的澳洲內陸繁衍興盛。不過,久旱和氣候變遷引發了尖銳的問題,讓人不禁要問,駱駝是否應該生活在這裡。 撰文:尚恩.威廉斯 SEAN ILLIAMS 攝影:馬修.亞伯特 MATTHEW ABBOTT 傑克.卡莫迪會在YouTube上介紹澳洲內陸經營牧牛站所需的技能和工作,包括修補餵食槽、加強圍欄、射殺闖入者等粗重的工作,吸引了為數可觀的訂閱者。所謂的闖入者是指野馬和野驢,還有一種特別具破壞力的入侵種:駱駝。駱駝在19世紀引進,目的是要協助殖民者探勘廣袤的澳洲內地,如今卻在內陸各地造成破壞,摧毀卡莫迪家族的牧場,也就是澳洲人所...
1888 年,包括科學家、探險家、學者在內的33 位想法大膽的元老創立了國家地理學會,希望重新想像我們接觸與了解世界的方式。他們是在回應那個年代的關鍵挑戰。 當然,很多情況在那之後已經有所改變,但在國家地理學會,同樣的想法仍然激勵著我們:共同致力於讓世界更加美好的一群人能夠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著這樣的精神,我們首次推出「國家地理33」這個計畫,讓世界各地的夢想家、創建者、指標人物和冒險家受到矚目與表揚,他們相信我們的世界需要有創意的解決方案並急需採取行動,而且拿出了實際的作為。
理想家 伊芳.阿基-索耶、尤金妮雅.卡格博 拯救城市脫離氣候緊急狀態的當地領袖 十年前,獅子山的伊波拉疫情即將結束之際,伊芳.阿基-索耶看到另一場禍害:首都自由城周圍的熱帶雨林被砍伐,用來建造房屋及作為燃料,結果造成嚴重的後果。「我這才突然注意到濫伐的情況有多嚴重,」她說,「我真的把車停下來,哭了一場。」如今當地日常氣溫超過攝氏37度,雨季時常有致命的洪水與山崩,2017年的一場土石流甚至造成一千多人死亡。獅子山是世上最容易發生氣候災害、也是世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面對主要由富裕國家燃燒化石燃料引發的危機,應變能力嚴重受限。 如果這種境況聽起來很淒慘,阿基-索耶提供了另一...
理想家 露西.巴許 建立網路剩食交易平臺的應用程式協創人 露西.巴許24歲時還沒有任何寫程式的經驗。不過,這位法國創業家長年看到這麼多狀態良好的食物被扔進垃圾桶,心底始終感到不快――這些被丟棄的食物約占全球產量的30%,腐爛產生的溫室氣體達整體排放量的一成。 麵包店、餐廳、超市通常會在每日打烊時丟棄易腐壞的食品。如果有人能連結這些即期食品和希望撿便宜的食客,這些食品就能以超便宜的價格賣掉。她首先號召供應商,再建立起技術團隊。在巴許堅定的奔走推動下,Too Good to Go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剩食交易平臺,在19個國家營運,用戶破百萬人。「我們不是坐等改變,而是起身行動...
這處雨林的面積在全世界數一數二,然而幾十年來氣候科學家一直無從接觸與研究。如今,中非有一批本土培育出來的新生代研究人員正努力改變這個狀況,他們在那裡的發現正在顛覆我們對如何保護地球的認知。 撰文:梅蘭妮.高比 MÉLANIE GOUBY 攝影:妮可.索貝奇 NICHOLE SOBECKI 剛果盆地濃密的雨林樹冠層裡,午後的陽光已開始減弱,在一座自叢林中拔地而起的高聳金屬塔上閃爍著。這座高55公尺、瘦瘦長長的鋼鐵塔就像一具龐大的衛星網路天線,只不過配備的是各種更厲害的科學偵測器。風勢大了起來,吹得鋼鐵塔搖搖晃晃,隨著陣陣強風哀鳴不已。但生物學家...
1億6200萬年來,鱘魚成功抵禦了所有威脅,但如今人類將牠們逼到滅絕邊緣。為了保護這些活化石,一場緊急抗戰於焉展開。 撰文:漢娜.諾德豪斯 HANNAH NORDHAUS 攝影:珍妮佛.海斯 JENNIFER HAYES 河水浩蕩奔湧,無聲流動。哈薩克南部的12月間,錫爾河附近的地貌染上棕色和褐灰色,那是陷入休眠的草叢、淤積的氾濫平原和光禿禿的樹木。這裡並不是風景最美的河岸,到處散落著食物包裝紙和瓶瓶罐罐,還有一輛廢棄的轎車。頭頂的太陽在煤炭和木材燃燒產生的煙霾下變得模糊。不過,對於伯尼.庫哈伊達正在尋找的動物而言,這個地點似乎十分完美。 庫哈伊達是...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農業浪潮正在改造一片暗藏奇景的遼闊稀樹草原。當我們還不了解哪些事物值得保存就先追求開發,就會發生這樣的事。 撰文:麥可.芬克爾 MICHAEL FINKEL 攝影:凱蒂.奧林斯基 KATIE ORLINSKY 此處名為塞拉多,葡萄牙語「封閉」的意思。 幾乎在整個人類史上,巴西中部這片廣袤的熱帶稀樹草原似乎一直都與世隔絕。那裡其實有人煙:打從石器時代開始,就有一些狩獵採集群體克服艱險的荒野,在塞拉多漫遊。到了殖民時代,逃走的奴隸經常遁入山巒後方,在那裡建立起關係緊密的社群,解鎖了這片土地幽微的禮贈,安定了下來。除此之外,過去這麼多個世紀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