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標籤
共 10 筆相關資料
"眼看我的一口氣已經快用完了,我開始慌張了!只要再幾秒我就會溺死!" 在我退休前三年,國科會讓我聘請一位博士後研究員來協助我的海蛇計畫。很幸運地,日本博士木寺法子願意接受聘約。她的野外工作能力極強,又不在乎臺灣的低薪,只因她對海蛇充滿興趣又超愛臺灣的滷肉飯。可惜她在臺灣的時間極短,因為我請她駐守西表島研究三種海環蛇對於淡水偵測能力的差別,並在日本一些小島調查海蛇,所以她未能盡情地享受到滷肉飯。更遺憾的是她未做滿三年就提前離職了……原因不是滷肉飯,而是我們極為僵化的聘人制度。 有次木寺法子的實驗還缺黃唇青斑海蛇的樣本,朋友告訴她...
"突然間,我發現兩名揹著長槍且面露怒容的人從林子裡朝我們走來,我心想問題大了……" 民國95年我向國科會申請國際科技人士來臺短期訪問計畫,邀請了佛羅里達大學的哈維.B.李利懷特(Harvey B. Lillywhite)教授來臺灣演講並合作探討海蛇水份調節的課題。我們意外地發現海環蛇(sea krait)其實需要喝淡水,並顛覆了教科書一直認為海蛇可以喝海水,無須攝取淡水的錯誤認知。這個重大發現不但被刊登於指標性的《生理學和生化動物學》(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期刊上,還連續兩個月登...
"眼看氣瓶內的氣已剩不多,只好一邊張望一邊爬上岸。好不容易上岸後,我扯掉面罩往回望,心裡想說這下慘了……" 每個野外生態研究都有相當的風險,海蛇的研究當然也不例外。然而這個風險卻非海蛇本身,因為我研究的海環蛇(sea krait)們非常溫馴,危險的是尋找海蛇的過程。 我唸研究所時所裡就有規定,不准單獨潛水作研究,幸好我們的「潛水教父」蘇焉老師願意陪我潛水研究海蛇,讓潛水風險降到極低。然而蘇老師不可能一直陪著我,他不在蘭嶼時,我多半自己在潮間帶找海蛇。有次則請住在蘭嶼的朋友廖戈山陪同潛水。我們到一處海灣找海蛇,一開始都很順利,直...
"漂浮的習性讓黑背海蛇得以藉著洋流擴散到多數海蛇無法到達的海域,例如美洲西岸和非洲東岸。即便如此,牠們為何就是進不了大西洋?" 為何廣大的大西洋中完全沒有海蛇呢?黑背海蛇(Pelamis platurus)或許能提供給我們一個不錯的研究案例。這種外觀與習性都很獨特的海蛇可說是有鱗目(蜥蜴、蛇和蚓蜥)中分布最廣的成員,從西印度洋到東太平洋的溫帶、熱帶海域內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但如同所有其他海蛇,牠們完全無法在大西洋中立足繁衍。 海蛇普遍以大陸棚的魚類為食,並習慣在浮出水面換氣後迅速潛回海裡,鮮少在水面逗留。但黑背海蛇卻時常一動也不動地在海面上漂浮。 ...
"世人對於海蛇大多還停留在危險可怕的印象,然而,蘭嶼海域的四種海蛇,卻是溫馴安全的種類。" 蘭嶼──這個臺灣的邊陲之鄉,不只偏遠還相當獨特。一般偏遠之鄉只是受主流文明影響較淺,但蘭嶼不止於此。它曾經遺世獨立,幾乎不受現代文明的汙染。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曾斷絕達悟族和外界的聯繫,以便研究人類在沒有其他文明影響下會如何演變。這樣的政策延緩了蘭嶼與外界的交流,卻也讓傳統文化與環境保留得更為完整。 蘭嶼每年總被好幾個颱風侵襲,但其獨特的地下屋文化卻充份顯露達悟族人的因應智慧。這些「防風」房舍匯集在緩坡之上,深入地下的主屋被堅固的石牆保護著,屋簷的高度總是在石牆之...
水,到處都是水,卻一滴也不能喝。對口渴的海蛇而言,這就是牠們生活的全貌──但牠們找到了一個方法來成長茁壯。 多數黑背海蛇一輩子都生活在海裡。牠們鮮少會上岸,而且牠們在陸地上很脆弱,因為槳狀的尾巴與腹面突起的龍骨讓牠們難以爬行。牠們具有強烈毒液,漂浮在世界上多數的海洋中,乘著洋流前進,獵捕接近海面的魚。 如同其他爬蟲類,這些動物需要喝水來生存。但被海水圍繞的牠們如何解渴呢? 人們原本以為,這些蛇是喝周遭的海水。佛羅里達大學的生物學家哈維.利耶懷特(Harvey Lillywhite)解釋說:「以前的教科書上寫的是海蛇喝海水,並利用舌下的鹽腺排出多餘鹽分。」 近期研究已證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