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2 筆相關資料
為了拯救一群動物而撲殺另一群動物,需要付出多少勇氣與代價?紐西蘭為了保護原生鳥類,正在積極根除入侵捕食者,希望在2050年達成零捕食者的目標。 撰文:甘迺迪.沃恩 KENNEDY WARNE 攝影:羅賓.哈蒙德 ROBIN HAMMOND 小小徑陡峭又雜草叢生,還因為下雨變得溼滑難行。我必須抓住樹幹和枝葉,才不會從山坡滑下去。當時是春天,在紐西蘭北部的這個森林保護區,雛鳥正在孵化。我和朋友加入志工服務,協助保護牠們不受入侵捕食者的危害,連行李都是為了這個打包的,裡面裝了一袋袋散發柑橘香味的老鼠毒餌。 但我們的目標根本不是老鼠,而是白鼬,這種1870年代引...
貓和兔是許多人的好朋友,狐狸、馬或鹿也有大量粉絲,豬跟羊有高經濟價值。為什麼到了澳洲南部的維多利亞州,牠們就成了惡名昭彰的有害動物、有些甚至列入法定有害動物名單? 鹿:下一場「兔子瘟疫」? 維多利亞州約有數十萬到一百多萬不等的鹿,數量可能居全國之冠。目前,野鹿仍在保護動物名單上,但這情況正在改變。 《衛報》報導,近來有數百名地主、學者和環保團體聯署致信農業及環境部長,呼籲將鹿群從保護名單改列入有害動物。野鹿肆虐,讓林中的溪水變得混濁,牠們破壞農田、吃草和莊稼。人們憂心,鹿群激增或許會變成澳洲下一場「兔子瘟疫」(rabbit plague)?
文:李毓文(英國肯特大學杜瑞爾保育生態學院保育計畫管理碩士) 黑眶蟾蜍(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廣泛分布於亞洲許多國家,在森林、池塘、濕地或人造埤塘等鄰近水域環境,甚至是住宅區都有機會發現牠們的蹤跡。當遇到危險時,黑眶蟾蜍耳後腺和身上的疣能噴出毒液禦敵,牠們同時還有著極佳的繁殖能力:雌蟾單次可產下長數公尺、卵數達數千顆的卵串(蝌蚪也具有毒性)。 對居住在臺灣的我們而言,黑眶蟾蜍是原生種,但當如此具生命力的物種,以外來種之姿出現在地球另一端的馬達加斯加時,問題就大了。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現在海洋塑膠垃圾太多,已成為外來種入侵的新途徑,威脅著原生動物的生存。
一份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Global Change Biology)的新研究指出,全世界的外來種動植物增加可能導致生物多樣性急劇喪失,甚至對生態系統造成永久性破壞。 這項研究以專家調查的方式探討本世紀全球的各種趨勢將如何影響地球上各種生物、生態系統,進而影響人類生命。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全世界外來種的物種數正不斷增加,當成長到20至30%時,可能會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大幅流失,而這一天可能很快就會到來。 外來動植物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之一 我們對外來種的傳播歷史有不少認識,但對牠們的未來發展仍然所知甚少。「目前還無法用電腦模型來精確預測未來外來種的傳播和影響將如何變化...
當外來種鱧魚(Snakehead fish)入侵華盛頓特區的水域時,政府有甚麼應對方案呢?當然是烤起來啦! P.S. 除了吃掉外來種,還可使用機械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或生物防制等措施。當然囉,能在第一時間避免外來種的入侵是最重要的!
波多黎各(Puerto Rico)島上約有320萬人,但鬣蜥數量則超過1000萬隻。這種沒有自然天敵的外來種每年會造成上百萬美元的農業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