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Andrew Crane, Your Shot 這張照片是在湘江東岸的杜甫江閣拍攝的。橘洲在每個週六晚上都會施放煙火。 為什麼這張照片能入選每日一圖?乍看之下,這張圖也許跟一般的煙火照片沒什麼兩樣,但對我而言,這張照片的構圖很突出—-前景裡的人群拿著發出亮光的手機,想捕捉港灣內的慶祝活動。重點不只是煙火本身,而是一整個畫面。。——「每日一圖」編輯艾莉克莎.基夫 本張作品與圖說都是來自你的觀點,到我們網路攝影社群的全新介面分享作品、接拍攝影任務、為作品發聲,並與世界各地的攝影同好互動。 欣賞更多〈捕捉光線〉的照片 » 拍攝煙火的祕訣 »
--> 攝影:保羅・尼克蘭(Paul Nicklen) 每日一圖10月主題:攝影的力量 一位浮潛的遊客漂浮在土倫(Tulum)附近一座名叫拉斯卡拉維拉斯(「骷髏」之意)的石灰阱內。大約30年前,潛水者在這裡發現了人類骸骨,而直到那時,當地馬雅人都還會在這裡汲取飲用水。考古學家已經記錄到超過100個人的遺骨,它們通常隱沒在原始黑暗的深水之中。 欣賞更多2013年8月號英文版雜誌篇章〈馬雅地下世界探祕〉的 照片。 觀賞保羅・尼克蘭的訪談影片 »
--> 攝影:貝芙莉‧休貝爾(Beverly Joubert) 每日一圖10月主題:攝影的力量 一隻花豹棲息在波札那奧卡凡哥三角洲的一棵古老猴麵包樹上;奧卡凡哥三角洲是一個水面上下各種野生動物的季節性綠洲。 休貝爾是國家地理學會《女性視野》攝影展的11位參展攝影師之一。欣賞更多展出的照片並看看策展人員怎麼說。 欣賞圖集《休貝爾夫婦之昔與今》»
撰文:派特•華特斯(Pat Walters) 攝影:馬可•葛洛柏(Marco Grob) 薇琪•簡森在大一時讀了理查‧普雷斯頓關於致命病毒的暢銷著作《伊波拉浩劫》,當時她心裡想:「我要跟這群人做一樣的事!」如今她真的辦到了。38歲的簡森服務於美國政府位於馬利蘭州德翠克堡的「整合研究機構」,在生物安全第四級實驗室擔任病毒學家。她的團隊針對目前人類已知最致命的病毒進行治療藥物與疫苗的研發。 妳的一天通常是怎麼開始的? 首先,起床後不能喝太多咖啡,因為光是離開實驗室去上個廁所,就必須先經過一道七分鐘的化學淨化浴才行。 而且妳還得先脫掉身...
--> 攝影: Christian Ziegler 每日一圖10月主題:攝影的力量 在澳洲東北部的昆士蘭,一隻食火雞(cassowary)透過綠葉向外張望。像這樣的母火雞可以有70公斤重。沒有人知道牠頭上那個冠狀物是做什麼用的,但有可能是性裝飾品。 欣賞2013年9月號英文版雜誌篇章〈大鳥〉中的更多照片 。 看攝影師 Christian Ziegler 與撰述 Olivia Judson 如何循著氣味找到食火雞 »
--> 攝影: 大衛・都必烈(David Doubilet) 每日一圖10月主題:攝影的力量 條紋蝦魚肚子尖尖、身體幾乎呈扁平狀,動作整齊畫一地衝到一株紅色海鞭的枝葉間躲起來。都必烈說:「看見金布灣依然充滿驚奇,非常令人欣慰。」 欣賞更多2013年11月號 篇章 〈重訪樂園〉裡的照片。 每日一圖水中照片集錦 »
--> 攝影:Michael Nichols 每日一圖10月主題:攝影的力量 對塞倫蓋蒂的公獅,例如希爾多和少年C而言,團隊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圖中希爾多將鬃毛上的雨水甩落。牠與少年C合作,保持兩個獅群的管理權:由五隻成年母獅組成的烏姆比獅群和現在同樣有五隻獅子的東辛巴獅群。 欣賞更多來自2013年8月號 篇章 〈塞倫蓋蒂獅子快樂短暫的一生〉的照片。 欣賞更多塞倫蓋蒂獅子的照片和影片» 學習如何拍攝絕佳的獅子照片»